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真的想过自杀,
”Sylvia Chou流着泪说,“家人和朋友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因为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今年57岁的Sylvia Chou(以下简称周女士)是悉尼一名会计师。
六年前,她遭遇了一场精心设计的外汇交易骗局,
被骗了260万澳元
,不仅所有积蓄被骗走、房产做了再融资,还借了亲戚朋友几十万澳元,逼得她一度想要轻生。
原以为这已经够惨了,没想到最糟糕的事还在后头——如今她竟然被银行告上法庭。
NAB以周女士再融资时存在差异为由,
起诉她偿还140万澳元及利息。
如果输掉官司,周女士不仅房子会被银行收回,还将不得不宣布破产,这意味着她会失
去会计师执照。
她说:“破产对我来说意味着没有未来,因为我再也不能当税务代理,也不能再做合格的会计师了。我还能做什么呢?”
图为周女士
因此,周女士全力支持news.com.au发起的“人先于利”(People Before Profit)活动,呼吁联邦政府像英国一样,
强制要求银行对诈骗受害者进行赔偿。
去年10月,英国出台了立法,规定除存在重大过失的情况外,银行需在五个工作日内对诈骗受害者进行赔偿。
被骗始末
2019年,周女士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则似乎得到真人秀节目《Shark Tank》背书的广告,内容是关于如何增加投资组合。
广告中提到,投资者需要向一个名为BlueLexus的外汇交易平台进行投资,
通过买卖外汇获利。
由于此前有过成功的交易经历,所以周女士并未察觉异样。
她还在网上进行了搜索,也没找到任何关于该平台的负面评价,而且该平台登记的母公司位于美国。
“我做了功课,仔细核查过,它看起来非常专业,”
周女士说。
并且在开户的时候,对方还要求周女士提供100分的身份证明文件,以及一张近期的水电费账单证明住址,这让她更加相信不是骗局。
该公司还有BPAY账户,周女士将260万澳元陆续都转到了这个账户。
起初,她只投入了250澳元,后来为了获得更多收益,又追加了1万澳元。
看到投资似乎进展顺利,她便继续投入了更多资金。
BlueLexus平台随后表示,会按她投入的金额进行1:1等额匹配。
但几周后,当她试图提现时,平台却表示,
她得偿还他们投入的钱。
于是她向亲朋好友借了钱,原本想着很快就能还上,但这笔钱还完后,平台又告诉她需要
追加150万澳元作为保证金。
无奈之下,她只能对自己的住房和两套投资房产进行了再融资来支付这笔钱。
可付了保证金之后,她的钱依旧无法取出,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
此时,
她不仅积蓄被骗光,还欠了亲朋好友50多万澳元,外加再融资的钱。
一些相识多年的朋友因此与她断交,其中一些朋友还因借钱给她,和自己的家人产生了矛盾。
这让周女士一度崩溃到想要自杀。
在接受采访时,周女士还表示:
“很多人认为我是因为贪婪、愚蠢才会被骗,他们没那么蠢,不会被骗。但是,不要太相信自己。这是我犯的第一个错误。”
她指责NAB银行不负责任,反被银行起诉
周女士称,在被骗的三个月里,她通过NAB银行账户向海外转账了数百万澳元,金额和次数比她过去六年加起来还要多,但
NAB从未向她发出任何警示。
即便第一笔转账是从澳元兑换成俄罗斯卢布,银行也从未提醒有任何异常。
而在房产再融资时,她把银行换成了Westpac。
在她第一次试图通过Westpac账户向骗子付款时,银行就拦截了这笔交易
,随后还要求她到分行完成100分的身份验证。
相比之下,NAB始终没有这样做过。
不仅如此,尽管Westpac在再融资时偿还了她在NAB的贷款,但
NAB却从未关闭她的银行账户,
这使得NAB能够对她提起法律诉讼。
周女士称,
NAB不仅向她送达了法律文书,还将文件交给了她另外两处投资房的租户。
租户现在知道了许多她的个人信息,而她并未允许银行透露这些信息。
NAB在一份声明中称,向她的租户送达索赔声明是“法律要求,并非侵犯隐私”。
起初,周女士希望通过澳洲金融投诉管理局(AFCA)追回全部损失,她认为NAB违反了反洗钱法,本应采取更多措施阻止交易。
但A
FCA并没有支持她的主张,还要求她支付与此事相关的所有费用。
现在,周女士不得不花更多钱聘请律师,准备与NAB展开漫长的法律诉讼。
不知道最终的结局如何。
而像周女士这样有惨痛经历的澳洲受害者不在少数,
我们要如何引以为戒呢,
详情:
澳洲已成全球笑柄,数十万澳洲人成受害者,很多华人痛失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