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刘润
作者 | 刘润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这两年,你有没有听过类似这样的话:
为什么?原因当然有很多,产品都太同质化了,价格都卷太狠了,平台分走太多了......
前段时间,我在办公室看的一份麦肯锡的报告,刷新了我的一些认知。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咨询公司之一,有人说,哪里的经济活跃,哪里就有麦肯锡。
而在这份叫《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的调研报告里,麦肯锡基于一个比较科学的统计方法论,调研了今天中国整体的消费趋势,和具体的消费者信心。
没错,消费者信心。这个话题,近几年已经被讨论过太多遍,我猜你听到过的就包括但不限于:
有意思的是,在做了一份面对11930人的调查后,这份报告的结论是:
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消费信心和偏好,对应了不同类型的机会。
你打算重点投资和发展的那个事业,那个生意,又主要是什么人群在买单?
今天,我把报告里的洞见和你分享。希望,能对你接下来的判断和决策有帮助。
有点。并且,赚得比以前多点。根据7月最新的国家统计局数据: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4%。
花了。并且,花得也比以前多点。还是根据7月最新的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4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60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8%。
但同时,注意,和花的钱一起在增长的,还有存的钱。根据央行最近发布的数据:
2024年上半年,中国居民储蓄增长了11.46万亿,其中家庭储蓄增长了9.27万亿。
“消费增长预期谨慎,短期内依然‘储蓄为王’,消费潜力未完全释放。”
嗯,看起来,大家,好像真的相对更喜欢存钱,都不太愿意花钱了。
然而,麦肯锡的分析,没有停留在这个结论里,而是笔锋一转,提出了另1个问题:
只把思考停留在“都不太愿意花钱”,所有的生意听上去没机会了。但重新认识“大家”,或许,还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机会。
麦肯锡的分析框架里,用3个维度,把“大家”细分成了不同的“他们”,不同的“人群”。
一,18到25岁这代人,也就是1999-2006年出生的人。
在美国被称为Z世代。在我国,更多被称为:
00后。
二,26岁到41岁这代人,也就是1983-1998年出生的人。
在美国被称为千禧代。在我国,更多被称为:
80后、90后。
三,42岁到57岁这代人,也就是1967-1982年出生的人。
在美国
被称为X世代
。在我国,更多被称为:
60后、70后。
四,58岁到65岁这代人,也就是1959-1966年出生的人。
在美国被称为是婴儿潮的那一代人。在我国,更多被称为:
60后。
注意,这里的“收入”,指的是“家庭月均可支配收入”,单位是“人民币”。
因为,理解这些不同的“大家”之后,你会发现那2句话,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了:
这句话,说的“大家”是谁?真的是所有人吗?还是某个年龄,某个城市,某个收入下的某几个人群?
这句话,说的“生意”是什么生意?真的是所有生意吗?哪些生意还有机会?
哪些人群,真的不愿意花钱?哪些人群,其实还有我的生意机会?
没事儿,没事儿。不晕的,可以看上面的原版。晕的,可以直接往下看重点。
哪5类? 表里被特别用红色或黑色的框,框出来的那5类。
这5类人群,面对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花钱的意愿和倾向,自然也不一样。
收入水平:家庭月均可支配收入 在一线城市≤30100元 / 在二线城市=不限
二三十岁,正是升职加薪的时候。一二线城市,又聚集了相对更多的中高学历人才。
有人叫他们社会的中流砥柱,有人叫他们正在崛起的新中产。
理解这个,你就理解为什么,今天一说到“大家的消费信心”,刷出来的都是“没信心”。
在消费品类结构上,一二线新中产对食品、饮料等物质上,需求相对饱和。
而在解压性精神和体验类消费,比如外出旅行和文化娱乐上,有更高需求。
同时,他们对子女教育,依然不手软,在教育品类的消费增速,比年长一点的中产还高。
四五十岁,再想像年轻时一样出去打工,能选择的范围还有多大?
回家务农,能创收的空间又有多大?
收入低,保障少。和子女视频打电话时,聊的无非2样事:吃喝,医疗。
这个人群,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占比极高,比如:食品饮料、药品和医疗服务及个人和家庭护理用品。
但同时,因为赋闲比例高,无力改善生活质量,在大部分消费品类上支出占比低。
有些品类,消费预期增速为负数,比如:文化娱乐、消费电子等。
什么是“一线富裕银发族”?
看图。
简单翻译成一个“坐标”,就是:
年龄:58-65周岁
城市等级:一线城市
收入水平:家庭月均可支配收入≥14500元
这些人,面对的世界是什么?
朝气。
没错,银发,但是朝气。有人说,他们可能是朝气蓬勃了一辈子的一群人:
人在一线城市,刚刚退休。
他们年轻时享受过改革开放,很多人做到了企业主,或者企业中高管。
今天基本上已经退休了或正要退休。前有足够的积蓄,后有不断的退休金。
所以,他们不一定是最富有的,但却
对未来很有信心,消费的意愿相对积极。
数据显示,这个人群中,95%的高收入人群受访者对未来都表示乐观。88%的中收入人群也都是乐观的。
理解
了这个,也就理解了为什么
你这两年会看到很多关于中老年旅游的新业务、新公司和热搜。
针对这样的人群,什么生意有挑战,什么生意有机会?
麦肯锡
报告指出:
从消费品类来看,这类人群食品饮料
等刚需消费金
额高,非运动类衣着和日常出行占比,也相对高。
同时,由于收入稳定,愿意提升生活品质,在烟酒、家用电器和家具、消费类电子和外出旅行上的消费预期增速,也明显高于全体。
一方面,打拼了大半生,该有的房子车子都有了,该有的人脉关系也都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