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新视听
财新视频以独立观察者和权威评论员身份,捕捉财经新闻镜头,解读政策趋势,梳理事件脉络,透视市场变局,已成功与多家电视台合作,节目覆盖中国大陆并通过财新网向世界传播。 | video.caixin.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县域市场抢增量,品牌为何选择拼多多? ·  3 天前  
数据宝  ·  历史罕见,超11亿股封涨停,DeepSeek ... ·  3 天前  
央视财经  ·  注意!明起,上调→ ·  3 天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4 天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新视听

2018“两会”热点前瞻 |“两会”财新说

财新视听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3-02 21:16

正文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机构改革、反腐、新面孔成关注热点。监察体制改革如何持续反腐风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站在新起点,本次“两会”又承担着哪些新期待?财新视频总编辑张鸿、《财新周刊》社论主编杨哲宇共同前瞻2018“两会”热点 。



CAIXIN  VIDEO

“两会”财新说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条件下播放视频



  • 张鸿 财新视频总编辑

  • 杨哲宇 《财新周刊》社论主编


张鸿:

大家好,一年一度的“两会”又开始了,那我们一年一度的“两会”财新说也和大家见面。今天“两会”还没开始,来做一个“两会”的前瞻的分析,我们请到的是财新周刊的社论主编杨哲宇。


杨哲宇:

三中全会的主题就是机构改革,肯定是“两会”上的一个热点。三中全会公报里还是有不少很好的提法,比如说要把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并且指出了现行的国家及党与国家机构和职能设置有两个不完全适应。第一个是,跟现在总体的战略布局不太适应,第二个是,跟国家的现代化治理的能力建设不适应。


还有一个是什么呢?三中全会公报里讲了,就是要去除现行的机构设置跟功能设置里边的障碍和弊端,我觉得能够坦然地承认障碍和弊端,还是需要一番勇气的。


另外我想说一下,这个机构改革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实在变化,那么机构设置也在变化,我们没法要求它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这个是不现实的。 但另外一方面,我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过去改革的产物,它有可能现在已经变成改革的阻力,所以针对这个也需要动大手术。


张鸿:

所以你看你刚才说到改革,其实改革不是一次,我们过去40年提到改革的时候,每一年每一步其实都是在改革。如果我们回顾的话,正好今年是改革40年,这个40年在今年“两会”当中,你觉得它特定的这样一个含义是什么?


杨哲宇:

我觉得到年底肯定会有一些大动作。 我们都知道在1月份达沃斯论坛上,中国政府的代表刘鹤先生已经做出了一个庄严的承诺,就是改革开放我们会拿出一些对外开放的大的举措,而且这些举措有的是出乎国际社会意料的。


那么在这个时候,我觉得具体的那些政策我们不好臆断,但是可以从现在有一些外商,他们的反应或者他们的呼声来做一些事,有一些期待的。这个就是要供和需。我们相当于一个政策供方,你这个供方究竟是不是有效供给,还是需要看需求那一侧的。不能说我们觉得我们自认为我们步子已经迈得够大的,你们应该满意了,不是这个样子的。


张鸿:

我觉得现在我们谈到改革的时候,很多都是打包在一块,你看看,所以说所谓进入到深水区就是这意思,好像就是这些问题。


杨哲宇:

比如说国企改革跟金融风险处置,这两个问题应该是未来五年异常突出的问题,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合二为一的。比如说我们讲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我们经常说这样的话,我们的人民币利率的是市场化,至少在形式上已经完成,我们的存贷款这些利率都放开了,但这就要求什么,要求有一个对市场利率比较敏感的市场主体。


张鸿:

这些年我们老百姓也觉得反腐是大快人心的,这个事情好像进展也步子也比较大,现在监察体制也有改革。其实在“两会”上我们有一个调查,大家对反腐的这种心里的预期还是很强,你怎么来评价?

杨哲宇:

我觉得过去五年的反腐风暴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但是大家都隐隐约约有一种担忧,就是说这种风暴能不能持续下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