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微信Blog,用于分享各种新鲜资讯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槽边往事

怎样决定要不要去相信一个人

槽边往事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7-13 17:53

正文

昨晚,我在发布《照亮世界的那个人》之后,极为罕见地没有回复任何留言。而是在静默中把各种各样的留言都放出来,我的想法是让大家看一下我不在场的情况下,读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会变成什么样子,以及人与人之间想法差异之大,人类彼此之间沟通成本之高。


如同你在留言区所见到的那样,除了赞美的声音之外,读者之间也爆发了争论。核心的问题是一个:林生斌先生值不值得信任?是的,他们在表述上不是那么说的。他们在讨论基金会是不是有问题,林先生的举动是不是有用意,此时此刻成立基金会是不是太急了,成立基金会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帮助世人还会为了对物业公司施压......在我看来,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同一个命题的不同体现形式,那就是林生斌先生的可信度问题。


不过,我们怎么做出判断呢?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一个人下判断都是基于了解,观察这个人在多年里的为人处事,看他对自己责任的态度,对自己诺言的履行情况,做事的执行能力和可靠程度,在发生利益冲突时选择的应对方式,在占据优势时对待弱势对手和合作伙伴的态度。从中,我们得到对于个人品格和个人能力的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决定了我们要不要去相信。


问题是,在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可能,需要我们在没有完备信息的条件下做出判断。我们可能只是认识对方一个小时,听别人聊过某个项目一个下午,在非常有限的了解程度下,我们就不得不去做出判断:信,还是不信。现在的例子,就是林生斌先生。对于他要成立的基金会,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篇讲述理念的文章,和一家律师行的背书;对于他本人,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微博视频、采访记录和他的一些个人表达。至于说这个人做过什么,为人是否正直、诚实、守诺,我们并不清楚。


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相信他的确存在风险;相不相信他,任何基金会也都存在风险。历史上看,那些在微博上攻击他的大V,不也是因为在微博上获得了海量的关注之后,心态一点点地发生了变化的吗?起初,他们不过是一个想要维权的记者,一个试图维护医师安全的医生,一个试图成为智者的大学老师。当他们拥有空前的关注之后,他们意识到了这种关注之后的巨大力量,因此沉溺于操弄人群的游戏之中去了。


至于说到各种各样的基金会,还记得方舟子的安保基金么?还记得王志安针对这个基金的穷追猛打么?还记得李亚鹏嫣然基金遭遇的质疑和满城风雨么?还记得壹基金连续发表声明回答各种猛烈诘问么?任何以慈善和公益为目的的基金会,天然地就要面对运营上的诸多问题。运营好一个这样的基金会,并不会比运营好一家公司简单多少。信任度是一点一滴艰难累积起来的,但是失去的时候也许只在一夜之间。原因是想要做好事的人,和能够做事的人,其实是两类不同的人。有良好的愿望,良善的目的,不等于拥有践行的能力。而能够认真执行,把事情做好的人,未必又能满足我们对所谓好人的期待。


因此,林生斌先生和他的基金会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打不了包票。承认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所必须的诚实态度。既然如此,怎样决定要不要相信林生斌先生?怎么决定要不要相信他宣称要做的事情?


答案是:去点一份外卖盒饭。


拿着这份盒饭,你仔细想一下:你认识种稻米的那个农民么?你能信任他么?你能确定他种植的时候没有用污染的水浇灌么?收获的时候没有在米里掺杂其他东西么?你认识菜农、牧民么?你能信任他们么?你能确认他们没有在蔬菜上使用农药和花费,没有在牲口饲料里添加生长激素和瘦肉精么?你认识炒菜的大师傅么?你认识餐馆的老板,你去过那家餐馆么?那家餐馆有营业地址么?卫生达标么?你认识快递员么?你确认饭盒的材质是无毒无害的么?你确认餐具加工厂没有在木材里使用超额化学制剂么?


你什么都不知道,你什么都无法确信,但是,你还是拿起盒饭吃了。一堆你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服务于你,你最终选择了相信陌生人。为什么?只是因为你饿了?不对的,你选择陌生人是因为你多多少少相信商业逻辑和自由市场。你知道在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在跑冒滴漏,都有人在打马虎眼,但你知道最终的产品---那份盒饭还算过得去。因为真有任何一个环节上出了大问题,会连累上下游的所有人,为所有人增加了额外的麻烦和支出,因此市场会自动做出调节,在利润、质量和安全之间做出动态平衡,同时逐出那些不愿意遵守规矩,带来麻烦的合作商作为惩罚。


而对于你来说,你明确地知道一点:纵然你不知道整个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但是你知道在自己这一端支付的钱越多,最后得到的盒饭质量就越好;同时,你也知道你的投诉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在多大程度上会伤害到商家,他们有多大意愿履行自己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承诺,以及平台会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你的投诉。你对陌生人的信心,就来自这里。


回到林生斌先生的基金问题上来。他通过律师事务所公开发布了声明,而且主动自己套上了三条锁链:1、不在批准前接受任何捐助;2、基金不对社会大众进行公开募集,而是采取私募形式;3、基金和6.22火灾善后处理无关。这就是一个商业社会里,一家公益基金能做到的最安全的形式。它需要政府部分批准,不针对大众进行公募,和火灾善后做切割。那么,这么一个基金,对于今天转发、赞美或者肯定它的人来说,对于未来的社会公众而言,能够造成潜在损失是什么?只要它履行了它的承诺,意味着它在规则之内运行,潜在的损失是什么?


在这个阶段,这个基金和一份外卖盒饭有多大区别?盒饭你起码还花了钱,这个基金没打算对你进行私募。


那么,之前提到人心易变又怎么说?信任和信任并不同,亲人爱人朋友之间的信任,和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并不一样。前者的信任是可以把自己的背交给对方,而后者却是脆弱而短暂的连接,等待着时间的考验。因此,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有“两个一”作为原则。


第一个一,叫做“一次机会”。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永远只给一次机会,一旦破坏了,信任就归零,不用再想第二次了。一次都不给,建立人际关系的成本就太高;只有一次,建立人际关系最有效率。无论今天一个陌生人说了什么,做到了什么,一次欺骗、一次违约、一次失信,信任归零。


第二个一,叫做“睁一只眼”。人性不堪考验,人心易变。因此,无论今天一个陌生人的表述如何打动你,他做的事情如何感动你,也无论你怎样泪眼婆娑,内心一片汪洋,永远要睁开一只眼睛盯着他。看他要做什么,看他说的和他所做的事情之间有没有裂痕,看他的真实行为真正指向哪里。在事情有了变化的端倪时,能立即发现异动。


是的,今天我们都对林先生的遭遇深表同情,为林先生的决定深表赞赏,甚至是深深感动,愿意选择相信。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信任随时可能消失,取决于林先生自己。同时,我们也永远有一只眼睛看着他,看他是否言行一致,依然值得我们去信任。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度繁忙的商业社会里,没有功夫去揣摩人心,也没有时间去分析一个陌生人的心理和动机。对于任何具体的个人,信任与否只应该考虑:他是否言行一致,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他是否愿意主动自觉地接受规则的束缚,并且可以验证这些规则是否得以认真执行?我们自己发生错判之后的风险评估。


人生很短,但有太多人在别人身上花了太多时间,就像可以永远活下去一样;世界很大,但有太多人在人心上花了太多时间,就像是生活在小村庄里一样。


题图摄影:Lenka Novotná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香格里拉松茸,2017年7月13日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有人专门写了文章来反驳我,说是古代有“丁忧”制度,林先生才难过了20天就起基金会,可见是用心不纯。唉,不开个祠堂,做个长老,真是可惜了。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