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妈罗罗
六妈关于婴幼儿辅食喂养以及儿童教育、亲子游攻略的靠谱分享,以及少而精的独家团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J小D  ·  用一篇文章,把自己养成理想的样子 ·  2 天前  
常青藤爸爸  ·  2025年,我只想好好保养身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妈罗罗

跟着汉声学数学:(18)猜一猜,算一算

六妈罗罗  · 公众号  · 育儿  · 2020-12-29 09:54

正文

估算是孩子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也是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会忽视的一个知识。因为有些老师会认为,孩子只需要能够准确计算就好,殊不知,估算才是在生活中更常使用的数学,是真正有用的数学。买东西时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钱;出行前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时间;买的东西估一估有多重;一段路程估一估有多远等。而估算的思想在实际学习中,也常常使用。


咱们以一年级的一道数学题为例: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


孩子在数的时候,很容易出错,但如果能够把估算的策略带过来,每10个圈一圈,就很容易得到准确的答案了。


再看这种题目: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


做类似这种题目,既可以准确算一算17+18的得数,看是否能装得下,也完全可以用估算的意识,将两堆都估算为20个杯子,计算起来会更简单。


包括一些测量的题目: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


用到的也是估计的思想,先选定一个小标准,然后利用小标准估一估。


《猜一猜,算一算》这本书,就带着孩子了解估计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使用,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估计有什么用?估计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结合估计的内容,咱们还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小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能加强孩子对于估计的深入理解,还能培养孩子的数感和量感。

生活中,如果计数较小的数字,我们可以通过数一数的方法找到准确结果,但对于较大数量的计数,通常会采取估计的方法。比如问孩子有几支笔,有几套积木,甚至有几位好朋友,孩子都能数一数,但如果问自己居住的城市有多少人,我们有多少根头发,孩子就只能估一估,猜一猜了。


说到估计的方法,很多人会认为是随意猜一猜,不是这样的,在我们数学上,估计也是有理可寻的。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化整为零”,即把较大数量划分为数目大体相同的几个部分,并估出其中一个部分的数量,就可以以此为标准,估出整体的数量。


在估计之前,一定要先猜一猜,然后再去验证,在这样反复的猜测与验证之中,孩子的估计就会越来越准确。


我们带孩子做水盆测量的实验,起初先选择小一点的容器,帮助孩子建立起估计时的感觉,然后再换大容器试一试。不知道孩子估计的杯数和实际的杯数差多少呢?快准备好工具试一试吧。


书中还教给了我们估计身高的方法。先建立30厘米这个长度的概念,当然也可以建立50厘米的概念,然后以此为标准进行估计。当然,还是要经历两个过程,即先根据标准估一估,然后进行实际测量,看看自己估的是否准确。


之后,书中给出很多例子,都是带领孩子感受生活中面对不同的量时,采用不同的估计方法。数方格的时候可以选定两行中的方格数量为标准,数大米的时候可以选择一汤匙中的大米数量为标准,计量较大数量时可以以10个为标准,计量超市中的物品数量时可以选择一层货架上的物品为标准等等。


估计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厨师要估计有多少人来吃饭,才能适量的准备食物;超市负责人要根据客流量估计进多少物品比较合适;飞机驾驶员要估计飞机何时什么时候抵达;妈妈织毛衣的时候要按照估计的用量准备毛线。


看,估计在我们的生活中多么重要啊,孩子多加练习,他的估计就会越来越准确,生活经验也会逐渐丰富。


Read More

跟着汉声学数学:(17)重量和平衡

跟着汉声学数学:(16)长短、高矮和宽窄

跟着汉声学数学:(15)奇妙的三角形

跟着汉声学数学:(14)直线、线段、多边形

跟着汉声学数学:(13)古罗马人的数字

跟着汉声学数学:(12)看图学数理

跟着汉声学数学:(11)分数是分出来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