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萧山日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网  ·  云南玉昆中超首秀0:2不敌北京国安 ·  2 小时前  
春城晚报  ·  病情恶化!39岁男歌手突然去世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萧山日报

震惊!千万别买!核辐射超标1050倍,查出1类致癌物,商家称能改善睡眠……

萧山日报  · 公众号  ·  · 2025-02-15 14:40

主要观点总结

昆明长水机场海关在旅检入境渠道查获放射性超标物品“能量塔”,该物品含放射性核素钍-232和钡-133,已被退运处理。此前也有类似事件,海关多次发现旅客携带物品辐射超标。专家提醒,对于来源不明、信息不全的所谓“能量物质”,大家需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昆明长水机场查获放射性超标‘能量塔’

昆明长水机场海关在对入境旅客进行监管查验时,发现一名旅客携带的金属材质、塔状物品“能量塔”的核辐射检测值严重超标,含放射性核素钍-232和钡-133。

关键观点2: 多次发生类似事件

各地海关在检查中多次在旅客随身物品中发现带有强辐射的石头、项链等物品。这些物品辐射值远超安全限度,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关键观点3: 专家提醒警惕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余雯表示,当辐射量超过一定限制值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可能出现癌症等不良反应。她提醒大家要警惕来源不明、信息不全的所谓‘能量物质’,以防上当受骗。


正文

近日,昆明长水机场海关在旅检入境渠道查获放射性超标“能量塔”。

昆明长水机场海关关员在对入境旅客进行监管查验时,发现1名旅客触发门框式核辐射监测设备警报,随即第一时间排查报警源头,并做好现场警戒。

经手持式核素识别仪检测分析, 该名旅客随身携带的金属材质、塔状物品“能量塔”的核辐射检测值严重超标,超出现场环境本底值的20倍 该物品含放射性核素钍-232、钡-133。钍-232、钡-133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1类致癌物清单。


旅客自述,购买该“能量塔”时, 商家声称具有改善睡眠、祈福等作用,因此常年随身携带。目前,该关已按规定对该“能量塔”作退运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入放射性废物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由海关责令退运该放射性废物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并依法处置。

类似的事件此前就有过。 据此前央视报道,辽宁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在一名入境旅客的随身行李中,截获了一袋所谓的“保健石”,经过检测, 这袋石头的辐射竟然超过现场本底值的1050倍。


海关关员介绍,钍-232作为放射性物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 长期接触会导致脱发、呕吐、流鼻血,严重者或引发恶性肿瘤。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规定,普通公众辐射暴露的安全限度为每年1毫西弗。




海关多次发现

旅客携带物品辐射超标






其实,近年来各地海关在检查中多次在旅客随身物品中发现带有强辐射的石头、项链等物品。


2019年12月,辽宁大连周水子机场,一位入境旅客随身行李中有一枚名为“五行质子量子能量共振器”的石盘,引发了核辐射仪器报警。经海关关员检测,该“能量石”也含有放射性物质钍-232,核辐射值为112.4微西弗,超标1120倍。


该旅客当时介绍, 这枚“能量石盘”在购买时被称可保平安,但其女儿佩戴该“能量石盘”三个月之后,经常无故流鼻血, 怀疑可能与该放射性超标物有关。



2022年12月,广东东莞海关在一辆跨境电商出口车辆中发现一票申报为“摆件”的货物,辐射严重超标。经查,该包装盒中的实际物品是所谓的高能量负离子枕头、床垫等物品。经识别,其中就含有放射性物质钍-232,辐射剂量峰值为33.28微西弗,高出监管现场本底值约300倍。

2023年7月,辽宁沈阳机场海关发现一名入境旅客携带的15条“保健石”项链也检测出核辐射超标。经过测量,辐射值达到46.85微西弗/小时,超现场本底值468倍。该旅客自称该“保健石”采购于国外某市场,卖家称该保健石具有养生保健、防病防癌、延年益寿的功效。








辐射严重超标

“保健石”对人体有何危害?







辐射量超标数百乃至上千倍,那么这些所谓的“保健石”对人体到底有什么样的危害?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余雯表示,放射性物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当辐射量超过一定限制值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具体会产生怎样的伤害,需要考虑到受照的时间。


那么,受到长时间超标辐射是否一定会致癌?对此,余雯表示, 当辐射剂量越高,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就会越大, 其中人们最熟知的不良反应就是癌症。不过,也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假如100个人被同样的辐射剂量照射,有可能10个人得某一种癌症,另外一些人得另外一种形式的癌症,也有可能有人完全不会得癌症。”


专家提醒, 对于来源不明,信息不全的所谓“能量物质”,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千万别买,也不要佩戴!


更要警惕以“能量石”为幌子进行传销等违法行为,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海关发布

编辑/郭钰 ‍‍‍‍‍‍‍‍

责编/徐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