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最新发表在NBER上的论文《排华法案对美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1882年美国颁布的《排华法案》禁止华工入境,并对已在美国的华人施加了严格的限制。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减少华工对白人工人的竞争,但从历史记载和经济学理论来看,其经济后果却可能十分复杂。一方面,减少华工可能降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提升本地白人工人的就业和工资;另一方面,华工的流失可能削弱生产力和经济活力,尤其是在当时经济高度依赖劳动力的美国西部地区。该研究旨在探讨该法案对美国西部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
为了分析法案的影响,研究者使用了美国西部八个州(包括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等)从1850年至1940年的县级数据,结合经济学中的双重差分法(DID)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而言,研究利用了两个主要变量的差异:法案实施前后各县的时间变化,以及各县在1880年华人占总人口比例的高低。研究假设,在华人占比较高的县中,法案实施后所受的经济冲击更为显著。这种方法通过比较处理组(华人占比较高的县)和对照组(华人占比较低的县)在法案实施前后经济指标的变化,剥离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从而推断出法案的净效应。同时,研究控制了其他影响变量,例如各县铁路建设的时间、是否存在矿业资源等,确保分析的因果关系更为稳健。此外,为了验证结论的稳健性,研究还进行了“安慰剂实验”,分析了美国东部未受法案直接影响的地区。
研究结论显示,《排华法案》显著减少了美国西部的华工数量(下降约64%),同时也对白人工人造成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包括白人劳动供给减少(下降约28%)和职业收入水平下降。此外,制造业产出显著下降62%,制造企业数量减少54%-69%。这些结果表明,《排华法案》并未给政策预期受益群体带来积极的经济效果,反而因华工的流失和生产网络的破坏减缓了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研究从经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移民排斥政策的经济后果,揭示了劳动力多样性和跨族群协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The Impact of 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U.S.
Joe Long, Carlo Medici, Nancy Qian,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