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亚布力论坛理事、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 沈南鹏
斗转星移,改革开放已40年。
当年,中国经济几近停滞,我们从一个非常边缘的位置出发,开始奋力追赶世界。今天,中国站在了全球经济舞台的中央,在不少方面甚至实现领跑。如此巨变,仅仅在40年间便发生了,着实令人惊叹。
更值得惊叹的,是一代又一代企业家的崛起,在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有幸亲身经历和见证时代巨变,对企业家精神的感触尤深。
24年前的那个春天,我在美国返回香港的飞机上读到《时代》(Time)杂志,记得那一期的封面文章是“The Making Of An Economic Giant”,
文章描写的是改革开放大幕拉开、正在崛起的中国。这令我心潮澎湃,坚定了回国发展的决心。
90年代初,沈南鹏的职业生涯在华尔街开启
在此之前,作为留学生,我已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过即便是在万里之外的大西洋边,依然能感受到祖国改革开放的热力和勃勃生机,尤其是刚刚兴起的中国资本市场,我判断必定会大有作为。
今天看来,我很庆幸由于自己当年的选择,没有错过这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
回到香港后,作为投行人士,我深度参与了不少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进程,为它们的发展、改善公司治理助一臂之力。正是在跟这些优秀企业家的合作中,我慢慢意识到,自己内心更渴望的是参与到企业创造中去,因而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跟志同道合的几位伙伴一起创办了携程与如家。而此后在创办红杉中国的十几年中,又有幸与众多卓越创业者结缘,跟他们一起成长,共同学习。
2003年12月,沈南鹏带领携程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2006年10月,沈南鹏带领如家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这二十多年里,如果说什么最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非凡的中国企业家精神。
比我们更早一代的企业家,他们每个人都拥有杰出的胆识和魄力。改革开放之初,在连职业经理人、产权等名词都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他们便敢于跳出体制,摸着石头过河,在一片混沌之中敏锐地找准市场突破口,开辟出一番事业。
而我们这些赶上了互联网浪潮的人,在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交融的时期开始创业,有外国模式可以借鉴,有风险投资提供助力。更为重要的是,有信息革命在中国带来的巨大红利,这无疑是幸运的。我看到的这一代优秀的企业家,学习能力极强,富有契约精神,在阳光之下创世纪,同时也敢于承担风险,有担当。
更年轻的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一茬接一茬成长起来,不但抓住消费互联网的机遇,今天又在紧握智能时代的更大机遇。他们的视野更开阔,不少人从一开始就进行全球布局;他们更有创造力,拥有颠覆性创新的勇气;尽管年轻,他们面对困难从容不迫,视荆棘之旅如磊落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