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每一周都精彩!
澳大利亚文学周开幕
3月20日晚,第12届澳大利亚文学周开幕啦!本届文学周在北京、上海、 广州、佛山、昆明、重庆、西安、香港、台北九大城市同时举行。而童书妈妈也深度地参与了此次文学周的一系列活动,快来看看我们都做了什么!
参加澳大利亚驻华使馆举办的文学周开幕式
3月20日晚,童书妈妈团队在白老师的带队下,参加了澳大利亚驻华使馆举行的文学周开幕式。
▲澳驻华大使安思捷女士主持开幕式。
澳驻华大使安思捷女士致辞:”2019年的澳大利亚文学周集合了多位名家,他们代表了当代澳大利亚文学的多样性。中国观众将更好地了解当代的澳大利亚,同样地,这些作家也能有机会更好地理解现代中国文学与出版行业。”
▲杨澜被授予“澳大利亚文学推广大使”称号。
安思捷大使表示,希望通过杨澜的影响力,让更多中国读者可以接触、了解澳大利亚文学。
杨澜致辞道:……经典作品之所以可以跨越文化引起共鸣,是因为它们都展现了人们在追求自我的路上的探索和挣扎。
畅销作家格雷姆·辛浦生、许莹玲、莫里斯·葛雷兹曼、理查德·费德勒4位当代澳洲文学大咖,作为澳洲文学的代表接力发言,他们一个赛一个有个人魅力,演讲有深度且幽默。
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格雷姆·辛浦生在成为畅销书作者前,是IT人,著有《罗茜计划》。华裔作家许莹玲表示自己不是移民小说创造者,而是用一个抽离感很强的“局外人”身份在创作。
理查德·费德勒是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主持人,也是著名的历史游记作家。重游故宫时他感叹自己“站在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中”。
莫里斯·葛雷兹曼是澳大利亚畅销童书作家,
也是现任“澳大利亚童书大使”
,安思捷大使说,在澳大利亚,“有孩子的家庭里都莫里斯所著童书专架”。
在接下来的一周,四位作家将从北京开始在九个城市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
▲
白老师也和大使聊起了我们即将要出版的墨尔本FCS学校的新书《神奇学校》,大使和文化参赞都感谢我们对澳洲教育理念的出版和推广活动。
接受悉尼《先驱报》记者采访
3月22日下午,悉尼《先驱报》记者Kirsty Needham采访了童书出版人三川玲和白滔滔。由“中国童书市场及家庭阅读”的主题开始,三川玲和白滔滔讲述了童书妈妈团队在阅读推广、构架家庭阅读空间上的不断努力。
▲悉尼《先驱报》的采访及报道(局部)。
“我们想改变中国普遍存在的课外活动模式:孩子们在房间学习,而家长们坐在外面刷手机。”
如今,万有幸福空间已成为很多北京家庭每周打卡地,不仅可以参加各周末的文化活动:展览、讲座、写作课堂、读书会,还可以拉着行李箱借书(每次可借20本)。
白滔滔对话澳大利亚童书大使莫里斯·葛雷兹曼
3月22日下午,著名畅销书作家,澳大利亚童书大使莫里斯·葛雷兹曼先生来到万有幸福空间,与白老师进行了关于阅读、文化、教育的对话。有近百名的读者来到了现场,参与了此次活动。
莫里斯先生向我们介绍了澳洲儿童的阅读现状,他特别指出,阅读对孩子的意义非凡。
“通过阅读,孩子了解了他人的人生故事,对他人的经历了解越多,孩子就越有可能跨越接下来人生的障碍;同时,孩子也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世界所处的位置,更好地成为自己。”
同时,莫里斯先生还提到“阅读后的对话与阅读本身同样重要”。而与孩子交流的最好场所就是家里,他鼓励家长们与孩子针对书的内容展开对话和讨论,这将让孩子受益颇多。
对于中国家长十分关心的“孩子只喜欢看图不喜欢看字”“孩子沉迷于看没营养的书”等等问题,莫里斯先生则非常淡然,他认为成人应该允许孩子在阅读内容上与你的期望有偏差,还主张家长们把“阅读自由”还给孩子,尽可能地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书。
在这次活动上,我们除了收获满满的关于“阅读”干货之外,还得知了不少关于莫里斯先生的小故事:他曾经在炸鸡店工作;年轻人时遇到一个改变他命运的陌生人;他曾热衷看漫画书,竟然看过近千本!
现场的我们都被幽默、又有赤子之心的莫里斯先生圈粉,纷纷表示要买来他的著作读一读!
三川特邀主持:
澳洲童书大使葛雷兹曼对话儿童文学作家周锐
3月23日下午,三川老师作为特邀主持人,参与了由澳大利亚驻华使馆主办的“孩子的眼睛:澳洲童书大使葛雷兹曼对话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周锐”活动。
关于莫里斯·葛雷兹曼我们已经介绍了不少,而周锐老师也是一位重量级的儿童文学作家,被称为国内儿童文学界的获奖专业户,从事儿童文学创作30余年,获奖100余次,
有《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鸡毛鸭和鸭毛鸡》等多部畅销作品。
活动一开始,三川老师就抛出一个精彩的问题:你们会如何向五六岁的孩子介绍自己?
莫里斯说:他是来自未来的朋友;而周锐老师则说他是一只有尾巴的青蛙!在场的小朋友忍不住笑出声来。
接下来,两位老师就儿童文学创作领域分享了彼此的看法。莫里斯先生认为,孩子虽有着小小的身躯,但这个小小的身躯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成人是一样的,所以他的作品涉及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内容,甚至包括残酷的战争主题。他强调,孩子有必要了解人性的各个层面,但他最终会通过故事帮助孩子们保留希望。
而周锐老师提到了有些作品能跨越时空被孩子们热爱,原因是“能让孩子感到共鸣”。他也曾在作品中讲述过沉重的历史话题,他认为不论多么惨痛的背景,人性中总是有恒久不变的东西,而他要把这些呈现给孩子们。
莫里斯先生与周锐老师,看似没有任何交集,但听了他们的故事,我们竟然发现两人其实很像:一,他们都非常幽默,现场不断地响起读者的笑声;二,他们都是以儿童为本位的作家,这也是他们的作品在不同国家都受孩子们喜欢原因。
最后,分享两个小花絮:作为特邀主持人的三川老师,在现场感动得红了眼眶;活动结束时,周锐老师还送给莫里斯先生一幅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哦。
金钥匙绘本工作坊
金钥匙绘本大赛是国内仅有的几个原创绘本大赛,尤其注重绘本的故事性,由禹田文化传媒与比利时Clavis出版公司联合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
本次为第二届。这次工作坊是面向报名报名者举办的赛前大咖辅导。
从绘本故事构思、绘本艺术设计、出版与编辑、儿童心理等专题对工作坊学员进行了紧锣密鼓的两天培训。
2016年举办的首届金钥匙绘本创作大赛,评出了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获奖作品中的《小妖怪上幼儿园》等,也入选了童书妈妈的2018原创绘本榜单(详情见
2018年中国最好的原创绘本都在这里
)
比利时Clavis出版公司总裁菲利普瓦里克,作为出版了多部大奖作品的出版人,道破了“什么是好绘本”,他认为好绘本一定要具有6大元素:
很强的故事性;触及人心;图文搭配合理;与受众年龄相符;好的主人公;完美版式
。
他建议中国家长:“多给孩子读绘本,越多越好!”建议中国小朋友:“多读绘本,绘本能丰富你的想象力和人生。”
英国最著名的绘本作家托尼罗斯,是风靡全球的《调皮小公主》的作者,他从自己的创作经历讲起,揭示了塑造绘本人物的秘密。他现在手绘角色形象,善良VS邪恶,急脾气VS慢性子……这位调皮的白发老顽童还提醒中国家长说:“要买托尼的书哦!”他还喊话中国小朋友:“你一定会喜欢它们的!”
荷兰童书作家皮姆范赫斯特是著名的文字作者,他的作品《我不敢说,我怕被骂》《天气男孩》《罗西塔》非常受小读者欢迎,他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就像很多作者一样,他的创作灵感从自己的爱人、女儿、情绪等出发,逐渐延伸到社会问题、不公平、哲学,甚至难民问题。
中国童书推广人阿甲则回溯了历史上经典童书作者们和他们的编辑——那些“童书届的珀金斯们”。他说:作者是绘本的父亲,编辑是绘本的母亲,二者不擦出火花,怎能有传世之作?
我国台湾绘本作家刘旭恭是信宜幼儿文学奖得住,他的《好想吃榴莲》《奶奶的护身符》《谁的家到了》,都是耳熟能详的作品。他剖析了从草图、色稿到编辑、出版的艰辛历程,不乏和编辑的斗智斗勇,在这过程中,也能见证他绘画风格的多样尝试和讲故事能力的愈加纯熟。
儿童心理学博士及童书作者杨莉莉,则从儿童心理角度入手,现场给学员们出了一道题:播放发生在幼儿园的真实片段,请大家写或画一个小故事,学员们纷纷开始构思故事、手绘分镜图。
读字课堂·开眼课之故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