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长在中国人心尖儿上的一座城市。差不多10年前,我第一次到北京的媒体实习,从北京西站出来,看着人潮涌动,真有大时代的感觉。那时,新闻连篇累牍地报道唐家岭的蚁族,把这群挤在出租屋的人当做弱势群体来看待,但那些年轻人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的匮乏感,我还记得有一个吃泡面的年轻人对着镜头说:北京很好。
而我的北漂生活,也就是蚁族的生活。我和20个年轻人住在二环边的两室一厅里,一个床位一月450元,最痛苦的事情并不是人多,也不是会有人打呼噜,而是每天早上起来抢厕所,没有强悍的膀胱肌,真的坚持不下来。
前一阵子,我把这段经历讲给我的同事们听,她们的脸上写满了不相信。95后的她们觉得我在吹嘘,眼下,年轻人最热的话题是回到省城,或者,是回老家开一个自己的小店。
传统意义上的北漂正在消失。
混合着野心、躁动和文艺的北京梦正在从年轻人世界退出。这个城市对于他们的魔力正在失去,他们喜欢这里的自由,却少了要在这里伸展拳脚的渴望,人和城市之间,是更为松散的关系。“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的戏码反复上演,本质上,是人在寻找更舒服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
北漂,就是一边艰难奋斗,一边失去真爱;
有人说,
过去的北京是繁华大都市,是亿万人们梦想的发源地,现在的北京,就是一座孤独的热闹之城;
还有人说,
北漂让我想回家,但现实让我选择留下。
不再狂热,抛却年轻人的仪式感,我们终于能够窥探北漂真正的滋味,去计较一个鲜活的人在飘荡过程里的得失。
无数梦与渴望被捶打淬炼的过程,北京积聚的是最极致的时代情绪,也有最跌宕起伏的人生标本。人聚人散,淘尽996和白领们的矫情,
北京还是那个北京,坚硬的,沸腾的。
我们的编辑部就在北京,
全部成员都是北漂
。
针对这个群体,我们不仅想
给
过去十余年
做一个总结回顾,也试图去描绘出当下北漂群体的
怕与爱。
更为
重要的是,这是我们
对于自身的
一次
审视与剖析
。
基于这些,诞生了
真故的第三本Mook系列主题书:
《新北漂叙事》
。
关于《新北漂叙事》的四大卖点
1
聚焦于竞争激烈、危机四伏的北京大都市,关注当下北漂群体的生活状态,试图定义新北漂一代。
传统的北漂概念正趋于消亡。当下的北漂不再极力地追求生存本身,而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接纳、适应当下的生活。《新北漂叙事》试图刷新人们对于北漂的刻板认识,让大家看见新一代北漂有了本身对生存价值的思考。
2
20篇生动鲜活的个体叙事,关于工作,关于生活,关于爱情,故事里都有一个不能明说的答案。
在《新北漂叙事》里,有时常加班到深夜,心怀执念,与孤独的灵魂作伴的青年群体;有不惧鄙夷目光把生活压力尽情释放在游乐场的中年人;有放弃百万年薪返乡的年轻人;也有六十五岁开始北漂的花甲老人……本书从职场事业、爱情婚姻、空间生活、社会关系四个方面,丰富展现当下新一代北漂的群体特征。
3
全新收录1/4未发表文章,购书读者专属福利,精彩不容错过。
本书全新收录1/4未发表优质文章,《西二旗的寂寞游戏》里骚动又转瞬即逝的爱情;《房蜕》里发生在出租房里爱而不得的无奈;《关闭朋友圈后的第二十一天》里因发朋友圈而引发的职场、社交、失恋等一系列事端……新增文章均属于专门采访、撰稿,只有在这本书里才能看到。
真故第一本Mook书《女性叙事》上线后,就有很多好看的小姐姐和书封合影发在社交媒体上,我一度试图模仿,后因为颜值不足而放弃。《新北漂叙事》延续了真故Mook系列封面的设计风格,既简洁清新又极具创意,130mm*180mm的小32开本,拿在手中十分提升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