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阑夕
阑夕,逐鹿网(zhulu.com)创始人,专注于互联网创业、新媒体及亚文化的深度观察和商业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亚广播电视台  ·  接到“抖音”客服来电,海南一女子被骗36.6万元 ·  1 周前  
三亚广播电视台  ·  接到“抖音”客服来电,海南一女子被骗36.6万元 ·  1 周前  
sven_shi  ·  2班小笑张 ... ·  1 周前  
青岛日报  ·  华为官宣,终于上架! ·  1 周前  
青岛日报  ·  华为官宣,终于上架!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阑夕

回响 | 微博付费问答内容公开第一辑

阑夕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1-19 20:36

正文

文 | 阑夕


受邀在新浪微博开通「付费问答」一月有余,日均50+的提问数量实在过于热情,这次挑选了部分内容公开贴在微信公号里,希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根据新浪微博的规则,这些问答在提出三个月后也会自动变成免费浏览,所以提前在微信里分享,权当一种微不足道的福利吧。


Q:


您是怎么分配自己时间的,比如游戏不怠,又保持充足的阅读量和写作量?


A:


时间是最公平的计量单位,没有人能够多占,所以无论工作抑或兴趣的相互调和,都逃不开零和的计算公式,此消彼长。


所以有所获得必有所割舍,只不过社交媒体往往只能记录前者而无法识别后者。


我基本上排除了大部分的公共社交应酬——今年光是海外旅游的邀约就拒了8个——这是最为消耗个人剩余时间的事情。


因为选择创业,所以也不需要把自己钉在每天八小时的流水线岗位上,能把管理和商务这些工作交给可信任的合伙人,也就解放了更多的可支配时间。


另外,我是享乐主义人格,所以反对苦行的自我要求,这也意味着我不会过分重视事业,哪怕会因此而少挣很多钱,我也必须兼顾自己的内心愉悦。


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的时间用在阅读上,这是我给自己定的底线,人各有异,有人觉得读书简直要了他的命,但在我这里,读书是很舒适的一件事情。


加上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便利,在阅读之外的时间,我也可以保持摄入信息的习惯,久而久之,跬步千里。


写作并不是特别依赖天赋的一项能力,就是厚积薄发,在具体的技巧上固然存在很多的方法论,但足够多的输入行为,是根本性的前提。


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这四个类别可以组成四个象限,我受益于借此整理时间和排序工作,也推荐给你。


另外,你们可能见我晒图晒得多,就觉得我好像整天都在玩游戏,其实这也是碎片信息下的误读,我给你看我在「阴阳师」里存了多少百鬼碎片而没有时间去用你就知道了:





Q:


我是从老罗那你知道你的,后来看了你很多文章。感觉充满乐趣又不失客观,能说一说目前为止你眼中的锤子科技以及罗永浩吗?


A:


根据赛诺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在第20名的是TCL,半年销量是133万台,再往后的都不计入单项统计了。





剩余市场的容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长尾市场虽然看上去还有2000万以上的空间(约为总量的12%),但这也是极其分散的且无法识别的散货市场,由老年机、儿童机和杂牌机占据,锤子科技的所占份额无法支持它进入Top 20的榜单。


当然,用这个数据来反映总在秋季发布新品的锤子科技,可能有失公允,但是另一方面,在机海战术几成手机企业标配的情况下,锤子科技依然放任——或者说只能承受——长达半年甚至更久的产品空档期,这已足够能够说明问题。


如果我是老罗,我会忧心这个迟迟无法打开的局面竟然持续了超过2年,锤子科技的拥护者往往会用发布会前后时间段百度指数的飙涨——有时甚至高于小米的发布会——来麻痹自己,觉得锤子科技的产品是被低估的,而一旦相信被低估这个定位,那么许多不切实际的思考方式就会误导你对于市场趋势的判断。


罗永浩今年开始转变口风,严肃认真的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想想还真的是挺滑稽的,相比之下,我还是更能欣赏以前那个性情一点儿的罗永浩,至少不像现在这样言不由衷,甚至用上了农民企业家的口号来为自己打鸡血。


Q:


老司机,正在追求的女孩子是个爱看《纳兔》并认同那套理念的小粉红,请问我该怎么办。其实我知道在当前这种信息污染的环境里,这种小姑娘才是主流,她这样的表现也很正常,但是我还是觉得很痛苦:一方面我是真的喜欢她,她也对我有好感(因为我们还有很多别的共同语言),一方面有时候又会因为这种观念的差异而产生点小矛盾。我担心这种矛盾会在以后沟通中占据主流,所以在考虑要不要继续下去,毕竟下周是圣诞节了……准备挑明了🙈🙈🙈


A:


关心政治,但不只有政治,这是作为成年人的基本素养。


「唯政治论」并以此来为社交、情感和学习人为设立阻碍的,其实都是可悲的角色,如果你对此有兴趣,可以看看真正意义上的「老粉红」——可以从一些著名毛左领袖的微博账号入手,观察他们的活跃粉丝——你会发现那群平均年龄超过四十岁的高龄网民,在他们的表达和分享中,你看不出任何一丝乐趣,即使对他们自己而言,也毫无愉悦和欢欣,永远都是在敲打着键盘扮演和敌军战斗的奋勇角色。


政治分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任由生活被政见绑架的心态。


而爱情终归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有太多的媒介可以丰富它的体积,比如一束露水尚未退却的鲜花,或者夜色下的牵手伴行,在绝大部分的场景下,对方是否喜欢一只傻乎乎的兔子,其实压根就算不上一个问题。


如果你无法承受这种级别的分歧,那么我可以作为一个已婚人士向你告诫一个微小的经验:当你终有一日遇到了「谁才应该去洗碗」的争议时,你会发现谁是左派谁是右派这种分歧都算个屁了。


喜欢的果子一定要在合适的时机采摘品尝,尝试可能后悔,但错过定留遗憾。


Q:


如何看待大型企业中流行的末位淘汰理论?


A:


优胜劣汰是物种进化的必备要素,包括市场本身,也在不断淘汰着落后企业,同理,如果一家企业想要避免遭遇淘汰,它也必须持续提升人力质素,日益精进。


站在人文的视角,自然会有某种悲悯,似乎这是对于被淘汰者的不公,所以正常国家会在社会层面建立救济体系,包括失业补助、义务培训等措施,力求解决失业带来的生存问题。


只有并不为股东和业绩负责的国营企业,才会在表面上不屑于服从人才竞争的经济规律,把铁饭碗本身当作产品进行销售,而在大多数的经验作证下,国企也是一个才能的黑洞,那些因故主动或被动的逃离者,在人力市场的价值量都是极低的。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道理,千古受用。


当然也有一些情况,受到老板的情怀影响,成为相对独立的案例,比如某移动社交应用的创始人,奉行「能不开除就尽量别开除」的理念,即使一些员工的工作不能达标,也都是反复安排转岗,坚决不去辞退或者劝退,最近几年这家公司开始把呼叫中心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原本在北京的不少客服也没有裁掉,都是安排其他部门(人力、后勤这些)就地消化。


Q:


如何看待方面男女关系中的各种被说直男癌的现象?如何提升男性的竞争力?


A:


「直男癌」这个词汇刚刚出现的时候,其实类似「单身狗」这种半是自嘲半是调侃的群体性称谓,本身不具备过于冲突的性质。


只是在男权和女权旷日持久的舆论斗争中,「直男癌」的解释才被翻篇,成为一种带有强烈憎恶情绪的价值判断。在热衷于使用「直男癌」的女性眼中,与之相反的定义——比如Matt Bomer这样的优质Gay——才是吊在驴车前面的那颗萝卜,令人垂涎欲滴却又无法企及。


象征「直男癌」的符号有很多,既有大男子主义这种思想层面的产物,也有把身穿的T恤向上卷一半露出肚子这种具体层面的指向,在相对克制的标准下,这些符号的确存在遗毒色彩,没有免于批评的特权。


在相互尊重的男女关系中,「直男癌」的生存空间很少,虽然常有「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这样的热文出现,但是大多浮于表面,用局外人的恶俗闲情去操心别人的家事,近似于「你老公穿衣打扮好土啊」这种最低级的评价。


当然,相互尊重的意思,包括理解和宽容,也包括为了满足对方期待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提升自己,而不是仗着对方对自己的尊重而放任惰习,是的,男人的确可以因为忙于养家糊口而怠于家务,但这不意味着当有一个女人因为爱你而愿意承包灶台工作时,你就能够视此为对方应尽的义务。


我坚持认为,观念的进步是最大的竞争力。


Q:


你认为VR或者说智能眼睛会成为人类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吗?如果不是,那你认为会是其他什么设备?如果是,为什么之前Google Glass失败了,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它缺少什么?


A:


事实上AR的产值会比VR要高出几倍,因为前者是辅助性的,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方案接入医疗、广告、游戏、体育等多个行业,但是后者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游戏开发商努力说服用户接受的玩具,需要重建生态。


目前,公认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其实是语音交互和人工智能,几乎所有市值超过50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都在这方面投入重金,与之相比,VR/AR都只是前端应用的一股浪潮,或许势能十足,但还不具备承载计算平台的高度。


很有意思的情况在于,对VR/AR产业的市场预测,分裂情况相当严重,不同的调研公司给出的结论千差万别,而且乐观和悲观同时存在,这也说明产业泡沫的存在,在度过高烧的最近两年之后,由于依然缺乏全民级产品的诞生,资本市场回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Google Glass是实验室产品,这类产品的失败价值远比其成功价值要高,因为试错带来的经验是无可取代的。Google正在为它的理想主义付出代价,不仅是Google Glass,连备受关注的无人驾驶项目也在开始重新考虑保留方向盘的方案,加上气球通信的负责人被换、机器人项目波士顿动力被卖,这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也不得不承认,它无法独自带动变革。


「十倍思维」是Google实验室的核心理念,也就是「与其获得10%的成功,不如在一件事情上做到10倍」,这在Google内部被称作是「智慧捷径」。


世上当然存在捷径,但是批量化的复制捷径,任何企业都做不到。


Q:


阑大,今年的网红直播经济可以说是站在风口之上,您觉得网红们还能飞多远,下个风口会在哪里?


A:


所谓的网红、意见领袖、自媒体其实都在共享相同的概念,即:不依赖于传统的造星工厂,直接从数字经济中获益。


无论是经纪公司还是出版集团,由它们制定的游戏规则短暂失效,而在这个失效的间隙里,那些拥有直接俘获用户市场能力的人,把互联网当作放大工具,从而弯道超车,这就是风口的通俗解释。


你可以想以前的游戏规则想象为选拔制,一个想要成为相声演员的人,必须经过拜师求学这条道路,才能站在别人搭好的舞台上,但在今天,只要他有手机,借助快手、映客这些应用,他就有机会把自己的表达才能展示给理论上高达数亿的用户。


注意,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成功率的改善,从前的竞争是要努力跳过门槛,现在的竞争是要和成千上万和你抱着同样念头的人争夺用户,脱颖而出的必然会是少数。


我记得蔡智恒很早就回应过一个质疑,就是「网络小说为什么那么多垃圾」,他的解释是,这其实是一个概率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写小说,而出版业是有淘汰机制的,所以其平均水平必然要下沉,就像你把美国人的平均身高和美国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对比,你会觉得美国人出奇的矮。


乐观的讲,两种制度其实是可以互补的,选拔制会造成遗珠问题,而互联网擅长的开放市场,则提供了第二条路径,避免入口被单向把持。


只要互联网不开倒车——尤其是在技术上——上升气流就是永远存在的,没有必要去操心死亡通知书什么时候下达。


Q:


你好,在互联网冲击下大批实体店倒闭,作为零售行业的小个体,该如何存活。这种现象会好转吗。


A:


数字经济的增长趋势不会逆转,但是并不见得实体行业就满盘皆输。


最典型的就是电影这种体验式商品还在助推中国院线屏幕规模的疯狂上升,如果你有注意到万达和银泰这些商业地产集团的战略转型和项目规划也不难发现,它们明智的没有选择去和电商最强的地方竞争,也就是效率层面,而是故意的反其道而行,让效率慢下来,从而提供电商难以跟进的仪式感。


当然,这个逻辑只在高层建筑的水位能够得到流通,如果你所焦虑的只是一家服装店或是文具店接下来该怎么办,那么也不会存在一剂灵丹妙药可以在现在的经济及产业形势之下助你力挽狂澜。


只能说,锁死在渠道角色上的肯定没多久的活路了,能跑路的都跑了,连制造业的升级都开始高喊品牌化,这一定会是未来三到五年的最后机会,品牌若是起来了,你也加入加入欺负渠道的阵营中去。


是的,做生意千万不要学大佬搞什么产业报国,人家在那个地位,是想要载入史册的,当然需要做些门帘装潢,普通的商人,一定要遵循利益为先的原则,和趋势站在一起,而不要考虑怎么拯救和趋势对立的那一方。


Q:


你如何评价2016这一年?不限体裁,不设中心思想,请开始你的飙车。


A:


其实我很喜欢和菜头今天在微信里推送的那篇《再见,2016》,不过要是直接转帖过来当作回答,估计你和围观者会集体诉讼让我退钱。


所以还是尽量谈谈我的理解。


50年前的1966年,美国无人驾驶飞船「观察者号」成功登月,并将月球的照片成批次的发往地球,重新塑造了人类文明的行为边界,同年,毛泽东在中国发起了「文化大革命」,并开始轰轰烈烈的批判爱因斯坦等「资产阶级科学家」。


历史证明,用了足足50年,中国和美国仍未从分道扬镳的进程中回归相同方向的轨道,更要命的是,在对抗隐约取代合作的苗头出现之后,政治家们竟然找不到遏制威胁升级的有效手段,很多人开始更新自己对于世界运转模式的认知,但是似乎也没有令人信服的公式答案。


我在朋友圈里说,也许未来的我们回首2016年,会对自己那时的惊惶感到好笑,其实转折和骤变并未如期而至,忐忑不安被时间磨平,终而落幕平静,文明世界的居民们依然兴奋于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这些技术创新的突破,并享受着地缘和平带来的稳定发展。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用乐观解决心态,再用悲观谋划行动。


Q:


小米和华为未来3年内的互相绞杀和生存形式,阑夕你怎么看?顺带说说它们所在的北京深圳两座城市,在老司机的心底是怎样的?


A:


因为媒体刻意突出OPPO和vivo两家公司渠道能力的原因,所以它们虽然在实际上的销售成绩更加斐然,但却极少被认为是拥有行业变量的竞争者,而多被归于畅销的搅局者队列,也是在这样的认知体系之下,才有小米和华为二分天下的结论,前者象征互联网奇迹,重塑了智能手机的经营模式,后者代表厚积薄发,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典范。


这个推导过程的问题——只要是对蓝绿二厂的低估——暂且不论,仅是在制造戏剧性的竞赛情节,也就是拔高小米华为只能有一个活下来的悬念上,就暴露了太多的个人趣味。


我当然能够理解这种如同西门吹雪大战叶孤城式的强烈画面感对于读者有着强烈的俘获力,人们太期待一个不同以往的故事发展,尤其是在小米独领风骚好几年之后,将星陨落和狮子挽歌都是再适合不过的卷章尾声,而华为则如言情小说里的「老实人」,在追逐一世繁华而受尽伤害的玛丽苏读者看来,这个「老实人」曾被忽视的品质,恐怕才是需要重新审视的。


然而,这种迎合市场需要的剧本创作,基本上都谬以千里。


华为和小米之间的竞争关系,并不比它们和魅族、金立、乐视的攻防转换要来得激烈,所谓的模式之争也不过是在各有所长的阶段双方都会采取的扬长避短的手段,从而造成明显的误读。


越到后期——在企业的资本储备和生存周期同时得到进展之后——它们只会变得越来越像,小米的自研芯片已经在实验室里换了好几代了,只是技术超车难度奇高,所以丑媳妇才迟迟没能见公婆,而华为如果不是在互联网的整体营销,也就是包括传播、电商和用户运营这几个它的传统负分项目上穷追多年,也不会有今天的千帆过尽。


而在最后,所有的智能手机公司,都会撞上一堵硬墙,叫作三星。


是的,苹果是很强大,但是苹果和这些公司只在消费终端存在竞争,人家的软件思路和硬件供应都相对独立,根本就没和你在一个场地里玩。


但是三星不同,形象一点来说,三星就是如今智能手机道馆里的馆长,在你真的把他挑翻之前,「看三星的眼色」就是必须具备的经验常识,只要在供应链环节和三星产生争端,最后的代价基本上会以出让几个点的市场份额来偿还。


所以小米也好,华为也好,它们的未来,都取决于如何对待三星这家公司,小米现在的暂居尴尬,就是因为没有处理这个情况,而华为的意气风发,则源自它相对有着独立的底层研发能力,可以尽量避免行业波动带来的影响。


当然,这两种情况,也各有各的机会和风险,展开的话,一整天都说不完。


至于北京和深圳这两座城市,在生存成本方面二者几乎没有区别,北京或因空气污染以及交通拥堵几项扣分,却可以凭借政经资源的中心化优势把分数又给拉回来,所以⋯⋯不过我倒是看好深圳超过广州,写出「北上深广」的格局。


Q:


阑夕,你对知乎怎么看,身边同学不少看知乎上瘾了


A:


首先,我应该属于知乎最早的用户批次,也从来没有否认知乎在连接内容和人这件事情上的价值。





然而你依然可以在知乎看到这样的逗逼问题:





这就是知乎——或者中国绝大多数凝结了「缺乏自傲之物而不得不集体化的人」的社区——的通病,一旦形成独有的文化和环境,就会完全和世界脱节,并流水线的生产出这样的货:





知乎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遏制Judge他人的问答往往凌驾于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享。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是这样说的:『因为人和人之间的了解多为浅薄、局限而且片面,所以所谓公正的评判大概只会存在于全知全能的上帝那里,假如上帝他老人家真的存在的话。」


窥私欲当然是每个人都有权追求的快感,但是你必须承认,这事儿很Low,而作为一个旨在传递理性和品质的在线社区,知乎在体面解决这种Low逼泛滥的话题问题上几乎一无所成,只能说是运营之败。


分不清批评、嘲讽、臧否、辱骂四者的区别,并常用其中之一的合理性延伸辩护另外之一,这就导致讨论本身会受到情绪牵引,最后沦为修辞技术的比拼。


当然,这不是知乎独有的问题,事实上,迷恋道德楷模几乎是全球性的软肋(当然乌鸦的黑是有高低之分的),比如加里·韦伯这个美国调查记者曾经因为揭露CIA在半个世纪以前曾经跨国支持毒枭集团而被扒出婚姻不忠甚至恋童情结的黑历史,最后饮弹自杀。


克服弱点当然不易,但是毋以善小而不为。


就是这样,上瘾知乎没啥毛病,只是不要过于持有代入感吧。


  

「回响」是我正在试运营的读者来信栏目

如果你有关于科技行业的想法或是疑问想要交流

欢迎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email protected]

我会在力所能及的话题范畴之内进行筛选和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