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记者的时候,很怕采访留守儿童,他们常常很沉默,目光呆呆地,或者容易突然爆发情绪。他们很多人两三年都见不到父母,而爷爷奶奶大多体弱多病,不能务农,甚至连基本的守护都做不到。
今天的故事要从一对姐弟讲起,他们不是留守儿童,却为了留守儿童扎根大山,用一颗古法红糖,圆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团圆梦。
我要的不只诗和远方,还有和这座大山一起变好的梦想
我梦想每个山里孩子的苦恼和快乐,都有最亲的人能分享;
我梦想每个山里孩子半夜睡醒,眼边都有母亲慈爱的脸庞;
我梦想每个山里孩子的童年,都再也不会残缺得那么多那么多!
——周建仁
这个女孩叫周蓓蕾,温州出生,贵阳长大。2012 年夏天,在上海师范大学读小学教育专业的她跟着一个叫“大山小爱”的草根公益组织,到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山区支教了将近一个月。
之后每年的寒暑假,周蓓蕾都会跟着这个组织去山里支教。毕业后,她更是说服了原本反对的爸妈,放弃了稳定的师范生从教之路,变成了“大山小爱”的第一位全职教师。
照片上右边的帅哥是周蓓蕾的弟弟周建仁。2015 年夏天,周建仁跟着姐姐一起进山体验支教,也顺便帮她干点杂事,比如帮着孩子们排公开日的节目,比如利用自己懂贵州话的优势带着志愿者去村里走访了解。
走访的过程中,周建仁发现,村子里大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孩子和老人。孩子都由老人照顾,有的家里没老人,于是就是大孩子照顾小孩子。
七八岁的孩子,在城市里就算过马路都要爸妈抱着,而在这里,他们放学需要走一小时的山路回家。每次送完孩子,看着他们在长长的山路上的小小背影,周建仁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的心疼。
他想做些什么,让孩子们的父母可以留在身边,让孩子们有爱和守护,快乐地长大。他自认不是支教的料,一次去册亨县的经历让他找到了答案。
千年古法熬制一块有爱的红糖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素有“西南屏障”和“滇黔锁钥”之称。
南盘江是广西和贵州的界河,南盘江边,绿水青山蓝天,美不胜收。
第一次去,让周建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漫山遍地的甘蔗林。这里年平均无霜期 345 天,冬无严寒,夏季炎热,夏湿春干,雨热同季,囊括了一根适合熬制红糖的优质老品种糖蔗生长的所有条件。
那里的甘蔗一年一季,冬天是收割季,蔗农收了送到糖厂去。 除送糖厂外,有的农户会自己熬点红糖然后当地散卖。
册亨当地熬制古法红糖的传统已有千年,至今还有少数老匠人,在传承着这千年匠心熬制工艺。
周建仁将当地买到的古法红糖带回城市送给亲朋,大受欢迎,原来大家对一块好红糖的需求其实很大。而他上网查了一下,几乎工艺相同的古法红糖在网上竟然卖得那么贵,有的品牌靠着微商每个月可以至少出货几十万瓶,他觉得很疯狂。
周建仁算了笔帐,如果能每月稳定卖出 1 万瓶,就足够去解决当地 10-20 个人返乡就业。于是,2016 年 3 月,周建仁又一次从南宁回到了山里,回到了布依语里面叫做纳桑的美丽小山村,和当地农民一起搭锅建灶,学习古法试验熬制红糖。
再小的事情要做好都其实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人生地不熟又偏僻闭塞的山里。 从找场地通水拉电,重新搭灶头收柴火,买锅买各种工具,收甘蔗找工人,到榨汁过滤熬糖,出锅切块装瓶包装......每天要协调太多事情,每天又都会遇到太多问题。
一开始四五天,连出十多锅红糖都无法成型,那几晚周建仁做梦都在想怎么能让糖成型。当地师傅也找不到原因没法解决,甚至都找了法师来做法驱邪(当地叫打牙祭)。
后来他们找出了问题所在——甘蔗必须每天用新鲜的现砍的熬出来才能成型。而那些不在乎甘蔗是否新鲜的,一般都是加了化学添加剂明矾。
当地的习惯都是三天时间砍满十几二十吨甘蔗然后装一辆大车,但周建仁需要的甘蔗因为有新鲜度的要求,必须当天砍了当天装车拉到工厂。一开始蔗农都是不愿意的,觉得麻烦。于是他就每天到田里地里跟蔗农们软磨硬泡,连酒也没跟蔗农少喝,虽然他真的不太会喝酒。
做一瓶天然的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的红糖,真的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运用贵州千年古法熬制,甘蔗为唯一原料,运用传统“直风枪灶连环锅”,经过近 18 道工序手工熬制,最终面世的红糖,不像市面上常见的红糖的颜色那么深,一看就是很天然健康的新鲜色泽,凑近一闻就是一股淡淡的甘蔗香气。
2016 年年底,周建仁跑遍了当地 12 个村 25 个组,寻找到了最合适的甘蔗,请教了当地几乎所有的老师傅,和当地农民们共同成立了册亨县木棉树土法红糖专业合作社。
他们反复试验出了稳定规范的 100% 无添加熬制工艺,建设了高标准红糖生产工厂,拿到了所在县的第一张古法红糖食品生产许可证,也是黔西南 20 年来为红糖企业发的第 3 张食品生产许可 SC 证。
周建仁和老师傅们还调研确定了红糖产品线,不断优化磨合了甘蔗选材、熬制生产、产品包装和货物物流等各个环节。
为了和市面上的劣质红糖彻底区分,他们还请了专业的设计师,用心制作了红糖的包装。山里的东西不一定要土,也可以作为很体面的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这座工厂第一期招募的 22 名当地工人,其中真的有 15 名是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到今年 3 月底,工厂人数是 68 人,60% 是返乡就业。
周建仁说,“我梦想每个山里孩子半夜睡醒,眼边都有母亲慈爱的脸庞”。也希望他们的工厂一直办下去,让更多人回到那片美丽的山水间,让更多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下长大。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来自贵州大山里的 100% 无添加的纳桑土法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