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东书房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个人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ACK学习呀  ·  马斯克 ·  昨天  
招商食品饮料  ·  【招商食品】宝立食品:B端放缓,利润承压 ·  6 天前  
招商食品饮料  ·  【招商食品】今世缘:Q3理性降速,谋求良性发展 ·  6 天前  
招商食品饮料  ·  【招商食品】水井坊:25财年开门红顺利达成,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东书房

不 要 学 习 日 本 的 垃 圾 分 类

北京东书房  · 公众号  ·  · 2017-05-25 22:44

正文

作者:陈兴杰  来源:人文经济学会


到过日本的人,都会被日本社会的干净整洁所震惊。这背后是有代价的,其中之一就是严苛的垃圾分类。

日本的垃圾分类起于1970年代,最早只有可燃和不可燃之分。随着环保和回收观念兴起,垃圾分类就变得格外精细。同一件垃圾的不同部分要区分:塑料瓶盖和塑料纸属于一类,瓶身却属于另一分类。香烟盒外包是塑料,盒子是纸,铝箔却是金属,这三样东西也要分类,再投到指定的垃圾袋。

在日本,垃圾收集有严格的时间限定,错过指定日期,只能将垃圾储存,等下一个收集日再投放。因此,日本家庭通常有个小空间,专门用来收储存放垃圾。

媒体报道,日本横滨的垃圾分类手册,多达27页,518项条款。规定之细致,让外国人匪夷所思。不要说外国留学生,就连日本住家主妇,也要经常对照,以免弄错。

就像学习礼貌用语,不乱吐痰一样,垃圾分类教育,也已经深入到小学生那里。在日本,垃圾不分类,会被视为可耻的事情。由于家庭精心处理垃圾,还能及时运走,日本街头的垃圾箱就少见。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情形就很少见,整个社会显得很干净整洁。

很多人对日本的垃圾分类赞叹不已。他们主张说,中国也该学习日本的垃圾分类,并像日本人那样,从小学生教育起,好换来干净整洁的社会环境。对于这个观点,我很不以为然。

我们当然要教育小孩子,不要随地吐痰扔垃圾,这不仅和生活品质有关,也事关品行素质。事实上,随着中国城市化,新一代年轻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事情,已经大范围减少。可是,要不要学习和推广垃圾分类呢?我看根本没有必要。


垃圾分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回收,节约资源。可是不要忘了,人的时间精力也是资源。每个人每天花10分钟为垃圾分类,家庭主妇每天花半小时做垃圾处理。这些工作其实可以很简单,正如普通中国人那样:上班之前,所有垃圾一股脑子装进袋子,包好扎紧,出门随手扔进垃圾桶,等着垃圾车全盘收走。想想看,你觉得哪一种效率更高?

你可能会说,垃圾分类,是为提高回收效率。每个人每个家庭,每天分类整理垃圾,花不了多少时间,可是,整个垃圾回收系统的效率更高了呀。

事实上并非如此。垃圾回收过程中,成本最高的并不是分类,而是运输。据行业估计,整个垃圾回收系统,回收的人工和运输,成本要占七成左右。垃圾不分类,一趟垃圾车停下,往往一次性收清,现在则要好几辆车才能收走,工人的劳动量也在增加。

这种事情在中国体现得很明显。我们经常见到,垃圾车一来,各种颜色的垃圾桶,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统统倒在一起。所谓垃圾分类,就成了笑话。

我们不能指责垃圾车工作潦草。一个小区内能派几辆垃圾车;一片社区规定多长时间收完,这些都要考虑成本。在垃圾投递的源头,居民将垃圾分得越细,物流成本越高,这也是垃圾回收公司对分类不感兴趣的原因。

垃圾分类,看似提高了回收的效率,实际上却未必。垃圾分类效率最高的阶段,不是居民分类,而是工厂分拣。居民辛辛苦苦打包好的垃圾,往往要打开重拣。这里面有机器分拣,也有工人分拣。垃圾分拣工人的效率,那可比家庭主妇高多了。一个分拣工人处理一堆垃圾,往往比普通人快上几倍甚至几十倍。分工提高效率,从来都是市场的真谛。

美国社会的垃圾分类,要么是不分类,要么是提倡“直觉式粗分类”。居民凭个人经验,垃圾你觉得该怎么归类,就怎么归类。粗分类对提高效率,或许是有好处的。一些分拣价值很低的大分类,通常直接就处理了。其他分类,基本还是靠机器和工人。垃圾分类太细致,只会增加家庭主妇的劳动量,没有任何效率的提高。

作为一项环保产业,垃圾回收通常受政府补贴扶持。日本政府也在立法,限制人们扔垃圾,没按照标准分好类,会惹来很大麻烦。这些社会不自由的体现。

日本垃圾分类,对全社会的干净整洁,起到什么帮助呢?

日本国内也有人反思。一家负责垃圾回收的公司白井集团,它的社长白井澈表示,垃圾分类没有提高效率,很多人被错误认识支配着,进行着垃圾回收。换句话说,日本人是被反复教育,生活中严格执行,才把整洁卫生养成习惯。严苛的垃圾分类,更多是起到仪式性作用。其代价是时间精力浪费,人们生活不便。

垃圾分类从日本引进中国,在很多城市推广,都以失败告终。这其实不是坏事。它的失败缘于低效率,如果推行开来,不知道政府要补贴多少钱,还要制定很多严苛法律,监督民众生活。中国民众生活的自由便利,肯定要受到损害。


其实,中国传统的垃圾处理体系,其实有很多人不愿承认,高效的那一面。

中国的城市家庭,人们通常没有时间,也没心力去处理垃圾。大量使用塑料袋,将家庭垃圾装好,出门上班时顺手丢到垃圾桶,这是中国城市人的习惯。现在这种习惯,正在向城镇普及。这样高效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缺点,而是巨大的优点。这样的习惯教给小孩子,也不失为美德。

中国社会有一个庞大而高效的垃圾分拣产业,它能使这个行业效率达到最高。这就是拾荒者,收废品者、废品回收站,垃圾工厂组成的产业链。在价格调节下,收废品者在社区之间游走,到居民家中,帮忙收拾废纸塑料和金属,还会付一点钱。

很多拾荒者围绕垃圾桶和垃圾山,不断地把有价值的东西淘出来,卖给废品收购站。这就是一个分拣回收的过程。中国很多的垃圾处理厂附近,都有垃圾山,工厂放任民众“淘宝”,再从他们的手里收购。这就是把分拣任务“分包”给居民和流浪汉。他们没有雇佣关系,这样反而能帮助工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中国的垃圾回收产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大量依赖人力。这恰恰也反映出,垃圾回收产业给极底层提供了工作机会。他们在价格指引下,加入清道夫角色,参与分工合作。这不就是市场的解决方案吗?看起来低端,却真正适合,并且高效。

日本社会干净整洁,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达繁荣。民众素质高,大量资源投入环境保护。中国人想要美好的家园环境,一方面要倡导呼吁,另一方面,也要相信市场能够解决。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只要经济在发展,垃圾处理工业在进步,我对未来中国的文明整洁,还是很乐观的,根本不必学习日本的垃圾分类。



作者其他文章阅读:

北京黑车轮回 

出租车时代,无运营资质的黑车屡禁不绝。市场有需求,出租车又不足,就会有人跑车赚钱。2004年到2015年,北京经济蓬勃发展,城市人口从1500万增加至2100万,出租车数量仅从6.5万辆增加到6.6万辆,结果是黑车兴起。北京的黑车数量一度达到7万辆,超过出租车总量。尤其城边的新兴地区,通州、回龙观、天通苑,偏偏出租车很少,没有黑车,很多地方可以说寸步难行。试问一下,哪个北漂没坐过黑车?

北京的繁荣,金领白领是光鲜漂亮的那一面,黑车司机、餐馆小哥、快递大叔,他们则是灰暗坚实的底座。几乎每个北漂记忆里,都有一位黑车司机。没有便捷发达的基础服务,北京生活成本高得难以想象。

既然是黑车,肯定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随意加价,绕路远行,安全没保障,这些都是黑车受诟病的地方,也是政府打击黑车的理由。可是,无论政府怎样宣传,打击多么严厉,一切无济于事,黑车永远有市场。亏本买卖无人干,杀头生意有人做。话说回来,供给不足的情形下,合法的出租车行业,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2014年网约车崛起,北京黑车市场由盛转衰,更多用户选择了网约车出行,黑车逐渐失去市场。网络平台通过各种约束,让司机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就连饱受争议的出行安全问题,也在网约车时代得到基本解决。以滴滴出行为例,2016年全年,滴滴总里程不到出租车的五分之一,交通故事死亡人数也仅为出租车的十分之一。以安全为由攻击网约车,完全失去口实。

2016年底,经过将近两年的争论,北京颁布网约车新规。颁布当天,我写文章说,这个新政将会带来两个后果,一是网约车价格将普涨,打车难重现;二是黑车将复苏重生。现在新政过渡期过去一半,很多政策已经实施(比如说,北京现在全面禁止外地牌照车辆做网约车),不幸的是,这两条预言都在成为现实。早晚高峰供给不足打车难再现,黑车果然也回归了。今天新京报发报道说,北京三里屯、火车西站等地,已经有很多黑车在活跃。

道理不用我多说,你们也知道,网约车新政的事实导致运力大幅下降,老百姓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好不容易解决的打车难出行难又回到我们身边,迫于无奈只能选择黑车出行。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存在即合理,于是我们回归到我们几乎遗忘的坏时代。

当然,将来再怎样糟糕,也会比三四年前好得多,毕竟技术的进步不可能抹煞。而要想回到“价格便宜量又足”的时代,却已不可能。供给卡在哪里,价格规律总会起作用。黑车更不可能消失,因为需求又回来了。他们并不在乎是不是有安全问题,也不在乎会不会被执法人员抓到,更不在乎是不是给城市造成困扰。只要有钱赚,一切无所谓。

新京报的报道,讲出了很多事实。一些开网约车的年轻人,他们迫于北京新政,黯然返乡,想在家乡继续开车谋生。在三线以下的小城市,人口聚集度不够,网约车并未普及,在当地也只能开黑车。同样是开黑车,为什么不到大城市呢,那样还能多赚一些钱。习惯了大城市生活,就很难回去了。

互联网曾经打开灯光,照在他们身上。他们以为获得了明确的职业身份,能在大城市正当工作。现在,灯光熄灭,这个行当依旧壁垒森严。光亮的那一边,是合法的出租车和少部分的网约车,他们是幸运的北京人;灯光照不到的这一边,通通是外地人,他们像过去十几年那样,在政策风险中开车。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


图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错误或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转载仅供思考  不代表【北京东书房】立场

喜欢  就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