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看到樾哥(全能爸爸:杨樾)在朋友圈发的一段文,如下图:
深有感慨,打算开文写写。
关于,今日头条,或者,抖音。
“讲真,我劝你删掉抖音”
文:小日
(1)
我不喜欢今日头条,也不喜欢张一鸣。
这一点,现在不变,未来也不会变,毕竟“万物皆有鄙视链”。是的,从某种意义上,我是鄙视张一鸣的。
这么说吧,我太知道张一鸣想做什么。
而他做的,恰恰是我不会做的。
因为众生糟烂,我们就别添乱了。
很多时候,不是为了钱,就什么都能做的。而如果为了钱,你不得不做了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那只能证明你真是才华有限。
这不能怪张一鸣。
一如我写过的:
陆奇:佛门不渡无缘之人
我只能说,每个人吃的饭不同,
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为谋。
(2)
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况且,从去年开始,我就说过不再写任何关于张一鸣的文了。
因为,我写过:
越看【今日头条】人越傻
我也在朋友圈不止一次说过:
“我不喜欢今日头条,但我鼓励我身边的人都用今日头条,因为“越看头条人越傻”,当然,当身边的人都傻了,你就可以呵呵呵了。”
我确实不想写张一鸣、今日头条或抖音。
去年年底,在我们几个好伙伴(一些合作关系和投资关系)的年终总结里,我们就有一个清晰的,关于未来共识:
如果不想被这个纷扰的人间打乱节奏,
那就铭记一句话——
让傻逼更傻逼,让牛逼更牛逼。
所以,出于这个共识,我确实是不该写什么的。
今天这篇文章,多少也违背了当时定下的规矩。
可见,我还是太年轻了。
(3)
让傻逼更傻逼,让牛逼更牛逼。
前半句,今日头条做到了。
我对今日头条,只有两个字:
可疑。
在我说我为什么认为今日头条很“可疑”前,先分享
全能爸爸:杨樾
的一个观点:
只有能让用户成长的产品才是长青的,产品要引领用户,而不是向下迎合用户,苹果就是强行拉着用户成长的企业,所以粘性和购买力会越来越强,今日头条、抖音和拼多多就是向下迎合用户的产品,都不会走太远。
大家可以把樾哥的话当成我的总结版。
而我之所以认为今日头条很可疑,原因只有一个:
今日头条的推送机制很可疑。
这里的可疑,也可以理解为:
鸡贼。
今日头条是根据用户口味去推送,甚至,如果你身边人浏览了什么信息,他也会推送相似的信息给你。这样一来,你对信息的获取权,或者说你的选择权,其实是被阉割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
凭什么我要接受这个信息?凭什么这个信息值得我阅读?还有就是,今日头条如何判断一篇文章的价值性和可读性?这些问题,延伸下去,就是为什么今日头条老推垃圾给我?
关于今日头条的垃圾信息推送问题,越是日常中有保持良好阅读习惯,越是有独立思考能力,越是有独立自主判断能力的人,就越明显。
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今日头条的推送机制问题:
由此,今日头条推送的内容,大部分是没有价值的。
这样一来,说什么“信息茧房“的都太好听了,我骨子里对今日头条的厌恶是
它会让你看世界越来越偏见,思维越来越极端。
人,本身就只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读,人,本身就一直在寻找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这两点,是人的本能,一旦过于纵容,最终,你会引导出人们对世界的观点不是辽阔的,而是狭隘的。
所以,在可疑的机制下,全能爸爸:杨樾说的“
向下迎合用户”
就有了展现的机会。
今日头条正在纵容人类本性中最懒惰、片面与偏激的那一面。
这也是我去年说过的:
技术不应该这么用。
今日头条并没有帮你省时间,相反,它让你掉进纵容你低智的时间漩涡。
今日头条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历程中,一文不值。
它既没鼓励更没激励出真正有价值(或许是深度吧)的内容创造。
(4)
从今日头条,到抖音。
可谓一脉相承。
让傻逼更傻逼这一点,抖音做得很好。
抖音的爆红,基于短视频。
有一句话说得特好,叫“成于设定,毁于设定”,抖音的极简视频,
让用户接受起来很轻松,也就是传说中的“杀时间”。
10S-15S的短视频在不知不觉间吃掉了围观者一生中最珍贵的时间。
这一点,真教人无FUCK说。
说实话,
我一直觉得抖音这类产品,对于一般用户而言,
是真的很考验用户的自律能力的。
有一句话特别好,“你的不自律,正在慢慢地毁掉你”。
一般用户,一旦不自律,一旦深陷抖音,会一不小心就会浪费到1-3小时。当然,还有更多重度患者是成天成天地死躺在床上。
所以,有人说抖音是新一代的精神鸦片。
我对此话持保留意见,但,不管怎么说,
抖音具备精神鸦片的潜质。
所以,你问我,抖音成功不成功?
我认为是成功的。
但我不会投这样的项目,我也不会做这样的项目,更不会鼓励大家去创造这样的项目。因为,时间真的很宝贵,你有限的人生不应该放在抖音上。
写到这,还是那一句话。
我还是太年轻了。
(5)
下面让我们剖析下抖音。
我曾用完整的7天研究抖音,然后把抖音删掉。
抖音,是视频、音乐、特效加节奏,抖音能让很多小白用户能快速地参与进来,用专业术语就是:
UGC的技术成本并不高,
因此,上手简单,容易爆红。
但如果你仔细研究下抖音的内容,你会发现有价值的并不多。
这点和今日头条真是一样样的。
什么叫有价值?
很简单:
教会你一个可以谋生的手艺,或,
让你掌握一种知识(且不说真知)。
你刷了一整天抖音,你除了笑一笑,偶尔模仿几个动作,你开始人格分裂,是的啊,关注了美食又关注了健身,你热爱吃吃吃又想瘦瘦瘦,然后你又关注了一批达人,但你又很清楚认识到自己永远成不了达人,然后,你放弃了达人,你开始对着特效后的长腿那些不真实的塑料感女性舔屏,但你刷半天还刷不到Po主的事业线,然后你觉得人生有点无趣,好吧,让我们去看看别的,你突然发现抖音上好像也有几个是在讲道理的,你以为有点营养,到了后来你发现那也只是段子的挪移……
或许你觉得我片面,我偶尔也确实曾经看到几个号是在上面分享知识的,但你好不容易收获了点新知,马上就被下一个节奏感视频吸引而瞬间遗忘。
关于这点视听体验,我还特意分析了儿童看的系列动画片和抖音的短视频,我一直在研究的是一整天看动画片的孩子和一整天看抖音的孩子相比,谁更傻?
结论是:
抖音。
因为,我发现孩子们的动画片是系列式的、主题式的,动画片虽然短,但里面其实是有节点的,是有内容的。
因此,我想说的是,在这个过分娱乐化的快餐时代:
抖音成就了一种自嗨的围观。
抖音营造了一种假意的高潮。
抖音包装了一种喧嚣的孤独。
抖音构造了一种麻痹的生活。
到了最后,除了时间白白浪费,你一无所得。
所以,
看抖音的都是什么人呢?
你努力模仿网红的技巧,其实你是想找一夜爆红的捷径,别逗了,你成不了网红;你绞尽脑汁去做创意,别逗了,你真愿意动脑去想点子,不如花时间学门靠谱的手艺,一时的脑暴并不持久,真正的创意人都经过了漫长的训练,毫无实力的你想红真的很吃力……
太多人觉得抖音是一夜爆红的通道,但抖音显然不是那个正道。
所以,那么,到了最后,抖音剩下什么?
抖音唯一有价值的,或许就是音乐吧,音乐的首发或者版权。
所以,你有能力做音乐吗?
同样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变成:在中国那么多音乐选秀节目里,你能出来吗?
读到这很沮丧对不对?
你眼中的抖音让很多人爆红,什么一夜涨粉100万之类的,听着就刺激。但我想说的是,人家一夜爆红,和抖音无关。
人家能红,是因为人家有实力。
(6)
我总是劝身边的朋友删掉抖音。
在我看来,除了娱乐行业和广告行业外,除了工作属性的需求,
手机上保留抖音的人,无非两类:
一种是围观者,就是喜欢看抖音的;
一种是创作者,希望在抖音成名的。
先说围观者:
太年轻的孩子,不应该看抖音,你不会希望你自己的子女看抖音;正在读书的人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知识,让人生更有价值,也不应该看抖音(上面说了,抖音没有太多营养);奋斗中的职场人员,如果用看抖音的时间,提高自己,强化自我的业务能力,或许更对得起家人、爱人和孩子吧;至于,上了年龄的人看抖音,难道真的是想认领个干儿子或者干女儿吗……
所以,到底是谁在看抖音。
是这个世界上孤独的人?
还是这个世界上极其自闭又不想直面生活的人?
再说创作者:
我总觉得吧,这个时代,平台真的太多了。
还记得YOUTUBE枪杀案吗?还记得那个枪击他人后杀了男友然后自杀的女主角吗?
她杀人的动机特简单:
她一直想红,然后她就一直认为是平台将其视频降级以至于她再怎么努力都红不了,最终酿出了凶案。
而事实上,案发之后,人们拔出了她传在YOUTUBE的视频,只有四个字:
不堪入目。
惨不忍睹。
我不知这么说你听懂没有?
别做梦了。
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一个有看家本领的人,在哪里都能红,而不一定是在抖音,同样的,抖音并不是你成名的必要因素。
当你看透了抖音的围观者,和,抖音的创造者。
你自然就明白,我为什么建议各位删掉抖音。
人间仓促,白云苍狗,
白驹过隙,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