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5G创新谷
位于杭州钱江世纪城CBD,毗邻2022年亚运会主场馆和亚运村,紧挨G20杭州峰会会址,一期十万方。按照“一院一园一基金+专业运营机构”模式打造5G产业资源高度集聚、产业服务生态体系完善、国内一流的5G产业创新高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生活研究所  ·  一个比跳绳还全能的减脂小工具,建议人手一个 ·  昨天  
丁香医生  ·  一种危险的退烧方法,很多人还在用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大年初五,李江、龚继蒙被通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5G创新谷

为何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带动8万亿新兴消费及300万就业

5G创新谷  · 公众号  ·  · 2020-03-26 17:32

正文

提要: 近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技术发展和安全保障,充分发挥5G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套餐升级优惠、信用购机等举措,促进5G终端消费,加快用户向5G迁移。


加快5G建设,向重点县镇延伸覆盖

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将从根本上改变移动网络的现状,促进数据要素的生产、流动和利用,还将让各行各业能够更便于联通协同、提供服务,带动形成万亿级5G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针对此次印发的《通知》,王志勤认为,其聚焦“网络、应用、技术、安全”四个重点环节,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赋能行业为方向,以技术创新为主线,以信息安全为保障,系统推进,充分发挥5G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积极构建“5G+”新经济形态。但目前,我国5G发展还存在网络建设面临压力、应用市场尚未成熟、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安全体系仍需完善等问题。


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以5G独立组网(SA)为目标,控制非独立组网(NSA)建设规模,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的网络建设,并向有条件的重点县镇逐步延伸覆盖。三大运营商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全国建设开通5G基站达16.4万个,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中国有293个地级市,而县、镇单位却多达2854、41636个,运营商5G组网第一批试点大约16个城市,第二批扩大到40个城市,如今又将目标从地级市扩张到重点县镇。如果要部署到全部地市,今年需要建设80万基站,如果向县镇渗透,预计今年基站数有望达到100万。

带动8万亿新兴消费

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指出5G建设投资呈现出回收期长、带动性强、回报率高等特点。5G网络建设不仅涉及大量的工程、基站、供电等基建投资,还将激发各行业转型升级,引致工厂改造、建设运营、系统升级等诸多投资。预计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累计带动相关投资超过3.5万亿元。


5G加速的一个背景是“新基建”的加码。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两天后,工信部专门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议,其主题即研究部署加快5G网络新基建。《通知》还要求,培育新型消费模式,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套餐升级优惠、信用购机等举措,促进5G终端消费,加快用户向5G迁移。目前,中国已有超过40款5G手机终端入网,3000元级的主打机型已进入市场。5G将让人们不仅享受到更高速、更低流量资费的网络,还将极大丰富消费场景,在电子商务、政务服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创造出大量新消费。据其测算,2020-2025年,5G商用将带动超过8万亿元的新兴消费。鼓励C端用户迁移是因为5G投资巨大,对运营商而言,C端是收回成本更快的一种方式,换机换网潮以及由此而来的新消费有望在C端率先形成商业闭环。《通知》还提出,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包括推广5G+VR/AR、赛事直播、游戏娱乐、虚拟购物等应用,促进新型信息消费。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广电传媒企业和内容提供商等加强协作,丰富教育、传媒、娱乐等领域的4K/8K、VR/AR等新型多媒体内容源。

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王志勤称,5G时代的到来,将让人们不仅享受到更高速、更低流量资费的网络,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方面创新出多样的消费产品,还将极大丰富消费场景,在电子商务、政务服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创造出大量新消费。5G建设还将稳定国内投资,它不仅涉及大量的工程、基站、供电等基建投资,还将激发各行业转型升级,引致工厂改造、建设运营、系统升级、技术培训等诸多投资。


加快5G发展有利于带动就业创业,形成社会发展稳定器。包括带动科研试验、生产建设、运营服务等产业就业;在工业、能源等诸多行业领域创造新的融合型就业需求;让随时随地工作、在家办公等更为便捷,拓展共享经济下的灵活就业。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预计到2025年,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自:宇禾资管


免责声明: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相应流程获取授权或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