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echWeb
TechWeb专注于互联网消费领域,每日专业提供互联网产品、智能设备及互联网服务等方面的最新资讯。
51好读  ›  专栏  ›  TechWeb

人工智能+医疗能给未来带来哪些改变? 解决哪些痛点?

TechWeb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28 20:11

正文


【TechWeb报道】3月28日消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并且深受关注,医学影像智能诊断、语音电子病历、癌症智能诊断等均已逐渐成为热门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医疗能为未来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医疗行业目前存在的哪些痛点能够被解决?



3月25日,由智能影像平台汇医慧影主办,英特尔、中国电信、蓝驰创投、七喜医疗联合主办的智慧未来医疗人工智能前沿峰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多位大咖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人工智能+医疗的应用场景。


医疗健康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


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从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网信办四部委印发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到2017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引发了全民关注。


人工智能与医疗行业的结合则更为紧密,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原卫生部规财司司长赵自林介绍称,“人工智能在医疗的领域从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诊断,远程医疗,挖掘等细分领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的发展。现在包括投资公司,在这个领域的也都很热。对智能制造,医疗领域的智能制造,包括手术机器人、3D打印都非常关注。”


英特尔医疗与生命科学部亚太区总经理李亚东则表示,人工智能的应用有了很好的基础。一方面有需求,另一方面技术有突破。同时,我们要想想为什么先要用于医疗。



李亚东解释称,很大的原因是有少数几个行业有数据积累,而且是高质量数据的行业之一,“大家细想一下很多行业,包括我们大家热推的很多行业,金融、自动驾驶、医疗、教育、零售这些行业利益,究竟哪些行业有大量数据,而且是高质量,规范化、可应用科挖掘的数据,其实医疗是做了几十年的标准化的影像,或者一些病理诊疗数据,有非常规范的数据,而且严格要求有很长的存档期。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面,我们觉得把人工智能应用到医疗,提供大量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成最热门领域之一


从政府到产业,从创投到每个细分的行业,人工智能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名词及领域。而其中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的发展则成为当下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汇医慧影作为一家专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的初创企业,其正在做的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影像云平台,旨在提高医生诊疗效率与准确度并解决部分地区医患资源不匹配的问题。据公开信息显示,汇医慧影曾先后获得水木易德、蓝驰创投两轮超过5000万的投资。


汇医慧影创始人兼CEO柴象飞介绍,回顾医学影像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年历史,过去一百年都是以物理方法来驱动。从X光到超声,到贺词等等物理现象,到1995年CT这样的,我们的医学没有新的影像设备。后二十年大家在找新的应用,在现有的影像设备商,不单单把影像做诊断,开始做放疗引导,手术计划,更多的序列的东西,更多的造影剂。


在柴象飞看来,人工智能+医疗在对过去的二十年原有数据的挖掘和积累,在下一个阶段会是更大方向,会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整个医学影像中,医学大数据一定会影像先行,利用云计算的方法增加连接性,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挖掘大数据的价值,利用发数据的方法在更多的维度中挖掘原来浅关联或弱关联的关系,利用三者的关联大大提高医疗诊疗效率,并达到精准医疗。“柴象飞如是说。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优质、大量的数据的积累;高性能计算环境;优化的深度学习方法;三者资源配齐就会构建不断提高的状态的模型,这正是人工智能的魅力所在。”柴象飞说,该公司正在利用网络的层级模拟了人脑对图像的认识过程,人脑对图像会分为如颜色、形状、抽象识别等五部分进行处理,因此在不同的区域,模拟认知的过程的算法也会不一样。据了解,该公司已经成功研发了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的医学影像平台和肿瘤放疗平台,构建了影像智能筛查系统、防漏诊系统及将影像深度应用于肿瘤、心血管等单病种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人工智能会为医学影像带来怎样的改变,其实有一项数据支持。目前在美国,医学影像数据年增长率为63%,而放射科医生数量年增长率仅为2%。借助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弥补缺口。同时,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0%及以上,辅助诊断效果显著。


未来医疗的崭新图景


医疗人工智能研究的推进过程,其实和常规医学临床试验过程非常相似,都需要历经第一阶段首次安全性检查,第二阶段更全面地评估试验安全性,第三阶段查清药品究竟能够发挥多大作用。人工智能在与医疗行业相结合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成本是巨大的,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一旦二者深度结合,将会给未来医疗无论是效率还是服务带来极大的提升。


此次大会上,来自国际核能院(INEA)院士、清华大学核研院、计算机系教授张勤即表示,“我们现在的收入分布是倒过来的,在三甲医院收入很高,越往下收入越微薄,如果跌倒下来不是县市能解决的,还是要人工智能。把一个院士的看病本事放到一个笔记本电脑里,带到基层医院或联网或不联网就能达到三甲医院的院士水平,这就是我们人工智能追求的境界,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讲要落地,这就是需要落地的东西。”


张勤举例称,医疗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在于医生。“我们大量的病人是在基层,我们的极少数的三甲医院门庭若市,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我问过汶川是广州省援建的二甲医院,让本县病人到本县医院来就诊,这改变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为什么?不是因为它的设备不先进,其实它的基本设施和我们三甲医院相比差得不太多。床位会更多,我们三甲医院一床难求。关键是在于人,尽管有好设备,发挥不了作用,看病看不准。


我们2015年出台了医改早期方案,而且提出了基层收针,双向转诊,快慢分治,上下联动。目前的目标是90%大病不出县,按照文件是今年。做得到吗?


我感觉是不可能实现。因为我们的人下不去,你把三甲医院的医生搞巡诊,那在三甲医院也看不了病,因为时间是有限的。那么有人说我搞远程医疗,解决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那能解决吗?还是要花医生的时间所以核心是优质的医生本身不够。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所以90%的大病不出县落不了地。”



而在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看来,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版块,目前市场融入了越来越多不同的人才,开始可能是互联网的朋友会参与,通过互联网数据医疗切入,逐渐的我们有更多的医疗朋友,医疗行业出来的朋友的参与。


最近就是AI(人工智能),AI就是很多对算法非常理解的科学家也开始参与了。所以我觉得整个行业其实变得非常有趣,也充满了很多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