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不久在微博“不经意”的公布了一岁多老三滑滑板车麻溜的小视频,引来众多妈妈们的惊叹。让我这个学渣家长也农奴翻身把歌唱~昂首挺胸享受了一回众人羡慕的眼光和夸赞~
其实我家老三不止是大运动发展超前,生活自理方面也是妥妥甩同龄BB几条街。之前我觉得可能是上帝给我挖了老大这个坑,让我为他操了太多的心,就送来了天使一样的老三让我找找平衡。
可我细想一下,觉得也未必,这里面可能有一部分哥哥姐姐的榜样效应,但更多的影响,其实是我随着养娃经验的增加,等到第三次实践时,在养育方式上,已经避开了带老大时踩的雷区,选择了更合理的方式,在养育工具上也进行了更好的升级。
就拿吃饭这件事来说,老大小的时候,我在育儿上矫情的不是一星半点,用个碗吧,我觉得只要是塑料的遇热就会有毒(就算标注了不含BPA又怎样?那时候我又不懂BPA是啥。),用不锈钢?导热太快又会烫到孩子,反正给娃买个东西总是详情阅读,评论翻个底朝天,秒变质检员。
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普通的玻璃饭碗才是最安全的食品器材(不要问我从哪得出这个结论的,7年前我读书少好不啦),于是我从老大的开始尝试辅食起,就把普通的玻璃碗和小瓷汤勺作为他的进食工具。这么做的结果可想而知,玻璃易碎的特性,让我们额外小心避免老大自己操作否则分分钟给你碎碎平安好么,我和米奶奶轮流看娃轮流喂饭。
劳心劳力不说,还让小花生米错失了练习自己吃饭的黄金时期,一直依靠我们多喂就多吃点,少喂就少吃,至今吃饭也不是那种不让人操心的孩子。
等到了又米这时候,我的观念早已改观,明白孩子要抓住敏感期培养恰当的技能。
同时婴儿餐具在这几年,不管是造型还是设计,或者材质,都也有了质的飞跃。就拿我最近给又米使用的这款红色小象的餐具来说,
1.不仅内侧是食品安全级的不锈钢材质,就连外侧碰不到食物的部分也是食品安全级别的pp粒子,两种材质都抗摔,让我十分安心的让小小的又米在不到一岁时就开始尝试自己吃饭。
2.两层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隔热效果,既不担心夏天食物过热会烫到宝宝,冬天还可以往注水孔注入热水起到食物保温的作用。这个设计对于我家吃饭细嚼慢咽的老三来说太贴心了。成功避免了冬天我担心食物凉得快,又控制不住寄几加入喂饭大军。
3.搭配的小叉子小勺,抓握的部分设计很舒服,孩子的小手刚好能牢牢抓稳,叉子上的锯齿状设计,能更好的卡住面条类的食材,即使是能稳稳的把一口面条送入嘴里这样的小事,对年幼的又米来说也可以大大的增强自信心。
4.底部搭配的吸盘设计,更是学饭期的必备啊,要不然你一分钟没看住,这碗还没下肚的食材可能就已经扣头上,扣桌上,扣地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切皆有可能,这个吸盘设计简直是必须装备没有之一~成功避免了我收拾残局的抓狂状态。
在我放手让她尝试之后,现在一岁半的又米吃饭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事,完全不劳我操心,除了稍微慢一点,一切堪称完美~一个饭模就这样被我培养出来啦!(学霸妈妈的骄傲脸又出来了)
别问我为啥给小米不买女孩子都喜欢的粉红色,这款有粉红色是没错啦,可另一个颜色是tiffany蓝啊。。。女人对于带有tiffany这种颜色的形容词,没有抵抗力很正常吧,哪怕是套餐具Hiahiahiahia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