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果然爆了!网友:强到可怕 ·  昨天  
凤凰网财经  ·  史上最强春节档,谁家口碑崩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探访希音创新中心:工具化、人机协同、机器3.0模式丨走进标杆工厂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0-14 08:20

正文

点击上图▲立即报名

全球化是一个必答题,而不是选答题。当出海成为必答题,总有“课代表”来给出高分答案。走进标杆工厂2024·出海企业专题场,走进SHEIN、中控、追觅科技等多家出海代表企业,学习出海新时代的策略与布局。【点击了解更多】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中国快时尚巨头SHEIN(希音)是全球最受瞩目的中国独角兽之一。据胡润研究院《2024全球独角兽榜》:希音估值4600亿人民币,排名全球前五名。
 
SHEIN作为中国的全球知名企业之一,在国内保持着相对低调的姿态,其业务广泛延伸至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市场面向国际而非国内,从而导致国内大部分人对其知之甚少。

 
希音成立于2012年,从服装自主品牌起家,逐步形成“自主品牌+平台”的发展模式。

其核心标志与优势——自有品牌服装,主要来自希音与上千个广州服装工厂的合作,前者负责服装风格、定位、设计、质量管理标准、营销、销售,后者提供生产制造。

 
根据媒体报道,去年SHEIN实现近450亿美元的销售额,因此,希音与广州服装工厂的合作模式历来备受瞩目,相关分析尤其庞杂。

 
2024年9月23日—9月24日,吴晓波频道举办走进标杆工厂活动,实地走进面积近6万平方米的希音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


走进标杆工厂2024 SHEIN站合影

 

希音创新大本营:

工具化、人机协同、机器3.0模式

 
广州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服装批发地与纺织服装原料集散地,有流花、十三行、沙河、石井四大服装市场集群,拥有60多个大小面辅料专业市场的中大纺织商圈,尤其是还有装进上百万人口的“制衣村”,通常被视为希音服装核心制造地“希音村”便在此列。

 
如此完善紧密的产业链,造就希音制衣产业链核心的独特优势——“小单快反”的生产模式:订单规模通常可以缩小至几十到数百件,制衣厂可做到一周之内交货。这为服装销售终端提供了更快、成本更低、减少库存的试错空间。

 
其实在希音之前,“小单快反“已经有了。但是,传统的“小单快反”模式是有缺陷的:制衣工厂以小微企业为主,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严重依赖资深工人工作,行业机械化程度低;整个行业缺乏年轻人补充,日益中老年化,存在不可持续性。

 
在探访广州希音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时,印象深刻的三个方面是:工具化、人机协同、机器3.0模式,它们对广州服装工厂的促进是希音供应链优化中的关键环节。

SHEIN供应商工厂

 
首先是工具化,解决工人熟练度的问题。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让手套缝线圆顺的智能生产模板、能轻松标准化实现V领居中缝制的“人字车”辅助工具、会巧妙保护面料表层秀珠的压脚工具、可替代手工缝制钻链的辅助工具等并不算显眼但极致适用的工具,它们可以解决服装工人在工作中的常见痛点。

 
比如此前车缝师傅在鸡心缝制中,V领最下方的“鸡心位”容易歪斜不居中,或者因缝制鸡心过长导致起“酒窝”。

但通过改装了压脚、针板配件的“人字车”,使车缝师傅得以提前固定住鸡心位,机针只需一“踏”,新手也可以轻松完成鸡心居中缝制。

在大幅降低生产技术难度的同时,也让产品的质量更稳定、更高效,交付标准更统一。 

 
据了解,此前行业内工厂并没有大批量、大规模进行研发提效工具。

希音研发了上百个技术工具、拥有近二十款工具类产品的专利,涉及拉捆、橡筋、贴车、花边、缩褶、唧边、PU皮、密边、胸衣、翻带、卷边、珠片、模板、创新工艺等在内的20+专业的工艺应用,以及相应工具方案。

 
其次是人机协同,通过人与机器相适应,促进部分制造环节的提效。比如,一个袖口的缝制,一般需要裁剪、缝制、翻转等3个步骤,但在人机协同下,提效为1个步骤。

又比如,一条裤子的松紧带,也是将一般多道的步骤提效至“一步缝制”。据小巴了解,现场的机器为希音与上千个厂商共同研发定制完成。

 
第三是更大程度、更复杂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即机器3.0模式。有关负责人将我们带到一台体量更大的机器面前,它可以更大程度省略传统制造的繁琐、污染环节,实现生产制造环节的“一步到位”。

 
比如缝制一件坎肩,一般需要把两片布通过药水泡硬再缝制,最后再泡软,其间会不断制造污染水,而这台机器的柔性抓取技术,可以取消药水浸制等高污染环节,实现柔性缝制。

 
今年初,希音与长胜科技联合研发的“冷转印牛仔工艺技术”还获得国际权威机构Bureau Veritas认证,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相较传统生产方法,可节省高达70.5%的用水量。

从2021年逐步采用该技术,截止到2024年3月希音已节省近9000吨用水,相当于大约1800万瓶瓶装水。

 

深度赋能:希音与上千个供应商的链接

 
由上可以知道,希音作为自主服装品牌也是跨境服装电商平台,已经深入到服装制造全链路的各个细微环节,并针对供应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痛点、难点,进行工具的改善、人机协同、智能制造的促进,这为希音把控广州服装供应链打了结实的基础,并赋能提升上千个供应商,形成希音与供应商合作发展的正向循环。


 

所以,希音在实时分析跟踪时尚趋势的前提下,所有SKU都从非常小的订单开始,每一个SKU一般以100—200件起订,如果销售趋势好立刻返单,如果销售不达预期则中止生产;希音可以将库存率降低至低个位数,不及行业其他品牌未销售库存平均水平(30%)的十分之一。

 
具体赋能方面,数据显示,去年,希音开展了逾620场培训,同期开展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全行业培养职业化的优秀技术与管理人才,希音还建立了服装产业工人上岗技能培训基地,向中西部输送乡村振兴产业技术工人;今年近半年,已开展了230场供应商全链路培训。

 
以工具的改善来说,据小巴了解,供应商的普遍反馈是:“这些工具有些投入成本很低,但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典型如初中毕业就闯荡社会的张晨(化名),他从2005年开始创业,如今已成为拥有三家工厂、近400名员工的工厂主。

成为希音的供应商后,张晨跟着希音进行了柔性标准化工厂打造,并配置吊挂、自动化裁床设备,以及希音的一系列自主研发工具,他说:“要持续进步”。

 
传统来说,服装制造业是数字化的洼地,在希音的引领下,一个颇具规模的服装产业数字化生态形成,在希音服装供应商平台中,有多达上千个数字化工具,可供供应商接入使用。

 
比如,生产、工人管理方面,从手写、脑记、实地训场等传统笨重管理方式,迭代为借助数字化工具高效计算、管理方式。以至于供应商每天生产完成后,可以较清晰知道每个款式生产进度等相关情况。

 
这很大程度上,推动希音供应商从传统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生产转型,以前原来管几十个、100个人的供应商,现在可以管1000人。如今,在广州服装工厂中,希音供应商工厂普遍是中大规模的。

 
再比如,供应商与供应商的合作,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提效。举例来说,当一个供应商需要做一款产品时,其所使用的面料需要进入希音系统并审核通过,当审核通过后,希音系统会主动推荐被希音认可的面料供应商。

 
节能化方面,去年初,希音在广州的仓库启用安装屋顶光伏。截至去年底,希音仓库屋顶光伏的装机容量已达43.62MW(兆瓦),去年光伏绿电使用量相当于减少了2255吨二氧化碳排放。

 
除希音仓库外,希音也在鼓励和推动供应商工厂安装屋顶光伏,并提供屋顶光伏的支持和专项现金激励。

目前已有超过30家供应商工厂参与其中,总体装机容量超过40兆瓦。这有助于降低供应商的电费成本,尤其改善生产环境,比如实现3-5℃的降温。

 
至于其他赋能方面,不胜枚举。希音帮助近200家合作供应商工厂50万平方米的厂房实现了升级改造,受益人数近3.3万人;

 
协助供应商休闲娱乐多功能室等配套设施的覆盖与升级,已覆盖1.1万平方米;缓解供应商员工家庭暂时性经济困难的“聚星光项目”累计资助540余个家庭,其中子女处于教育阶段的达1100余人;投入资金累计帮30多家供应商建设儿童之家,免费为供应商员工提供子女照看、学习成长等服务,累计服务2.8万人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