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永安研究
编
辑
|
陆
家
嘴
大
宗
商
品
论
坛
,
转
载
请
注
明
出
处
2024年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多项重磅房地产政策,旨在去化地产端存量库存,进一步改善地产商资金流情况。新政实施后的1周内,一、二线城市销售面积表现略有分化。综合来看,全国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表现仍然偏差,短期内对地产销售和竣工端相关需求(例如:家装等)有提振影响,但对新开工端实际需求的影响较小,需长期关注地产商资金流、商品房销售以及地产库存去化情况。
2024年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多项通知,明确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比例和
公积金贷款利率
,推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具体政策细则如下表。
同时,央行拟设立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预计将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住建部将会同金融监管总局等出台城市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工作方案;自然资源部拟出台妥善处置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的政策措施。除此之外,多个部门联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会议和相关政策涉及了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妥善处置闲置土地和存量土地、减少房地产库存等多个方面。
从地产链条的不同阶段对政策进行分析,针对已出让未开工的闲置土地,制定了妥善处置闲置土地和存量土地政策;针对仍在建未完工的项目,出台了城市商品房住房项目保交房方案,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针对已经建好尚未出售的项目,央行拟设立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以合理价格收购一部分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总体而言,供应端针对不同阶段的地产链条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撑力度;需求端通过降低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以刺激房地产销售端回暖。全国各地区积极响应政策,一、二、三线城市楼市均有政策上新。上海、广州、深圳三个一线城市也跟进落地新政,如上海提出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优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以旧换新”以及优化土地和住房供应等九条政策措施。目前,全国仅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南省和天津市部分地区还在执行限购政策。
近期,全国范围内商品房成交面积在新政发行后有所回升但同比表现仍较差,一、二线城市以及新房和二手房的销售表现略有分化。其中,杭州、西安等城市销售情况明显回暖,主要得益于部分业主信心增强之后,更倾向于进行房产置换,刚需拉动暂不明显。杭州是房地产库存水平较低的城市,而西安房价在近两年逆势上行,显示政策效果受城市基础条件影响。目前二手房相比新房修复更为强势,也再次表明房企信用仍尚未好转。综合来看,新政对刚需的目标群体影响一般,降低利率与首付比对短期内整体需求刺激较为有限。
当前螺纹处于供需双弱格局,总库存处于同期低位,且尚保持去库状态,自身供需矛盾偏小。供应端,螺纹产量目前同比仍偏低,环比回升速度较慢,暂未给去库带来较大阻力。需求端,螺纹需求淡季不淡的特征略有显现,新政对近端螺纹表需暂未带来实际影响,主要在于市场信心的提振,改善远月地产需求低迷的预期。政策对螺纹钢市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传递过程,房地产库存消化对近端螺纹钢需求的直接提升作用并不显著。政策目前主要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为房地产市场带来积极预期。若真正传递到螺纹需求,后续仍需观察房地产商的资产负债修复程度、在建项目施工情况以及新开工拿地建设等情况。
聚焦本次新政,目前仍主要在于消化存量商品房和助力保交楼两方面。从政策边际变化的角度来看,预计今年年内整体去库存发力空间较为有限。本轮房产待售面积库存高点超74833万平方米,超过2016年房产去库高点73931万平方米。需求端,人口周期自2023年以来处于下行趋势,居民现有杆杆率已达40.4%-64%,后疫情时期,经济弱复苏,居民收入预期有所下滑,调整房贷利率对商品房销售的拉动效果也有所减弱。
因此,鉴于目前房地产各项指标均处于偏弱状态以及新政的边际拉动作用有限,预计今年地产仍较难看到明显企稳迹象,中短期政策摆动对于螺纹钢基本面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长期仍需着重关注地产商资金流、商品房销售以及地产库存去化情况是否明显好转,若传导至新开工项目的积极变化,才会显著拉动螺纹钢需求。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S
P
E
C
I
A
L
把
最
优
秀
的
期
货
分
析
师
报
告
和
最
顶
尖
的
期
货
投
资
者
观
点
分
享
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