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领带金融
领带金融学院是一家“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金融教育机构,致力于为金融企业、企事业单位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最佳的金融知识解决方案。每日为您推荐热门金融资讯、金融实务分享、优质金融线上线下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莓辣MAYLOVE  ·  2.24 日本文化中,腋下会被视为性感的表达 ·  3 小时前  
一颗青杏  ·  可以挂在包上带出门的甜酷小玩具(*╹▽╹*) ·  5 小时前  
槽值  ·  抠搜萨莉亚,被“平替后浪”偷家了 ·  13 小时前  
于小戈  ·  惊悚,一个比一个离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领带金融

如何理解碳减排支持工具?

领带金融  · 公众号  ·  · 2021-11-11 17:03

正文

来源: 华泰固收强债论坛

作者: 张继强、仇文竹、吴宇航



摘 要


核心观点

酝酿已久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亮相。本次工具主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商业上的可行性明显强于普惠金融再贷款,有助于调动银行积极性。规模上到明年底预计将超过万亿,四季度预计有限。实际规模要看项目情况,额度不是大的制约。对市场有何影响?第一,“先贷后借”对市场的利好难比直接降准(非补缺口降准),甚至降准压力因此有所降低;第二,一定程度上起到宽信用的效果,但近期影响还不明显;第三,投放基础货币,且相当于局部降息。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市场已经早有预期,在当前点位下,预计不会有太剧烈反应。

碳减排支持工具怎么操作?

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操作模式上类似于再贷款。金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人民银行申请资金支持。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需向人民银行提供合格质押品。

商业上的可行性如何?

我们认为明显强于普惠金融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对应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一年期3.85%,五年期4.65%)。与普惠金融再贷款相比,本次工具支持的项目的坏账率可能要明显更低,加上资金利率足够低,虽然有额外的信息披露等要求,依然有助于调动银行积极性。

碳减排工具会有多大规模?

我们预计今年四季度额度有限,到明年底预计将超过万亿。目前银行相关的增量项目仍不好找,尤其是初期要求“小而精”。且该工具只针对全国性银行实施(也就是政策性银行+六大行+股份制银行),初期难以上量。但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在KPI中给予绿色贷款更高权重,减碳投资将是中长期明确的经济主线,随着时间推移,项目机会将逐步增多。因此,实际贷款规模不取决于给多少额度,还要看实际项目情况,额度不是大的制约。

对债券市场有何影响?中性略偏正面 ,市场已经有所预期

第一,作为结构性政策工具,“先贷后借”,对市场的利好难比直接降准(非补缺口降准)等宽货币政策,甚至降准压力因此有所降低;第二,一定程度上起到宽信用的效果,对社融增速和经济也将起到积极作用,但近期影响还不明显;第三,实施过程中投放基础货币,且利率只有1.75%,相当于局部降息,如果规模持续放大,会有一定的资金溢出(如降低MLF需求)和银行负债成本降低效应,也有助于信贷需求的充分满足、信贷利率的稳中有降。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市场已经早有预期,后续效果需要时间验证,在当前点位下,市场预计不会有太剧烈反应。

如何理解碳减排支持工具?


11月8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酝酿已久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亮相,如下几点需要关注:

9月以来,缺煤限电+房地产严控导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客观上要求货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我们此前曾有货币政策工具的排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信贷额度调整>降准>降息。碳减排支持工具既能助力碳减排,助力经济转型和碳达峰,又能投放基础货币,对外平衡的影响也较小,是最容易期待的工具。

1)碳减排贷款贷给谁? 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做加法”。根据央行公告,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促进碳减排的空间较大,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碳减排效应的行业。“做加法”,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

2)碳减排支持工具怎么操作? 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操作模式上类似于再贷款。金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人民银行申请资金支持。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需向人民银行提供合格质押品。

3)商业上的可行性如何? 我们认为明显强于普惠金融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对应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一年期3.85%,五年期4.65%)。与普惠金融再贷款相比,本次工具支持的项目的坏账率可能要明显更低,加上资金利率足够低,虽然有额外的信息披露等要求,依然有助于调动银行积极性。

4)为什么不是GMLF? 此前市场一度传言碳减排工具会采取“GMLF”形式。我们认为GMLF最大的问题是:其利率如果不低,无法撬动银行积极性。反过来如果利率过低,又会扰乱MLF的价格信号作用,两者难以兼顾。鉴于目前MLF利率已经成为重要的中期政策利率,且挂钩LPR,其价格信号意义应该更加明确。

5)碳减排工具会有多大规模? 我们预计今年四季度额度有限,到明年底预计将超过万亿。目前银行碳减排相关的增量项目不算多,尤其是初期要求“小而精”。且该工具只针对全国性银行实施(也就是政策性银行+六大行+股份制银行),初期难以上量。但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在KPI中给予绿色贷款更高权重,减碳投资将是中长期明确的经济主线,随着时间推移,项目机会将逐步增多。因此,实际贷款规模不取决于给多少额度,还要看实际项目情况,额度不是大的制约。

6)对债券市场有何影响?中性略偏正面,市场已经有所预期。

第一,作为结构性政策工具,“先贷后借”,对市场的利好难比直接降准(非补缺口降准)等宽货币政策,甚至降准压力因此有所降低;

第二,要求做加法且占贷款项目本金的60%,加上商业上具备可行性,一定程度上起到宽信用的效果,对社融增速和经济也将起到积极作用,但近期影响还不明显;

第三,实施过程中投放基础货币,且利率只有1.75%,相当于局部降息,如果规模持续放大,会有一定的资金溢出(如降低MLF需求)和银行负债成本降低效应,也有助于信贷需求的充分满足、信贷利率的稳中有降。

上周市场利率下行可能源于房地产危机发酵,也可能源于降准博弈,但宽货币预期可能再度落空。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市场已经早有预期,后续效果需要时间验证,在当前点位下,市场预计不会有太剧烈反应。



风险提示
(1)银行贷款投放力度不及预期: 项目情况可能制约银行信贷投放积极性。
(2)碳减排工具额度不及预期: 初期额度可能不多,视银行实际需求而定。





课程推荐



👇👇👇

(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欢迎登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