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几,作为国内的文艺范儿独立家具品牌,背后却有位喜欢“搞事情”的创始人。
高古奇今年35岁,从7年前创立梵几开始,他开过分店,卖过杂货,招募过青年艺术家,所有生活美学家们无比向往的事,他几乎都做过。
而最近,这位细腻的东北男人又坐不住了。
梵几的创始人高古奇
他花了3年时间,走访了15处创意生活者的私家空间,做了一本名为《串门》的书。
《串门》
为什么这样一个有想法的家具品牌创始人,会想到要做这样一本看上去和“家具”八杆子打不着的书?其实,原因大概真正的梵几粉都明白。
从创立到定位,再到家具设计中关键的灵感点,“串门”其实贯串了整个品牌的发展过程。
于是,古奇以这本书反哺“串门”,与读者分享居住空间的无限可能。
串门故事中的记录
房子是租来的
但生活不是
梵几家居创立在2010年,但创始人古奇对于设计的热情,还要从更早的一间咖啡馆说起。
2008年,古奇还在离北京2000多公里的厦门,守着一间名为“抽屉”的 MUJI 风家庭式咖啡馆,过着拍照、聊天、煮咖啡的简单生活。
08年的厦门抽屉咖啡
他算是最早玩豆瓣的文艺青年之一。工业设计专业出身的他,把自己布置空间、捣鼓家具的日常发布在豆瓣上。
没多久,他便以“设计师”的身份在家居界小有名气,大到知名导演,小到咖啡店的客人都找过他帮忙做设计。
古奇在绘制家具设计图
各方面的认可,让古奇发现了自己的更多可能。于是,2009年,古奇离开厦门,来到北京。
北京是个快节奏的城市,那阵子,古奇时常会怀念小时候友人间串门的悠闲经历。
“去别人家串门,客人们能感受到主人招待的人情味,透过主人的空间,一览他们的兴趣爱好。”古奇说。
古奇自己家里的装修风格
于是,他在豆瓣上发起了一场名为“串门”的活动,想召集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大家一起去某个人的家里,办一场 Party,张罗一顿饭,过年轻人最向往的生活。
古奇和墨白在张罗美食
虽然,因为租房带来的种种限制,活动没多久便无疾而终,但在梵几后来的发展中,不少的创作灵感都来自这段经历。
“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这句话是古奇一直以来生活状态的最佳写照。
2人的温馨空间
热爱分享的人
把店开在自家客厅
在“串门”的过程中,古奇发现自己喜欢在家具和空间上花心思,喜欢做生活美学的捕捉者,喜欢和人分享——他想创立一个自己的品牌,决定放手去试一试。
收集资料,积蓄灵感,调研市场,一切都在朝他理想的状态前进。
2010年,古奇的家居品牌“梵几”诞生了,还是豆瓣粉丝们熟悉的质朴风。但这一次,他的设计开始有了一种特有的隽永气质,他称这种气质为“现代中式”。
梵几的现代中式风格
最开始,从画图和设计,再到选材和打样,各种零碎的事全由古奇一人负责,但他反倒乐在其中。在和工厂打交道的过程中,顺带还摸索出了一套把控产品质量的心得,对于各种材质的特性也烂熟于心。
简单有温度的
细节自己把关,线下实体店更是索性就开在了自家客厅里。名字也很特别,叫“梵几客厅”。
2012年7月,北京国子监店内部细节
“我很喜欢这种没有距离的感觉。客人来挑选家具,不像是去店里买东西,而像去主人家做客。”古奇说,“一开始,来访的客人会提前联系我,到后来熟悉了,甚至有不少人没打招呼就来直接拜访。我也不觉得被打扰,反倒很开心能有这样的互动。”
家和梵几客厅融为一体
就这样,曾经不了了之的“串门”在梵几客厅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新生。古奇是主人,每一位顾客都是来串门的志同道合之人——这种奇妙的关系,让古奇获得了不少设计思路,对于梵几的风格和定价,也都越发拿得准了。
梵几客厅的厨房也很有家的感觉
比如有不少客人非常喜欢梵几的设计,但无奈居住空间太小,很多家具没法使用,于是,适用于“小户型”的新品由此而来。
适合小户型的高三脚衣架,较为修长
也有不少还在奋斗中的小年轻,虽然收入不高,但依旧向往好的生活品质。为了让他们也买得起好设计,梵几又推了中低价位的木质系列。
低价位的美国白蜡木系列
也有较高端的明式复古系列,用的是富有自然曲线的国产核桃木,温润而含蓄。追求经典耐用设计的顾客,也有了专属的选择。
这是梵几飞速发展的几年,风格越发成熟,但无论是新品、新店还是设计展,它依旧带着最初“家”的温暖,这也成了梵几独有的“基因”。
梵几客厅北京国子监店
梵几客厅杭州店
重新启动的“串门”
是生活的灵感宝库
梵几在长大,那些最早的“串门”小伙伴如今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古奇发现,当居住环境不受限时,他们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朋友们越来越有意思的空间
于是在2014年,古奇重启了当年的“串门”,并萌生出要做一本书的想法。
“当时就想着要记录生活中的不同可能吧,这可以说是我从小就想做的一件事。”
睫毛和高高的家在京郊一处安静的院落里
于是,当“串门”从简单的乐趣变为有计划的工作时,古奇开始思考更多关于“别人”的因素。他会做些采访上的准备,在互动的基础上,努力扮演倾听者的身份。
古奇(右)在 OverComer 工作室
有趣的是,朋友们的交流方式也变了。
“我有位朋友很爱读书,但平日里的沟通中丝毫看不出来。在半正式的’串门’氛围下,他时不时就能蹦出几句真理之言,我也收获到不少新的观点。”古奇笑说。
古奇的朋友们
而当我们回顾书中的15次走访经历时,会发现每一处空间的故事,最终都能在梵几的设计中有所体现。如果说先前在梵几客厅的“串门”是一次对品牌的完善,那么这一次的“串门”,便是对品牌的延伸。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2014年,在杭州的 MeiStuff 工作室,2位主理人都喜欢收集植物。也是因为这个特殊的爱好,她们总能发现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事物,”古奇回忆说。
MeiStuff 是老梅和张媚的盒子装置工作室
“当在某一个地方收集植物的时候,会发现周围还有不少其他的东西,也很漂亮。”这是串门故事中2位主人的心得,古奇默默记在心中,时常督促自己实践。
毛茸茸的的青苔
油光闪闪的天牛标本,小而茂密的奇异果实
这个实践持续了1年有余,直到有天,当他在自家后院坐着发呆,试图从种植的蔬菜上寻找设计灵感时,忽然发现藤蔓上落有一只螳螂。螳螂前足内收,触角直立,优雅的姿势像极了扶手椅的构造,却又富有设计上的新意。
于是今年,一款形态酷似螳螂的椅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名为“螳螂椅”,先后亮相于各大知名家具展,并成为梵几最新的热销品牌之一。
“自然界有很多曲线,仿生角度的灵感有时得来非常偶然。” 古奇说。
螳螂椅
同样对梵几影响重大的,还有2016年杭州的另一次采访。
这个空间的主人喜欢用木色、皮革、布艺和金属,营造低调又丰富的色彩组合,让人看到木质空间的更多可能性。
设计师张健的家
“没有风格的界定,我只是在个人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做一个整理”——空间的主人张健就以这样的随意态度感染了古奇。
风格各异的餐具分门别类,整齐摆放
打开梵几官网,你会发现17年的风格比以往更添了活力。无论是选材或是色彩,都能搭配出更多样的风格组合,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空间设计师。
梵几的新品也变得更有活力
生命不止
“串门”不息
在《串门》这本书中,梵几还记录了玻璃盒子一样的摄影工作室,有北京的露天植物影院,日本伊豆的咖啡集市创造者……每个故事都将或多或少继续影响着梵几。
朋友们各式各样的家居空间
打开梵几官网,串门栏目下的故事依旧在持续更新,最新的一次是2017的厦门之旅。古奇的“串门”不会止于此,梵几的未来也一样无穷可能。
梵几品牌下“生野安室”的杂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