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军读书会
思维的乐趣(www.mindmeters.com),著名群组博客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顶流凉了,青春黄了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电影哪吒团队招聘! ·  3 天前  
品牌星球BrandStar  ·  会员内容年度精选|2024 ... ·  3 天前  
品牌星球BrandStar  ·  会员内容年度精选|2024 ... ·  3 天前  
理想国读书  ·  马未都,真有种! ·  4 天前  
理想国读书  ·  马未都,真有种!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军读书会

“数字资产”这个词可能是误导

方军读书会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02-09 08:57

正文

正本清源谈区块链之一


互联网知识经济 x 读懂互联网未来

作者:方军


我近期在关注区块链技术之外,也在思考和区块链相关的很多事物的含义,借给大众媒体写专栏的机会,把学习和思考过程写下来。 接下来一段时间,会不定期有这个「正本清源谈区块链」的系列文章,名字很宏大,实际只是谈点自己想不明白、努力想明白的点,且尽量不用专业术语。 请注意,我的观点会进化的,发现错了会改,也可能学到新想法,更何况区块链在快速变化。另外,我本来就对特别流畅、特别斩钉截铁的观点持警惕态度。 欢迎留言讨论多交流,欢迎指正。

理解它

「数字资产会成为人类最大的资产。」近日,比特币等所谓数字加密货币的价格遭遇暴跌,比特币价格在经历2017年暴涨到接近两万美元后,近日跌倒六千美元之下,但很多人在谈论各种所谓的“数字加密货币”或者由它衍生出来的各类“代币”时,还是会不时地引述孙正义的这个观点,以表明信心。

当有人对当前的一些现象表示疑惑时,他们得到的反馈是尖刻的:

你没有跟上新技术的发展,
你没有掌握区块链思维,
你没有看到“去中心化”的美好未来,
你可能落后于时代。

其实很多人经历过这样的困惑与被指责:前几年,似是而非的词“互联网思维”在中国风靡一时但无人能讲清,幸好后来逐渐地演变成相对清晰的「 互联网+」 ,也就是,用互联网作为工具去变革一个个行业与领域。

这一次,面对区块链技术,我们或许从一开始就应尝试正本清源去理解它。

数字世界

孙正义的这句话既反映了未来,但又恰恰集中反映了误解,误解源自于“数字资产”这个具有迷惑性的说法。

我更愿意把孙正义的话理解为,他是认为数字世界会越来越大。比特币和它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有着重大意义,比特币自身有着一定价值,它的价值也跟整个数字世界的整体价值上涨。



「数字资产」这个说法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现实世界的资产,比如实体的房子、汽车,又比如非实体的股票、期权、保单。

「数字资产」说法容易引发的误解是,它让人以为,在数字世界中可以有完全脱离实体世界独立存在的、规模巨大的资产,它甚至可以是数字世界中资产的主要部分。

实际上,数字世界的资产应主要是实体世界的映射。

你或许还记得互联网发展初期的一个传奇故事“别针换别墅”,2005年,25岁的美国青年凯尔·麦克唐纳用一枚红色曲别针多次交换,最终换得一个别墅一年的居住权,这是善意的累积形成的传奇。

比特币出现之后,也出现类似的传奇说法“一币一别墅”,它隐含的比喻是,比特币这些在数字世界中创造出来的“事物”,它具有独立的价值。但这些可能是特例,而非普遍现象。

并非金融

现在的所谓数字资产,大体上可分两类,一类是类似于比特币的所谓数字加密货币,一类是公司发行的所谓代币(Token),也是某种价值的代表。现在区块链产业中有一群人正在努力地把”Token“的翻译重新变成“通证”,即流通的凭证。

我愿意接纳”通证“这个说法的原因是,通证(Token)和流通的凭证,这个说法反映了这些凭证对应着实体世界中的价值。

区块链的起源,固然是比特币背后的技术,比特币最初的愿景是创造一种数字空间的货币。

但如果局限在金融的思路和术语中,我们可能低估了区块链技术的价值,有可能让这种新技术被采纳无形中制造障碍。互联网技术变革的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变革更容易从边缘发生。货币、金融从来都是处于经济体的中心位置,变革不易。

也可以这么说,当下的代币发行与交易,其实也是在边缘,只不过它在过去几个月发展得太快了(太超出常规),这一点比特币的价格曲线可以最形象地展示这一点。

数字资产并不是唯一引发误解的词

例如还有:

- 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
- 信任
- 共识
- 代币(Token)
- 交易所
- 去中心化 其中,信任与共识其实只是技术系统中的设计,但在很多讨论中明显被极度泛化了。

连接

从1994年前后互联网商业化应用开始到现在的二十五年中,互联网和各种新技术创造了一个庞大的数字世界:我们每天生活在数字空间,越来越多的信息和交易在其中流动。

但我们看到,互联网做的是在把实体世界的事物映射到数字空间中去。

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是数字世界和实体世界的连接器。

区块链技术为我们开拓了未来的想象空间,也是因为通过它可以把一组全新的事物从实体世界映射到数字世界。

在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可能会青睐抓住机会的人,可能会重新分配财富,可能会带来阶层流动。

在互联网带来的整个数字化浪潮中,我们已经见过多次。区块链这一次,冲击更加明显。

价值

我们可以回到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开始去看。神秘的天才“中本聪”发明比特币,是为了创造一种数字空间里可用的现金,他通过技术发明和机制设计创造性解决了一个难题:

  • 互联网是为信息传递而生的,信息的特征是,我把这个信息告诉你,我自己手上还有;

  • 而当我们使用现金时,当我把现金给你了,我不能把这现金再给其他人,这也就是所谓“双花问题”。

我们在实体世界中的所有交换行为也都不可以是花两次的,当我把一个苹果给我,我手上就不应该还有一个苹果。

去中心化

在互联网上,过去我们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需要一个被认可的第三方来进行验证。

了解支付宝早期历史人都知道,它最初解决的是电商早期的信任难题,如果我把钱转给卖家,他不发货怎么办,支付宝的担保支付消除了买家卖家双方的疑虑。

中本聪的天才在于,他综合各种技术创造了“区块链技术”来让无需担保交易也可以进行价值的转移,而所谓的去中心化说法正是源自于去掉这些承担认证验证的中心化角色。

价值互联网

从「信息互联网」
到「价值互联网」

因此,比特币特别是它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把互联网推向了新的阶段:过去的互联网只能交换信息,而又有了区块链之后,互联网可以交换价值。

自此,所有过去被认为是“价值”的事物,从此有可能被映射到数字世界中,在数字世界中进行交换。

之后,诸如智能合约等技术等被引入进来,当下的整个区块链技术逐渐演变成一个高速发展的技术系统。

现在的情景很像互联网发展初期那样,各种技术和应用在不断涌现。

代币、通证、TOKEN

同时,就像区块链技术被从比特币中挖掘出来一样,区块链中用来代表价值的“Token”(曾被译为“代币”,现在更多人愿意称之为“通证”)也被挖掘出来,并被认为可能演变成出所谓的“通证经济”:

在数字世界中形成一种可以流通的凭证,一个类经济系统依托通证展开,它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调整。

至此,一个新技术(从比特币中剥离出来的区块链技术)和一个新的设计(区块链经济,也称通证经济)在逐渐地成型,向人们展现了巨大的可能性。

如果把Token 翻译为通证,那么这个新的经济系统——Token Economy ——被称为通证经济似乎也很合理。但我觉得,或许,我们就简单地称现在的技术和经济为区块链技术和区块链经济可能更简单直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视觉志  ·  顶流凉了,青春黄了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电影哪吒团队招聘!
3 天前
理想国读书  ·  马未都,真有种!
4 天前
理想国读书  ·  马未都,真有种!
4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招贤榜┇小柯剧场,等你爱我
7 年前
单反摄影技巧  ·  在户外拍女神,一定要用好这3点!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