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月壤里含有氢和氧原子,这个科学家已经通过诸多探测器和观测结果证实了,月表普遍存在 O 和 H,而且规律是:两极含量高、赤道含量低,极区甚至有水冰(这里简单提下嫦娥六号的采集,其样本呈现「粘稠,结块的表面特征」,所以大概率,嫦娥六号样本的研究可能揭示月球高纬度区域可能含有大量具有利用价值的水资源)。
解释如下,下图 A 是 1173 K 下加热的钛铁矿样本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可以看到,样本中均匀分布着许多暗色颗粒(纳米晶体)。图 B 是图 A 中红色虚线框区域的放大图像。进一步确认了这些纳米晶体的存在及其周围的小气泡。图 C 和 D 对应于图 3A 和 3B 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图像。这些图像进一步证实了纳米晶体(亮色区域)和气泡(暗色区域)的并存结构。
图 E 到 H 分别是图 B 和 D 中青色虚线框区域的放大 TEM 和 STEM 图像。黄色虚线曲线勾勒出 H2O 气泡的边界。图 E 是 TEM 图像显示了纳米晶体和气泡的结构。图 F 是 STEM 图像进一步确认了纳米晶体和气泡的存在。图 G 和 H 是更高分辨率的 TEM 和 STEM 图像,详细展示了纳米晶体和气泡的界面。
图 I 是图 3C 中蓝色虚线框区域的 EDS 映射图,确认这些纳米晶体由铁组成。图 J 和 K 是加热后钛铁矿样本不同位置的 STEM 图像和 EELS 光谱。
重点是图 K,EELS 光谱表明,在气泡附近检测到了一个约 8.5 eV 的峰,这表明存在 H2O,而 12.5 eV 的峰(对应 H2)消失了。
所以,嫦娥五的月壤样本实验表明:
月壤加热到 1173 K 时,钛铁矿中形成了大量的铁纳米晶体,每个纳米晶体旁边都有一个气泡。这些气泡被认为是 H2O 气泡。EDS映射图确认了这些纳米晶体是由铁组成的。EELS 光谱在气泡附近检测到了 H2O 的特征峰,这表明氢与铁氧化物反应生成了水。
到这里,这个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毕竟如此大规模的造水对于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意义还是很大的。但是,作为一个初期研究,还应该看到造水问题中的不少的挑战,比如铁氧化物和氢元素含量如此高的月壤是普遍存在的,还是局部富集的,是否需要勘探寻找;另外,生成的水后续如何大量富集,如何规模分级净化,以用于饮用,灌溉等目的;还有,1173 K 的高温,如何通过太阳能安全可控的在月球上部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