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位小公举有多好呢?
我想,光看着她们粉嫩可爱的小脸就满足得不得了。
但是,我们该操心的,一样也少不了哦。
——鹿妈
文 |
小新妈妈
来源 | 新妈妈图鉴(ID:newmomstyle
)
家有女儿,我深有同感,女儿有时候确实比儿子更让老母亲操心。
0 1
女儿的富养,在爱,不在钱
“千金”和“掌上明珠”是女儿的代名词,“女儿要富养”也是喊了多年的口号。
2014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002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60.8%的受访者赞同“女儿应富养”。
但是,富养就是多花钱吗?
其实,真正的富养不在金钱上的付出。
《少年派》中邓小琪就是被妈妈富养大的,给她穿华丽的裙子、住富丽的房子、买高档的东西......用金钱为她“武装”起一个富足世界。
然而,邓小琪一身“公主毛病”:
娇气任性,自私虚荣;
看似外表富丽,实则内心荒芜。
见别的同学带着爸妈做的爱心便当返校,邓小琪也带了一盒寿司,说是妈妈亲手做的。
后被室友发现并拆穿,原来那是她买的。
因为单亲家庭的她没得到过父爱,妈妈又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她,导致邓小琪严重缺乏安全感,所以才自欺欺人用谎言编造父母的宠爱。
教育家胡慎之曾说:
“用足够的爱给孩子建立内在的安全感,才最重要。
”
再华丽的物质富养,也填补不了空洞缺爱的心灵。
相反,剧中的林妙妙家境一般,她不是被富养大的,想买个自行车都费一番周折。
但她有个“爱充足”的家庭。
妈妈变着花样为她做好吃的,宠爱她的胃;
爸爸为她排忧解难,宠爱她的心。
父母恩爱,家庭开明,很多同学都羡慕林妙妙有个欢乐有爱的家庭。
哪怕考试失利考了倒数第一,她也没有自甘堕落,依然信赖家的依靠,给爸爸打了电话。
爸爸的一番开解和一包零食,就令她瞬间满血复活。
被爱富养的林妙妙,她身上那种强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别人羡慕却模仿不来的。
女儿的富养,在爱,不在钱。
富养女孩应是“双E”的增加。第一个E是教育(Education),第二个E是经历(Experience)。富养富在教育,富在引导,富在兴趣挖掘。
给女儿充足的爱和优质的教育,丰富她的精神世界,多带她看看广阔的天地,开阔视野胸襟,这才是真正的富养。
0 2
女儿不一定非有个“女孩样儿”
同事家的女儿甜甜是妈妈眼中的“假小子”,不爱洋娃娃爱恐龙玩具,不爱扎小辫爱留短发。
妈妈想让她学古筝,熏陶淑女气质,她偏偏喜欢架子鼓,天天敲敲打打。
因为喜欢,所以肯用心学,她还在相关比赛中获过大奖。
田亮的女儿森蝶,被称为“风一样的女子”,行动力不输男孩。
她喜欢打网球,爸爸妈妈就支持她。
因为喜欢,小森蝶顶着四十度高温练球,双脚磨出了泡都不喊苦。
史蒂夫·比达尔夫在《养育女孩》中强调:
“不要给你的女儿买那种强调外表和着装的玩具,最好能避免任何以女孩为目标的玩具。
”
玩具不分性别,兴趣不分性别,只要女儿喜欢,没必要非用刻板性别印象来限制她。
作家周国平也说过:
“最优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体的。
既赋有本性别的鲜明特征,又巧妙揉进了另一性别的优点。
”
养女儿,不必非让她端着“女孩架子”,也可以“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喜欢恐龙的女儿可爱软萌、敲架子鼓的女儿个性帅气、打网球的女儿阳光活泼。
养孩子最忌性别刻板印象,女儿不一定非要有个大众化的“女孩样儿”。
尊重她的天性,鼓励她成为自己的样子,才是养女儿最好的方式。
0 3
女儿尤其需要“性教育”
养女方知世道险,有人说:
“生了儿子的看谁都像亲家,生了女儿的看谁都像流氓。
”
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13-2016年,法院审结的性侵儿童案件高达10782件。
平均每天超过7名儿童被伤害。
而“女童保护”项目2013年统计结果显示,被公开报道的293名受侵害儿童中,女童有287名,占比高达98%。
不久前,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振华猥亵9岁女童案引发众怒。
小女孩身体的伤可以通过时间恢复,但是她心理的创伤如何治愈?
广州花都9岁女童小琪,被邻居性侵长达3年之久,期间父母竟一无所知。
她也因此患上了盆腔炎、阴道炎等妇科疾病。
令人心疼的是,迫于恐吓威胁,小琪每周末被迫上门任其侵害,却不知道向父母求助。
性教育的缺乏,使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无法及早识别并中止侵害行为。
“女童保护“项目组还对三千余名学生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
知道性教育的孩子只占20%;
不知道性教育的占48.3%;
剩下31.7%的孩子对性教育似懂非懂。
从一份关于孩子性知识的问卷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
“你认为身体哪些部位是你的隐私部位,别人不能触碰?
”
只有36%的孩子选择了“内裤覆盖部位”,还有很多孩子竟然选择了手、脸、头发。
孩子的性知识太匮乏!
“如果陌生人摸你,让你感觉不舒服,你会怎么办?
”
很多孩子选择“没啥事忍忍就好了”或“害怕但不敢说”,选择“想办法逃脱”的只占少部分。
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太薄弱!
有段性教育的测试短片,邀请了6个孩子,看他们是否愿意脱掉衣服,来换取新衣服、糖果或玩具。
结果,5个孩子毫不犹豫脱了衣服。
只有一个小女孩没脱,因为妈妈曾告诉过她“不能在男生面前脱衣服”。
这就是差距!
接受过性教育的孩子,比没接受过性教育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会更强。
细思极恐!
真的是“你嫌性教育太早,坏人不嫌你孩子太小”。
借助性教育启蒙绘本,教女儿性别常识、身体器官认知,如《小威向前冲》《我宝贵的身体》;
别人摸或亲自己,如果自己不愿意或感觉不舒服,要大胆拒绝并离开;
不和陌生人说话,不要陌生人的糖果饮料,不跟陌生人走;
越是坏人说不让告诉家人的秘密,越要告诉妈妈,不替坏人保密。
事前谨慎防患,好过事后悲伤。
世间有险恶,不在女儿面前粉饰太平,从小教她提高安全意识。
0 4
请爸爸多参与女儿的成长
爸爸的角色,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微妙而深远的意义,因为爸爸是女儿接触到的第一个异性。
英国Lynda Boothroyd博士研究发现:
女儿与父亲的亲密程度,直接影响到女儿的择偶标准。
跟好友闲聊,她说她爸是教师,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的老传统,家务活从来不干。
她从小看惯并无形中认可了父母的这种婚姻模式。
如今,她找的老公跟她爸如出一辙,在家油瓶倒了都不扶。
婚姻角色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公和老爸出奇的相似。
调查显示:
有65%的女生会按照父亲的模式选择男友及丈夫。
另有15%的女生选择和父亲类型截然相反的男人做丈夫。
加拿大圣杰洛大学曾对20-24岁的女生做过调查,发现“父亲对女儿的感情与社会发展具有很大影响,父亲的关注度越高,她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越好”。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
“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
对女儿尤其如此。
好爸爸不仅能培养一个优秀的女儿,还能潜移默化地指引女儿找到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