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西泽投资管理,更多详情请关注www.atlantis-investment.com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杰出校友,值此中央财经大学70周年校庆之际,
刘央
登上了中财校刊《中财校友》秋季刊的“校友风采”栏目,以自己的学习、奋斗经历勉励后辈:初心不改,顺适自然。
以下为校刊刊登采访全文
滚滚浪潮飞鸿踏雪 悠悠岁月初心不改
——记西泽投资管理主席
刘央校友
挂云帆乘风破浪,享悠然踏雪寻梅。这就是中央财经大学杰出校友——西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席刘央的真实写照。
青春年少期
风华正茂时
刘央的大学四年,正是百废待兴、生机盎然的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她参考长辈的建议,怀揣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选择了中财大国际金融专业,开始了精彩充实的大学时光。她求知若渴,勤学好问,感恩于学校老师们的倾囊相授、循循善诱。刘央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赵建平老师,他关心学生,教学有方,跟赵老师学到的知识受益终生。时至今日,刘央仍与赵建平老师感情深厚。讲至动情处刘央学校教育几番起身,念念不忘要去拜访这位敬爱的老师。除了认真钻研学术,时任学校团委宣传部长的刘央也热情满满、尽职尽责。她回忆说:“一有活动,我永远是冲在第一个的。”她利用课外时间,对内积极组织同学强健体魄、磨炼意志,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外努力做好学校宣传工作,突出亮点,扩大学校的活动影响范围。
在刘央的团干部经历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她在将烟厂迁出学校运动中有效沟通、沉着应对的组织领导风采。当时,卷烟厂轰鸣的机器声音和呛人的烟草气味严重影响了全校老师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引发了部分同学的过激行为。刘央及时了解情况后,她一方面耐心说服同学,引导学生们进行有情、有理、有节的沟通,取得卷烟厂领导和工人们的理解,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刘央与同学们通过正规渠道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如实反映情况、客观说明问题,最终在财政部的有力调解下,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1986年,刘央通过无记名投票被评选为中财大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她为此大受鼓舞,认为这是对自己学生工作和个人魅力的极高肯定。大学期间,但凡同学们有需要,刘央都会主动提供帮助,大家也都愿意把事情交给她来做。她认为当年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对自己裨益良多,并因此勉励学弟学妹们要奋发向上、勇于承担活动职责。现在看来,刘央乐观热情的风貌、简单纯粹的个性、谨慎负责的态度让她收获了这段多姿多彩的青春年华。
啁啁雏鹰起 扶摇九万里
刘央入职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中信集团的计划财务部。虽然与所学专业对应性不强,但是她在父母和老师的疏导下及时调整心态,发现部门工作的重要价值,熟悉企业的财务运转、计划分配,本着“不懂就学、不会就问”的办事原则,一点一滴地积累业务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综合业务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刘央为计划财务部带来了最新的金融财务理论知识,增加了整个部门的生机和活力。她不但把工作做得扎实,就是剪报这个业余爱好也做到了极致。每过一段时间她就会把所剪小报修订后与同事们一起学习、共同分享,涉猎各种知识、开阔视野。刘央的这一小爱好,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并在全部门进行提倡。入职当年,刘央就被评为先进员工。“怎样在工作中找到爱好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刘央说,“再小的事情做到极致便是优秀。”后来计划财务部分拆成为计划部和财务部,刘央被委以重任在财务部资金管理处负责集团对外项目投资的担保工作,她的创新风格得以发挥,为集团的海外投资担保立下汗马功劳。
回想第一份工作的收获,刘央特别强调珍惜选择和被选择的职业机会对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踏实努力是一种德行。后来刘央来到西泽,“是又一次幸福的被选择”。刘央崇尚精致而有序的生活,认为拥有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便是莫大的满足。她把自己比作时代浪潮中的一滴水,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在恰当的时间地点正确地被选择,而且是心甘情愿地被选择”。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刘央的成功哲学看似简单,实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泰然。
当被问到为何不选择退休、享受优渥生活时,刘央直言自己骨子里就没想过退休。刘央认为,“使命决定人生的高度和维度”。而她的使命就是做到“华人资产管理领域的极致”,她的信仰就是在这个传统上被犹太人和华尔街控制的金融行业里做华人的佼佼者。作为中国第一代金融家,刘央说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达成这一目标,对国家和社会进行“正回馈”,这也是她终身的奋斗方向。
投资慧眼具 未来尤可期
1993年,刘央来到澳大利亚。当时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对中国的舆论相当地不利。刘央凭着她流利的英语交流和扎实的业务功底,在与澳大利亚政府及金融机构经过几番高效有序的沟通谈判后,终于在海外把全球第一只封闭式中国基金创建成功。随之,刘央率领她的团队按照国际标准对这只基金进行严格有效的运作,她利用澳大利亚国际化程度高、金融经济与发达国家联系紧密的有利条件,准确掌握国际金融经济发展走向,理性说服客户坚定投资中华本土的信念,抓住有利时机把资金投入到效益好回报率高的最佳产业领域。在她掌管基金的九年半期间,这只基金就表现出了净资产增长率达到3.5倍的骄人业绩,这可是在中国投资从未被认可的环境之下发生的。
二十世纪末,全球经济发展缓慢,股市低迷,没有几个人敢冒险在股市大规模投资。而刘央却凭着她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逆势投入B股股票,成为当时全球持有B股最多的基金经理。果然,进入2001年,B股市场全面开放给国内投资人,市场气氛空前活跃。刘央率领她的团队在半年的时间内乘胜追击,以获得三倍于本金的盈利完美收官。此一役获得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与评价,刘央也被冠以“Ms. Buffet (巴菲特女士)”、“中国女股神”等传奇称号。
刘央在金融战场上的一次次拼搏,在很多同界人眼里视为荆棘塞途,而在刘央这里却看似如履平地。当有人向她讨教屡屡创造投资奇迹的秘诀时,刘央坦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策略是不存在的。经济发展就像大海潮涨潮落,有高峰就有低谷,不可能像直线一样永远保持高收益。关键是熟悉市场,掌握经济发展规律。”刘央认为自己能达到现在的高度是因为熟悉市场的规则、善于感知市场的变化、并不断调整和转换策略,“始终走在自我革新的路上”。
在刘央看来,投资特别具有周期性,资本的流动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里会遵循不同的趋势,“只有看对了趋势,价值投资才有意义”。而若想把握趋势,格局是首要的。她解释说,“格局就是思考未来的不同维度。未来十年最重要的维度就是拥抱科技。科技创新推动下的众智时代已经到来,如果说过去我们最需要的是懂金融、懂经济的人才,那么现在我们更需要懂技术、懂产业的人才。全新的金融发展方向已经出现,我们金融人更应积极认识科技创新的智慧,并以此创造美好的未来图景。”面对市场的变化,刘央谈及自己正在实现向业务多元化的转变,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增加股权投资业务,这是科技与金融、未来与现实长期结合的新型投资模式。通过股权投资进深度参与企业的成长,可以分享长期增长红利。刘央也一直践行技术导向的自我革新思路,2018年在华尔街招募了最前沿的量化交易团队,构建最适应二级市场变化的交易模型与量化策略。刘央笑称这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今年,刘央一直构想的“一体两翼”,即一级市场加二级市场再加AI(人工智能)的新时代策略蓝图终于实现了。
拳拳博爱心 谆谆寄语情
除了专注事业发展,刘央还关心民生大事,时刻不忘回馈社会、热心公益。作为学校教育基金会理事,刘央是学校教育基金会的主要出资人之一。2009年10月,刘央籍中央财经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向母校捐赠人民币500万元成立“中央财经大学成心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及优秀的教师。
2019年,刘央积极投身绿色环保事业,参考发达国家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理念,专注于塑料垃圾回收这一利国利民的浩大工程。在关注到环卫工人这一弱势群体后,刘央在香港发起成立环总爱心慈善会,为
二十五
万环保从业人员及其家属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在刘央心中,捐款做慈善不是面子工程,更是落在实处的一份心安。
虽然已在慈善领域深耕多年,刘央仍不满足于现有的答卷,希望能够做出更大的奉献,为更多彷徨的人插上“信仰”的翅膀。
再回中财大,刘央慨叹道母校见证了所有的离开、回归与征途。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不忘初心,是刘央对学弟学妹们最大的期望。做一个内心纯朴的人,不要过分苛求,淡然地看世界;做一个自洽自适的人,不要抱怨社会,幸福地被选择;做一个永不停歇的人,不要轻言放弃,执着地向远方;做一个富有信仰的人,不要随波逐流,坚毅地守护初衷。此心安处是吾乡,多年来,刘央时刻以这句话激励自己。今天,她将“初心不改”这四字赠与学弟学妹,希望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能够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同民族复兴腾飞的时代背景结合,扎根中国大地,做出一番实绩。
刘央是业界公认的投资中国的先锋人物。她是中国本土培养的拥有跨国教育背景及金融系统实践经验的专业基金投资管理人。
万里归来年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刘央传奇的人生经历最终源为随缘自适的旷达襟怀和强大心灵,言谈间爽朗笑容依旧那般简单纯净。
(记者:卢昭明 姚子钰 王炜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