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16+8 ... ·  3 天前  
丁香园  ·  患者胸痛 1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进行老年人群心房颤动筛查以减少卒中与死亡风险——《心房颤动筛查》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10 23:06

正文

研究证实,心房颤动(AF)患者发生卒中风险是非AF患者5倍,AF相关卒中可以预防,抗凝治疗显著减低缺血性卒中风险达67%。对此,AF-SCREEN国际协作组于2017年5月9日在Circulation网站正式发表《心房颤动筛查》白皮书。作为白皮书的共同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同日也在上海斯格威铂尔曼大酒店召开《心房颤动筛查》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以“推荐老年人群进行AF筛查以降低卒中风险”为主题。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戚文航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少稳教授及AF领域的知名专家、各路媒体记者出席,旨在以媒体宣传白皮书等方式,唤起心内科医师、健康教育工作者及普通大众对AF的重视,早期筛查出AF患者从而降低脑卒中风险,共同推动我国AF筛查工作的开展,造福大众。


戚文航:心房颤动可防可治

以往,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是心血管疾病防治重点;而现在,AF越来越引起重视,成为心血管医学领域重要问题。这是由于AF是最常见的慢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有很高的致残、致死性,AF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中国AF患者约800万,据估计,到2050年,患病人数将翻倍;高龄是AF重要易患因素,随着医学进展和医疗技术提高,许多疾病早期死亡下降,AF易患人群大大增加,导致AF患病率增加,AF将成为心血管疾病中的流行病之一;AF可防可治,已有研究证据发现,在症状出现前找出无症状性AF患者,口服抗凝药物和其他方案控制引发AF的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瓣膜病等),可大大降低患者的高卒中风险,并可部分逆转AF相关的高死亡风险。


刘少稳:心房颤动筛查意义重大

AF发生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男性大于女性。AF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卒中相比,心房颤动引发的卒中范围更大、程度更重、生存率也更低。约20%的缺血性卒中是由于心源性因素引起,无症状性AF或阵发性AF患者的卒中风险与永久性房颤相当。与AF相关的卒中,2/3可以通过适当抗凝治疗如维生素K拮抗剂进行预防。一项汇总29项试验,28,044名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调整剂量的华法林能减少缺血性卒中、降低全因死亡率。因此,早期发现AF患者并积极干预,预防性进行抗凝治疗,可逆转心脏节律,降低卒中风险,降低死亡和残疾率,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王继光:房颤筛查白皮书与心房颤动筛查项目

对6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广泛无症状性AF筛查可降低卒中及其相关残疾发生率,并挽救患者生命,然而,该建议并未得到各类指南广泛推荐。白皮书呼吁各国政府在社区及诊室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无症状AF广泛筛查;有高危因素老年人可进行自我脉搏检查,或规律诊室随访;筛查方法包括触摸脉搏,具备相应功能血压计以及最理想的手持式微型心电信号采集装置。检出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给予抗凝药物治疗,每年可在全球避免成千上万卒中事件。


老年人智能心电分析系统房颤强化筛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流程如图1)以65岁、无明确房颤病史、能进行门诊随访的患者为研究人群,目的是探讨采用智能心电分析系统每年多次强化筛查方案与每年一次常规筛查相比是否可以显著提高AF检出率。目前在上海浦东三林社区7个居委769名年龄为65岁以上老人,心电筛查626例,21例房颤,占3.5%,其中11例新发房颤,占1.8%。


图1. 老年人智能心电分析系统房颤强化筛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流程


媒体问答

最后,在媒体提问阶段,《门诊》杂志就“《心房颤动筛查》白皮书的发布是否会提高房颤检出率?这对卒中预防、治疗以及改善预后有何意义?”这一问题进行提问,王继光教授回答表示,白皮书的目的是让房颤问题引起整个社会(医务人员、保健人员、普通大众)重视,开展更加强化的筛查,及时检出和诊断房颤,并进行相应治疗和管理,这对减少卒中与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