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主编温静
速递传媒信息,对接行业需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求是网  ·  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2024年1—9月国民 ... ·  19 小时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八面来风】民营经济不是信心问题,缺失的是信 ... ·  5 天前  
求是网  ·  习近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6 天前  
CHINADAILY  ·  World丨Gaza facing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主编温静

人民日报招新71人,为何这4所高校学生占比超50%?

主编温静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8-13 23:33

正文


传媒内参导2017年被人民日报社录取的学生中,中国人民大学为18人,北京大学为10人,中国传媒大学为6人,清华大学为5人,北京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均为3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2人,余下24所大学均为1人。估算可知,4所高校被人民日报录取的学生总数为39人,占比接近55%


来源:传媒内参(转载请标明出处)

作者/谢灵通


8月11日,人民日报社旗下微信公众号“金台新声”(党建、群团工作平台)推送了一篇《71名新人来啦!》的文章,罕见地公布了2017年该社招录的71名应届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照片、毕业院校、入职部门,每人还手书了一段未来寄语。



过去,哪些人能进入人民日报工作,大众不得而知。如今得见真颜,确实如“金台新声”小编所说,被这些年轻人的“才华和颜值惊呆了”。


在震惊之余,想必很多读者都注意到一个明显的现象,即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学生出现频率很高。正如读者“包子圆圆的”在这篇文章下评论的“人大,传媒,北大快要承包了人民日报哇,吾等小辈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不过,不能只靠感觉说话。笔者统计分析了71名幸运儿的信息,发现了一个惊人结果。


一、前4所高校学生占比超50%


经过统计发现,2017年被人民日报社录取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为18人,北京大学为10人,中国传媒大学为6人,清华大学为5人,北京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均为3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2人,余下24所大学均为1人。


简单计算可知,前4所高校被人民日报录取的学生总数为39人,占比接近55%。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一骑绝尘,几乎等于后面24所高校被录取学生的总人数。



其实,对这种现象不必过于惊奇,因为并不是只有2017年才如此。


人民日报社钱江、张海萍曾联名撰写了一篇题为《什么样的大学生进了人民日报——2005~2012年人民日报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解析》的论文,刊发于沪上知名学术刊物《新闻记者》2013年第10期。


据文章介绍,“从 2005 年至 2012 年的 8 年间,人民日报总共接收了 287 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年均不到36人。而“报社聘用比例最高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总比例达到15.33% ;第二位是北京大学14.63% ;第三位是中国传媒大学8.36%;第四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8.01% ;第五位是清华大学7.67% ;第六位是武汉大学6.97% ;第七位是复旦大学5.92% ;第八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 3.14%。”


如果把2017年的招录情况,与2005年至2012 年这 8 年做一简单对比,可以发现头部学校有增强趋势,这符合马太效应强者愈强的原理。同时,估计是因为今年招录外语专业学生少的原因,北京外国语大学没有一名学生被录取,反而是国际关系学院和外交学院有学生上榜。


二、这4所高校学生为何更容易上榜?


在企业界,尤其是知名大企业校招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筛选简历首先看学校,不是名校生,通常直接就被过掉了。


其实,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招人,也逐渐学会了这套手法。笔者数年前毕业时,就曾听在《人民日报》实习过的的同学说,《人民日报》最喜欢招的,是人大、北大等几所名校的学生。


这在前述钱江、张海萍的论文里,也有解释。“由于应聘人员数量庞大,‘第一学历’标准在应聘者能否获得笔试资格上起到明显作用。在应聘人数激增至万人以上,每年聘用人数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时候,为减少笔试规模,人事部门在审阅报名登记表时,会参考‘第一学历’即应聘人的本科学历进行筛选,使获得笔试资格的应聘者首先向著名大学本科生,尔后又取得硕士学位者集中。拥有‘双名校’资历者更容易获得笔试资格。”


至少在2009年时,每年应聘人民日报社的毕业生,就超过万人规模。据说,纸版简历通常会装满一间办公室。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用“第一学历”“名校”等硬杠杠筛选简历,也就顺其自然了。


据钱江、张海萍介绍,2005年至 2012 年的 8 年间,“总共有 45 所大学(研究所)的应届毕业生被报社聘用,这些大学约占全国 609 所大学总数的 7.38%”。


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和2017年一样,这45所大学(研究所)中,大部分可能是某年有1位学生上榜。


这也可以回答前面“包子圆圆的”那位网友“吾等小辈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的问题。如果你本科或硕士、博士毕业的学校不是名校,或在这45所之外,那么答案99%是“没有”。


三、知名高校学生的优势,你不得不服


另外93%高校的学生可能不服,我虽然不是出身名校,但大学期间实习经验多,能力强,未必比这些名校生差。就因为不是名校生,连笔试资格都没有,实在不公平。


其实,就应聘人民日报等在北京的中央媒体而言,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尤其是人大、北大、清华、传媒大学等北京知名高校的毕业生,确实具有更多优势。


实力更强。71名被人民日报招录的应届毕业生,笔者一个也不认识,但对其中一个有一点印象,就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周珊珊,她入职的是人民日报总编室这一核心部门。



之所以对周珊珊有印象,是因为记得她曾获得范敬宜新闻教育奖,一查果然在该奖第三届新闻学子奖的名单上。


通过百度检索,可知周珊珊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年经推荐免试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周珊珊还于2016年获得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根据自媒体“刺猬公社”的报道,2015年周珊珊获得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颁奖词是“‘有理想、爱思考、好写作、能组织、会沟通’,这是周珊珊给自己的目标。严谨勤奋的态度和多年不变的探索使得她不仅获得了多种奖项,更是累积了十几万字的深度报道,在《中国青年报》及《长江日报》等媒体发稿60余篇。作为原创传媒观察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的执行主编,她所组织、撰写的文章,在这个拥有近20万粉丝的平台上,产生了广泛的学界、业界影响。在喧哗中要有坚守,她真心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有理想、负责任的传媒人。”


周珊珊的优秀,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佐证。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可以查到周珊珊单独或与人合写的论文近10篇,很多刊登于《新闻记者》《中国记者》《青年记者》等知名刊物,其中有2篇为其本科期间发表。


丰富且成功的实践履历,如此多的成果,高端的获奖证书集于一身,哪家媒体会不爱?


但即便如此,周珊珊可能也未必是这71名学生中最优秀的,毕竟和周珊珊一样被人民日报总编室招录的,就还有另外9人。


又比如,被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招录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邝西曦,本科、硕士均就读于人大,其名字出现在人民大学2012-201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人民大学2015年拟接收推免生名单。从公开发稿情况可以看出,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她都曾实习过。邝西曦撰写的《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实习是怎样一种体验》在多个平台可以看到,人民日报社旗下核心刊物《新闻战线》杂志2016年第9期刊登。



同样被新闻协调部招录的北京大学毕业生赵丹彤,从公开信息可知其2015年被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免试录取,本科就读的则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而在4年前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生名单中,正好有一位来自河南安阳一中,名为赵丹彤的学生。根据推荐资料,其不仅多才多艺,而且成绩综合排序位居文科第一名,在三地市联考中位居第一名(满分750,得分704分),属于典型的学霸。



地利优势。连岳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考大学选学校一定要往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走。他强调的是大城市的眼界和环境优势。其实,大城市的学校,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地利。对传媒类专业学生而言,就是靠近大媒体,离优秀媒体人更近。


以北京为例,这里集中了全国最重头的媒体,是很多新闻学子向往的高地。但是,如果是外地大学就读的学生,即使是假期到北京媒体来实习,也很不方便。不要说昂贵的房租,单单是找到出租房,就要比本地学生费更大的劲。在北京学校就读的学生,可以住在寝室,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而且,在北京的学生,到这些知名媒体实习不一定局限于假期,平时课余完全能够做到。这样,他们自然就拥有了更多的实习机会。而且,非假期实习,竞争没有假期实习生扎堆那么激烈,学生也更容易获得记者们指点、派活,出成果的概率更大。


在北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传媒类的活动、讲座很多。只要你努力挖掘,就一定能找到感兴趣的主题。参加活动,不仅能聆听高手的分享,如果沟通能力到家,还可以结识知名前辈,为以后进一步取经建立基础。


在北京,也可以获得更多免费的学习机会。比如,国际传播促进中心(ICCD)曾联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了一次“数据叙事与新闻可视化”训练营,为期4天,主要面向媒体人和NGO从业人员。记得当期是30个免费名额,可能是媒体人没报满,最终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的几位同学也获得了培训资格。而且,因为是与北大新传合作,至少十几位该校学生都获准旁听。要知道,前来授课的,都是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高手。


这样的机会,在北京很多。对于有心的高校学生而言,自然更容易抓住机会,获得成长。到毕业找工作时,无论是简历,还是技能,可能都要比一般学生高出几个档次。


人和优势。考入知名高校,不仅仅是牌子更好看,还有一个重要优势是,无论是实习,还是找工作,你碰到的领导、面试官,很可能就是学长学姐,甚至同门师兄师姐。



过去,关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有一个传说,就是广院的毕业生,占据了中国各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半壁江山。这种名校积累的人脉资源优势,也许不会具体作用于某一个具体学生,但对这个学校的学生群体,一定是有间接帮助的。


比如,在公正公平的条件下,两个学生实力旗鼓相当,但其中一个是母校的学弟学妹,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倾向于把机会给谁?我想,很多人情感上多少还是会偏心母校吧,毕竟无论中外,都喜欢用知根知底的人呀。


自然,在招录应届毕业生这样的严肃工作中,面试通常都是一个小组,面试官可能多达十余位,可以有效避免单一考官给某个人高分的影响。但有些关键时刻,学长学姐一句话,也是可以助考生渡过难关的。


如果面试时因为紧张,造成卡壳。考官里的学长学姐一句安慰的话,可能就帮助考生走出紧张情绪,正常发挥了。这种不违反原则的帮助,也有雪中送炭的效果。


以上种种优势,加上人大新闻系作为传统强校,中国传媒大学规模大、底蕴深厚,北大清华新传后来居上的追赶等因素,自然使得这4所高校的学生更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有一个必须提到的客观因素,是以“北人大,南复旦”与人民大学新闻系齐名的复旦新闻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留在上海工作,所以北上的通常较少,而老牌强校武大新传的学生,更喜欢南下广州。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果中的数量比,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至于新闻学“老八大新闻系”中的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南昌大学,以及曾经很知名的兰州大学新闻系、四川大学新闻系等,确实在越来越激烈的新闻传播院系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