1975
年,好莱坞性感女星比蒂·海德莉带着裁缝和打字员,前往加州北部一处越南难民营,想着授人以渔,给女性难民传授些生存技术。
但围拢过来的难民好像对裁缝、打字之类的“低端”技术并不感兴趣,反倒一个劲夸她修长、光亮的美甲。原因是,这些人虽然名为难民,但他们原来在越南也都是官太太或企业家。
海德莉颇感诧异,但她的反应也快,心想不如放弃裁缝和打字,改成传授美甲技艺。她当即把私人美甲师叫过来,现场教学,并当场招收了
20
名徒弟。看这些妇女真心喜欢,她后来在附近找了所美容学校,提供长期培训。几年后,学生毕业了,热情的海德莉又帮着找对口工作。
真的算大善了。但当时没人料到,这个小小善举,会引爆越南美甲业。
最早的难民美甲师,都成了“种子孵化器”,带出一批又一批的越南老乡。此后四十多年,无数飘零海外的越南人进入老乡的美甲店,并彻底颠覆和垄断了此行业。
如今美国
51%
的美甲师是越南人,在加州,超过
80%
。
1970
年代,一套普通的美甲套装需要花费
70
美元,普通人消费不起,但大量越南美甲师加入,现在一套基本款美甲服务仅需
20
美元。不止美国,在伦敦、鹿特丹、吉隆坡等许多世界大都市,越南美甲业都呈垄断之势。
前不久,英国“集装箱偷渡案”,
39
名越南籍偷渡客活活冻死在冷运箱。媒体报道的几个身份公开的死者,都是去伦敦美甲店工作。只要成功偷渡,在伦敦找份美甲师工作并不难,因为越南老乡垄断了这儿的美甲店。
因为在美甲业的贡献,许多越南难民把海德莉视为观世音菩萨,就差给她雕像了。她开玩笑说:“要是能从中分点钱就好了,我就不用操心筹钱养我的老虎和狮子。”(她开了一个动物保护园)但对越南人而言,海德莉的贡献远不是金钱能衡量,而事关一个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血泪。
越南跟中国一样是社会主义国家,
1975
年美越战争结束,才获得统一和独立。但刚赢得统一,政府又作死模仿苏联模式,将私产收归国有,将企业主赶走,弄得民不聊生鸡飞狗跳。
1980
年的耕种农田比
1978
年少了
10
万公顷,生产的粮食比预估少了
700
万吨,灾荒蔓延全境。为躲避天灾人祸,上世纪
70-80
年代,总计
143
万人逃离越南,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越南船民(
boat peoples
)。
海德莉帮助的妇女,可能是最早和美军一起撤退的难民,多为当年协助过美军怕受到清算的官太和企业主。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后来出逃的企业主超过七成是华裔。一方面是因为越南华裔做生意办企业的较多,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时中国跟苏联闹掰了,同时通过兵乓外交跟美国好上了,弄得作为小弟的越南有点迷乱,感受到深深背叛,反华情绪腾升。
那时的中国正从意识形态的泥潭派出来,准备一心一意搞建设。刚刚依靠社会主义大哥资助赢得统一的越南哪里懂这个呀,后来
1979
年闹得跟中国干架,这下更是恨到牙痒了。因为南海争端、历史纠葛、国民教育等因素,一直到今天,越南的反华情绪都挺严重。
广东人丹尼斯·陈,就是受到迫害的华裔之一。
70
年代中期,陈先生花了不少钱买通关系,带着越南妻子和母亲,登上一条前往香港的难民船,从此开启了逃难之旅。
但船只还未开拔,陈先生就被眼前的状况震惊到了,他发现不少带着多个孩子的家庭,没有选择一家人共乘一条船,而是将孩子分开放在不同船上。询问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为了防止路遇灾难全家覆灭。陈先生还没孩子,一家人共担生死,因此长叹一口气。
难民船,一般狭窄拥挤,蛇头为多赚钱,会不断塞人,本来准载
30
人,最后可能挤满百人以上。加上行程长达
6-7
个星期,拥挤的船舱,到处是呕吐物、粪便和垃圾,又因普遍缺水缺粮,许多人喝尿解渴,或忍不住喝海水,或饿死渴死于半道。还有随时出没的泰国海盗,有统计说
65%
的难民船都被打劫过,最后还有无情的风浪,可能将整只渔船打翻。
整个难民潮,有将近
20
万人死在路上。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难民会特意将亲生骨肉分开乘船。
这仅是路上的风险,他们上船之前,其实已经遭过一茬罪。
一般来说,难民需要先花两笔钱才能上船,一笔给当地官员,一笔给蛇头。当时国际难民署实在看不下去,跟越南政府商量,要求主动放行难民。越南政府说可以,但要走的,必须先交一笔出境费,大概
1000-1300
美元或十两黄金,同时签一份“自动献产”申请书,带不走的房产和地产必须自动上缴。所以说,政府是鼓励华人离开的,因为这样可以拿到很多钱。统计显示,
1978
年越南政府从华裔难民身上搜刮到
650
万美元,相当于一年的外贸收入。
那么,是不是到了目的地就万事大吉了呢?当然没那么便宜。
船民大部分愿意去欧美。但那么小的船,不可能直接漂到欧美,所以一般先抵达某个中转站,比如被称为“第一收容港”的香港。早期,大部分抵达这的难民都有机会送去欧美,但因为难民越来越多,后来需要“面试”甄选,
1000
人大概只能选出
50-70
人,其余要么被遣返,要么流落至别处。
陈先生算比较早逃至香港的难民,短暂停留,很快来到了美国,并获得合法身份。一家人先在难民区住了段时间,但没去学美甲,拿出多年积蓄,在波士顿一条美食街开了家叫“亚洲风味”的中餐馆。
这店是救命稻草,当然不能开倒了,所以夫妻俩拿命开店,每天工作
18
个小时以上,累得连话都不想讲。几年后,日子稍微安定,才要了第一个孩子,取名普莉希拉·陈。
夫妻俩没时间带孩子,普莉希拉基本由讲中文的奶奶带大。奶奶大字不识几个,但心地善良、为人慈祥,把小孩带得很好。对孩子,夫妻俩不愿多谈过往苦难,眼光总是往前看,只有一个要求:拼命念书改变命运。
普莉希拉倒也争气,典型的中国学霸,十几岁认定考哈佛,中学时获得科技挑战赛冠军和环境研究奖,被同学票选为“
Class Genius
”
(
年级天才
)
,成绩始终班里第一。
2003
年小女孩不负众望,成功考取哈佛。
在大学,普莉希拉仍属学霸。有一年,学校里有个调皮捣蛋的美国差生,建了个可截取同学信息的网站,被学校严厉处分。这哥们以为自己要被开除,办了跟同学告别的小聚会,小陈也被邀请去了。在等着上洗手间的门口,这位美国差生拿着啤酒,跟她讲了一个关于
C++
编程代码的冷笑话,然后傻乎乎问:“我三天后就要被赶走了,咱俩赶紧约会吧?”
在哈佛,没有女孩喜欢这位自称“编码猴子”的男生,普莉希拉答应了。后来男孩建了一个网站,叫
Facebook
,名字登上富豪榜,叫扎克伯格。
但细究历史,近百年来,美国给越南造成的伤害也最深。
10
年越战,
300
万越南人死亡,徒留一片焦土。所以对越南人来说,挥舞着拳头的美帝,是美梦,更是噩梦。
1919
年
1
月
-6
月,巴黎和会,
27
个一战“战胜国”代表齐聚凡尔赛宫。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一张马脸,高筒帽,风衣翩翩,是这场聚会的
Dance Queen
。他揣着号令天下的“十四点和平原则”,意气风发。这个原则提出建立国际联盟,让他赢得当年诺贝尔和平奖,因主张民族自决,让亚非拉殖民小国视他为“救星”,其中就包括法国殖民地越南。
大量小国代表尽管没有参会权,依然来到巴黎一睹“救星”风采,同时纷纷投递请愿书,期望他哪怕稍稍提及本国名字。这群人头攒动的小国代表,有一位越南人,自称
阮爱国
。
阮爱国为见心中偶像,特意租了套晨礼服,打扮得漂漂亮亮。他的手中,则捏着名为“越南人民的要求”的请愿书,这是他和同胞熬通宵憋出来的,每一条都经过反复修改,涵盖了他们对祖国所有最美好的期望:新闻自由、思想自由、结社自由、民族自决权……
只可惜,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瘦弱的阮爱国始终没能接触到威尔逊本人。在美国代表团住处门口,美国上校豪斯将他拦下,礼貌性接过请愿书,然后说道:“总统先生会很细心审查你们的要求。”这当然是打发人滚蛋的客套话,他对谁都这么说。威尔逊没看请愿书,甚至就不知道它的存在。
事实上,即使看过了又如何呢?迅速崛起的美国,诸多弱小国家的意淫对象罢了,威尔逊口中的“民族自决”,仅仅考虑欧洲国家,至于殖民地独立,按他的说法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文明”政权监护下实现。
所谓“十四点和平原则”,也就骗骗诺贝尔和平奖评委。同在此会受辱的中国,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以“战胜国”身份参会,没能从德国手上要回青岛,列强们反而将青岛转手送给日本。越南非“战胜国”,连参会资格都没有,想得到列强同情,那不更痴心妄想吗?
阮爱国毕竟年轻啊,苦苦傻等多时,最终只能把请愿书公开发表于报纸。没哪个列强鸟他,倒引来法国秘密警察部门疯狂追捕。但他和同胞没死心,继续做着让美国人“拉一把”的美梦。
二战期间,西方大国中,法国最悲催,本土被希特勒占领,亚洲的殖民地则被日本霸占。二战结束,日本人被美国赶回老家,曾经的法国殖民地越南,一时不知道何去何从。鼻孔朝天、宇宙第一臭屁男戴高乐,理所当然认为:越南还给法国,老老实实当殖民地。但在中国帮助下,此时的阮爱国和同胞,已建立争取独立的政党,当然一万个不答应。
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虽然不愿明着得罪英法盟友,但主张废除老式的殖民政策。他说过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我们一面跟法西斯奴隶制度作战,一面又不解放饱受殖民统治之苦的全世界人民,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1941
年,罗斯福跟丘吉尔共同发布《大西洋宪章》,其中一条说:“所有民族有权选择他们愿意的政府形式。”虽然丘吉尔跟戴高乐一样,老大不乐意,但碍于结盟需要,也只好认了。
阮爱国们再次高潮了,认定罗斯福又是一位美国“救星”。阮爱国同志尤其激动,以为只要继续跪舔,越南就有救了。
1945
年,他向认识的美国人传话,希望能见一见心中偶像——美军“飞虎队”创始人克莱尔·陈纳德。多方联系后,在中国昆明,他还真见到了本人。两人相谈甚欢,一通尬吹,阮爱国挤出小粉丝崇拜表情:“将军能送我一张签名照吗?”
同一年,美国战略情报局官员阿基米德·
L
·帕蒂来到河内,处理日军遗留的美军俘虏。阮爱国感觉有必要再造一波彩虹屁,于是特意安排了类似阅兵的欢迎仪式,还请乐队演奏了《星条旗永不落》,搞得帕蒂怪不好意思的。尔后,两人共享了鱼汤、炖鸡和猪肉,畅谈到深夜。其中最令人帕蒂念念不忘的是,阮爱国竟然请他给未来的越南独立宣言提建议,并告诉他目前草稿开头几句话出自美国《独立宣言》。
花样跪舔,相当到位。帕蒂做不了主,但多次向上级汇报情况时,都站在越南立场,反对法国人重返殖民地。
趁着日本滚出,大规模法军暂时还没到来,
1945
年
9
月,在河内市中心广场,阮爱国带领越盟,向十几万人宣布:越南正式独立。此后越南人记住了这个消瘦的男人,同时也记住了他另外一个名字:
胡志明。
文章将近1万多字,鉴于篇幅有限,如果你对这段越南国族史感兴趣,可关注苍衣社的好朋友——
【血钻故事】
。
血钻故事(ID:xuezuangushi)
,
专攻国际硬派历史。他是世界历史方面的行家,特别擅长把枯燥的史实,写得扣人心弦、读来欲罢不能。
这个号的内容堪称深度硬核,篇篇都是万字长文,因为他每写一篇文章,参考十几本书是常事:
由于文章的信息量爆表,经常有读者表示,通过血钻故事的一篇文章,几乎了解完了一个国家的前世今生。
如果你对这类内容感兴趣,下边这些血钻故事的文章,一定也是你的菜:
谁毒坏了王杰的嗓子
2010年,王杰在节目中说,有人在他喝的饮料中放了水银,他被毒得脖子肿大,一度出不了声音。之后,他的嗓子和事业一并毁了。
对下毒人的各种猜测接踵而至,张学友、谢霆锋……曾和王杰同属香港英皇娱乐公司的歌手,都被大家当成了嫌疑人。
但令人疑惑的是,每次提到“下毒”,王杰的说法都不一样。
一代浪子歌王,最扑朔迷离的难言之隐。在这篇文章里,或许能找到答案。
历史总是渗着血,寥寥数字就掩盖了太多普通人的喜乐与悲哀、生离同死别。回顾这段波兰往事,我们更该看到人性的多样。战争年代的德国军官可以冒死营救犹太人,太平盛世的极端分子却可以没理由地杀死一个陌生人。
苏联解放了波兰,又让波兰的复国时间往后推迟了50年;钢琴家一家死在了纳粹集中营,而他本人却在德国军官的庇护下撑过了二战;导演波兰斯基在故乡饱尝战乱疾苦,又在战后的美国再次承受生命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