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小北
编剧,太空堡垒预告片工作室联合创始人 工作事宜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小北  ·  //@追云_EJ:转发微博-20241004 ... ·  2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招贤榜 | 圣三一中国招聘戏剧及英语项目经理 ·  3 天前  
忘川边的但丁  ·  谁还不是努力活着 ·  3 天前  
Sir电影  ·  这么狠,还是我认识的国综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小北

//@他回精神病院了://@出版人周筠://@Alain王勤伯:-20241006180641

张小北  · 微博  · 电影  · 2024-10-06 18:06

正文

2024-10-06 18:06

//@他回精神病院了://@出版人周筠://@Alain王勤伯:太有意思了!请一起转发帮助寻人!
趁着过节放假,分享一个八卦故事吧,兼展示一下一个律师“找资料”的能力。

我有一个美国同事,叫作埃迪,可谓一个非典型美国人,家里一进门就挂着两幅巨大的马克思、恩格斯像。他在亚洲教了几年英语,回在他的家乡密歇根念了法学院,就又回到日本、新加坡工作了好些年,成了我的同事。

他的奶奶在1992年去世,因为他来了亚洲,他爸爸去了欧洲也不打算再回去了,两年前他们回了密歇根的老房子,清点他奶奶的遗物。在保险柜里,他看到了一张拍摄于1933年的照片,背景是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照片上他的奶奶是二十岁的大学生,旁边站着一个中国面孔的年轻男性,照片上写着”To Veronica with love, Benjamin”,显然是这位本杰明送给他奶奶维罗妮卡的。照片的背后,他奶奶写下了本杰明的名字,Benjamin King。

埃迪的奶奶从未向他或是他爸爸提起这位中国同学,在那个年代,不同种族间的友谊尚且不常见,”with love“也不是普通朋友之间会用的字句,这张普通的照片更被他奶奶珍藏一世。
也许是律师的工作颇为枯燥吧,埃迪从此有点疯魔了,他对他奶奶所知不多,此时却决心要靠着一个名字,找出这位本杰明到底是谁,和他的奶奶之间有过怎样的人生交集。

他于是去了密歇根大学的历史图书馆,找来了整个1930年代的密学生报纸,“密歇根日报”,然后在茫茫档案中找到了几篇文章,发现本杰明-金是一个“国际学生世界事务论坛”的“世界政治委员会”会长,他奶奶也是那个委员会的干事。本杰明想来不是本名,只是在美国起的英文名字,能找到的资料有限,于是他又联系了密歇根大学的档案馆,要来所有校友名册,又找了密歇根大学的中国学生会名册,终于知道本杰明本名 Gin Bo Min(即那个时代的韦氏拼音),是来自中国杭州的交换生,家在杭州马士街11号。 他于是问我Gin Bo Min对应的中文名字是什么,我说中国人起名字千奇百怪,这个读音可对应的排列组合非常之多。。。

埃迪毫不气馁,虽然不会中文,还是用chatgpt帮他一遍遍写中文搜索问题,试各个名字,一个叫“金伯铭”的人从历史中浮现出来。终于他找到了上海扶轮社1949年的一份档案,上面那个叫“金伯铭”的人的照片,正和他奶奶的照片上一样。
种种线索都对了起来,此金伯铭1908年出生在杭州,父亲金元达经营过马士街11号的一家古董书店“豸华堂”,毕业于沪江大学,其间去密歇根交换,回国以后在北大和清华做过法学教授,后来去了浙江兴业银行工作。1940年,金伯铭出版了史上第一本介绍现代银行业的中文书,叫《银行实践》。这本书,我也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帮他买到了,埃迪这哥甚至把书读了,用的是拍照以后提取文字翻译的超低效阅读法。

埃迪的搜索并不就此停下,不知怎样找出来的金伯铭的高祖父叫金应麟,在清朝“登进士第”,想来所以他家里能藏许多古书,开古董书店。他发动了所有他认识的中国朋友帮他找资料,一个做研究的朋友果然不愧天天找资料,竟然找到上海市档案馆有一份金伯铭1945年和赵荷因的离婚协议。这个名字听来如此熟悉,又辗转查到赵荷因是清华前校长赵国材之女,后来做了蒋廷黻的秘书,再婚嫁给了民国外交官陈之迈,埃迪不知怎么又找到一本讲“外交官夫人们在纽约”的书,其中正有赵荷因的故事。

最有趣的是,我也才知道上海档案馆里的档案人人可以去查阅,也可以记笔记,只是不能拍照,于是找到了段志强老师帮忙。这份1945年的离婚档案,看得我啧啧称奇,看来是赵荷因提起离婚诉讼,理由是“精神痛苦,不堪同居,为前途幸福计,唯有离婚“,十五号申请,二十四号就开庭调解,调解员只问,”为何要离婚?“ 赵答,”脾气不和“,又问金,”你的意思怎样?“ 再问一次,”你真愿意和他离婚吗?“ 金答,”我愿意的。“ 就此宣布调解结束退庭,就这样轻轻地离婚了。

不过,找了这么多资料以后,并没有证据显示金伯铭1934年离开密歇根回国以后,还曾再去美国。埃迪的奶奶和他一生似乎不过短短一年的相逢,已是近一百年前的事了。还是只有那些密歇根日报,记录着他们当年曾一起组织大学生论坛,讨论”欧洲的法西斯主义“,”日本的侵华战争“等等话题,他们的论坛应当引起过相当反响,否则不会接连登上密歇根日报。

埃迪的奶奶是波兰移民,小时候跟随贫穷的父母去了美国,她爹很快抛家弃子跑了,她妈妈又在美国禁酒令期间因为私自酿酒被抓进监狱。所以埃迪的奶奶维罗妮卡,读中学的时候还得照顾两个弟弟,但她竟然顺利毕业,还考进了密歇根大学,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作为贫穷的移民,一个女性,在那个时代殊为不易。毕业以后她如愿做了老师。也许是同为移民,作为波兰人和中国人,对当时正在兴起的法西斯主义的关注,让他们成为朋友和伙伴吧。虽然只有一张照片,表达和记录了这份友谊。

因为沉迷”寻找金伯铭“,埃迪开始学中文,又跟我们律所申请,有了一个到中国工作一段时间的机会。他自然去了上海和杭州。马士街11号早已改建,但不想一街之隔的小营巷有多位名人故居,作为博物馆被保存下来,其中有钱学森故居。钱学森生于1911年,1935年入读麻省理工,家乡背景时代如此相似,不知道他和金伯铭是否相识。

关于金伯铭的线索四零年代后就中断了,但段志强老师帮我们找到了一本沪江大学1985年的校友杂志,他出现在校友合照里,旁边是一代金融大亨朱博泉。沪江大学后来并入了上海理工大学,埃迪也去参观了,据他说,扫描上海理工大学老校区图书馆的二维码,有书籍捐赠的历史记录,其中就有金伯铭,1928年把他家收藏的大量珍贵古书,捐给了学校。

埃迪一片苦心,去了许多地方,什么金伯铭可能去过的教堂(留在他的密歇根学生档案联系方式里)现在是杭州第二中学,他又把这中学的历史研究一遍。浙江兴业银行后来并入中国银行,旧址还在南京路上,金伯铭工作过的地方,埃迪自然去遥望一番,不知又怎么收藏了这银行发行过的古早纸币。这两天,他开始读金应麟的奏折合集了。最后,他去了西湖,幻想金伯铭一定在这里度过了许多时光,后来去到密歇根,那里也有一个大湖,密歇根湖。

我听到这,觉得这人是疯魔了。一开始帮他猜名字只是觉得好玩,转眼,我已眼看他投入这场研究两三年了。多么奇怪的人生寄托啊。

如果有人知道关于这位金伯铭老爷爷的任何线索,恳请你与埃迪联系,他的微信号是eomea5。我跟埃迪说,你知道在中国要谢谢别人,一般都是送茅台。(然后他这次从中国回来,就给我带了一瓶,弄的我很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