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弗若斯特沙利文
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融合全球62年的咨询经验,25年来竭诚服务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以全球化的视野,帮助客户加速企业成长步伐,助力客户在行业内取得增长、科创、领先的标杆地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弗若斯特沙利文

聚焦两会丨存量更新与增量突破,构成驱动内外市场的"双轮引擎"

弗若斯特沙利文  · 公众号  ·  · 2025-03-12 10:1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 “蓝字”

关注+星标我们

联系电话 021-5407-5836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收官之年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202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部署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设定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透过两会这个观察和研究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聚焦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围绕两会热点,特推专题系列稿件,为您解读重点行业现状,洞悉发展趋势,为中国新一年的经济发展贡献智识。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国民经济呈现稳健复苏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34.9万亿元,实现5%的合理增速,增速持续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30%高位区间。核心经济指标保持良性运行:就业市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256万人,调查失业率均值5.1%;物价水平温和可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微涨0.2%;国际收支更趋均衡,外贸总值创历史峰值,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外汇储备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民生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重点领域风险实现有序化解,社会秩序保持总体稳定。


从《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消费领域要点来说,可以总结为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消费多元化供给、消费场景创新、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推动扩大入境消费和健全县域商业体系等。


沙利文认为这会对包括家电家居、文旅经济、新能源汽车等在内的诸多消费品领域带来强劲的推动力,进一步激发这些行业的活力与发展潜力。


“以旧换新”持续进行

政策扩围至12类家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我国将通过发行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战略。该政策自实施以来成效显著,2024年中央财政通过特别国债机制向地方划拨1,500亿元专项资金,撬动汽车、家电、家装等重点领域消费市场超1.3万亿元规模,推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的稳健增长。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联合印发的《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通知》,新一轮政策将实现两大升级:一是补贴品类由原有的冰箱、洗衣机等8大类家电扩展至包含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在内的12大类产品;二是资金保障机制前移,中央财政已提前拨付810亿元专项资金至地方财政,确保政策延续性与执行效率。这一制度性安排既为消费者构建长效优惠机制,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持续动能。


我们认为,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支柱,家电产业连续两年被纳入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核心领域,凸显其“一业带全局”的战略价值。


民生品质升级的“社会镜像”


从功能满足到价值重构:家电消费已从单纯的功能性需求演变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多维标尺。政策补贴范围从传统“三大件”向智能集成厨房系统(洗碗机、蒸烤一体机)、健康环境管理(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效率革命(扫地机器人、智能衣物护理机)延伸,实质是推动消费范式从“物质占有”向“体验增值”跃迁。这一转变背后,是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催生的“精智生活”诉求: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产品基础性能,而是追求家电作为家庭空间管理者、健康守护者、情感连接器的复合价值。政策设计精准捕捉这一趋势,通过补贴杠杆引导企业研发资源投向场景化解决方案,形成“需求升级—供给创新—消费扩容”的螺旋上升通道。


制造业升级的“链式反应”


需求侧改革倒逼供给侧革命:以旧换新政策构建了“市场端量价齐升—制造端技术跃迁”的传导机制。当政策将补贴与能效等级、智能水平挂钩,实质是以市场化手段重塑行业竞争规则。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24年以旧换新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达到90%以上,以旧换新有效推动了消费升级,引导了绿色智能消费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渗透率不断提高,直接刺激上游芯片企业研发投入增长与新型复合材料应用规模扩大。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政策推动家电产业从“规模化成本竞争”转向“差异化价值竞争”,倒逼企业构建“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生态。例如头部企业将回收旧机拆解产生的再生材料重新导入生产线,形成“绿色闭环制造”模式,这种创新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创造ESG估值溢价,重塑全球产业链竞争维度。


绿色转型的“系统重构”


从末端治理到全周期革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开创了“消费—生产—回收”协同减碳的新范式。政策通过双重管控机制(补贴门槛设定能效标准+以旧换新强制淘汰超期服役产品),将绿色转型压力传导至产业全链条。更具战略意义的是,政策催生出“城市矿山”开发新模式:专业化回收企业通过物联网溯源系统精准拆解旧机,铜、铝、稀土等战略资源回收率提升,推动中国从“全球家电墓地”转向“循环经济枢纽”。这种转型不仅缓解资源对外依存度,更使中国在全球碳关税博弈中抢占规则制定先机。


中餐出海以文化为舟

驶向全球价值共鸣

我们看到,今年全国两会,餐饮行业再迎政策东风。代表委员们围绕中餐国际化与消费复苏两大核心议题,提出多项创新举措,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表示,中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是民生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洪明基表示,中餐国际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海外市场渗透率不足、标准化程度低、文化认知差异大、国际竞争力弱等。推动中餐企业“走出去”,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更是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战略需求。


中餐出海的浪潮始于上世纪末,早期以唐人街的家庭式餐馆为主,菜单上的“左宗鸡”“炒杂碎”曾是西方人认知中餐的唯一窗口。但近十年间,这一格局被彻底打破。2024年,超200家国内餐饮品牌在海外开设门店,覆盖火锅、茶饮、快餐、正餐等全品类。火锅品牌如海底捞、小肥羊在东南亚、欧美市场快速扩张,茶饮品牌如喜茶、蜜雪冰城登陆海外核心商圈,正餐品牌如外婆家、新荣记也在高端市场试水。其中,国内成熟的预制菜技术、冷链物流及中央厨房布局,为海外门店提供稳定的食材供应和成本控制能力。例如,火锅品牌通过底料包标准化实现全球口味统一,茶饮品牌依托数字化供应链快速复制。


我们认为,未来中餐出海将从商业扩张向文化符号进阶,以“和合共生”的哲学为内核,构建“品牌叙事+文化体验+供应链创新”的立体生态。政策层面,专项基金与国际标准体系的建立将加速“中餐+文化”IP 的全球渗透,如通过影视综艺植入、非遗技艺展演等方式,将节气饮食、东方美学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符号。品牌层面,企业将深度融合本土文化元素,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以创新表达传递“和而不同”的饮食理念。供应链方面,全球化布局与本土化适配并重,通过预制菜技术与冷链物流保障品质,同时选用当地食材研发融合菜品,实现“全球味道,在地感知”。数字化与资本运作则将成为重要推力,AI点餐系统提升运营效率,跨境并购整合资源,推动中餐从区域品牌向国际巨头跨越。挑战与机遇并存,人才培养、文化壁垒与合规运营仍是关键,通过行业协会联动,构建可持续的文化输出生态。最终,中餐将以美食为媒,成为世界理解中国开放、包容精神的味觉窗口,实现从“舌尖体验”到“价值认同”的历史性跨越。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2025年中国消费市场将呈现结构性升级与周期性波动交织的特征。以家电行业为代表的存量更新持续深化,叠加中餐品牌全球化布局形成的增量突破,构成驱动内外市场的"双轮引擎"。前者通过技术迭代与服务创新激活存量市场,后者则依托文化输出与本土化运营开拓国际蓝海,共同为消费增长注入新动能。


但需注意的是,当前国际环境正经历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与供应链重构的双重冲击,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也对关联消费产生滞后影响。这些因素叠加居民收入预期分化,可能导致消费复苏节奏出现阶段性波动。在此背景下,政策端需通过精准施策稳定市场预期,企业界则应聚焦产品力提升与渠道创新,共同构建"韧性增长"的新范式。展望全年,消费市场将在稳预期、促创新、防风险的主基调下,实现从量的合理增长向质的有效提升转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支撑。


联系电话:021-5407-5836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须知

感谢您对沙利文的关注与支持。如若想转载我司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请:


  • 在原文留言,告知转载机构的名称、介绍及微信公众号ID;

  • 在编辑页作者处填写“沙利文”;

  • 所有转载不得对原文进行任何篡改、曲解、诠释和改编。沙利文保留对所有原创文章的版权及解释权。如有违反,沙利文保留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于沙利文

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融合全球64年的咨询经验,27年来竭诚服务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以全球化的视野,帮助超10,000家客户加速企业成长步伐,助力客户在行业内取得增长、科创、领先的标杆地位,实现融资及上市等资本运作目标。

沙利文深耕全球资本市场及企业咨询服务,通过创新性提出的“全域投资管理 (Tot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TIM)”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及其他各类专业咨询服务,包括投融资CDD、估值服务、技术顾问、财务顾问、ESG、募投可研、债券发行行业顾问、行业顾问、评估服务、奖项服务、行业白皮书、战略及管理咨询、规划咨询、技术洞察等。

沙利文大中华区的投融资业务实现了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全行业覆盖,包括对新经济、新基建等所有经济热点的高度关注,涵盖数字基础设施、消费电子、双碳新能源、医疗与生命科学、餐饮与新零售、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家居、汽车与出行、康养服务、食品与饮料、信息通信技术、金融科技、地产与物业、矿业冶炼、美容时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物流与供应链、建筑科技与装饰装潢、特种新材料、文化娱乐、企业级服务、跨境电商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节能科技、教育与培训等。

沙利文团队为企业领袖及其管理团队开展投融资顾问咨询服务以来,已帮助近千家公司成功在香港及境外上市,是国内投融资战略咨询领域的领军企业。近10年来,沙利文连年蝉联中国企业赴香港及境外上市专业行业顾问市场份额的领导地位;且近年来,沙利文报告也被广泛引用于业内领先的A股、科创板等上市公司的招股文件、一级和二级市场研究报告及其他资本市场公示文件中。

64年以来,沙利文通过其遍布全球的近50个办公室,利用强大的数据库和专家库、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咨询工具,帮助大量客户(包括全球1,000强公司、国内外顶级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各类领先企业等)完成了包括但不限于尽职调查、估值分析和第三方评估工作等工作,达成了战略目标;创立市场地位确认体系,创新性提出“FSBV沙利文品牌价值模型”,已向超1,000家企业提供市场地位确认及品牌估值服务,持续助力大量中国品牌实现国内与出海增长战略。


🔗 沙利文大中华区简介:投资与企业增长咨询专业服务机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