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占全部甲状腺癌的 90% 以上,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滤泡状甲状腺癌(FTC)及 Hurthle 细胞癌(Hurthle cell carcinoma, HCC)。尽管 DTC 预后良好,10 年生存率 95%,但约 25% 的病人会出现复发或转移,多发生在术后 10 年内。最常见的复发部位是颈部(75%)、甲状腺床(20%)、气管及邻近肌肉(5%);远处转移最常见的累及部位是肺和骨,分别约占所有转移性 DTC 的 50% 和 25%
[1]
,也可见肝、脑转移。
因此,规范随访在甲状腺癌后期治疗中尤为重要。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长期内分泌治疗和定期复查超声、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Tg)以监测复发。术后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患者的复发风险分层、对后续治疗的反应以及随访期间发现的影像和血清学检查异常。
与大多数其他实体癌不同的是,甲状腺癌的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并不总是一致。尽管常用的 pTNM 分级系统对 DTC 的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但预测复发风险的敏感度较差
[2]
。
2015 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更新版指南
[3]
对 DTC 的复发风险分层较上一版本有很大区别,根据术中病理特征如病灶残留、肿瘤大小与数目、病理亚型、包膜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与外侵、术后 TSH 刺激后 Tg 水平(sTg)、分子病理特征等因素将病人复发风险分为低、中、高危 3 层(表 7)。我国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 年版)
[4]
与 ATA 指南大体相仿,具体如下。
表 1. 目前采用的 DTC 术后初始风险分层
[3,4]
DTC 的复发风险分期在指导术后放射性碘治疗、TSH 抑制治疗及随访频率均有重要作用。
大多数肿瘤直径 > 1 cm 的 DTC 患者需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后需接受放射性碘(Radioactive Iodine, RAI)治疗,也称
131
I 治疗。
131
I 治疗可分为 3 个层次:
清甲治疗、辅助治疗和清灶治疗
,分别以彻底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作为 TSH 抑制的辅助治疗或治疗不宜手术切除的局部残留/远处转移灶为目的。
ATA 指南和 NCCN 指南对 RAI 在 DTC 患者的治疗推荐大体一致,
主要依据 ATA 复发风险
决定是否接受 RAI 及
131
I 使用剂量(表 2)。
表 2. DTC 术后接受 RAI 的指征/应用推荐
[2]
a
如果治疗前全身碘扫描显示无甲状腺床区摄取且 Tg < 1 ng/mL,则不进行消融。在甲状腺床区有摄取的情况下,仅进行 30 mCi 的残余消融剂量。对于已证实转移性疾病的患者,可经验性给药 100~200 mCi。
b
已知淋巴结转移:100~175 mCi;未完全切除的残留肿瘤:甲状腺床区 150~200 mCi;有远处转移证据:200 mCi(由于有肺纤维化的风险,弥漫性肺转移的患者建议剂量 ≤150 mCi)。
在接受 RAI 之前指导患者
低碘饮食(< 50 mg/d)1~2 周
,等待期内避免使用含碘造影剂及含碘药物。可测定随机尿碘来指导 RAI 的时机,以保证
131
I 可至残余甲状腺组织或肿瘤病灶。
DTC 患者手术切除及 RAI 治疗的反应可分为四个等级(表 3),可指导后续 TSH 抑制治疗、随访项目的选择及随访频率。
表 3. DTC 患者接受甲状腺全/近全切除术和 RAI 残留消融治疗治疗反应分类及后续管理
[1,3]
DTC 术后 TSH 抑制治疗的目的是
补充 DTC 病人所缺乏的甲状腺激素,同时抑制 DTC 细胞生长
,TSH 抑制水平与 DTC 的复发、转移和癌症相关死亡的密切相关。
然而,TSH 过度抑制与潜在的心血管和肌肉骨骼不良反应相关。TSH 抑制 < 0.4 mIU/L 增加了 ATA 低、中危 DTC 患者的骨质疏松风险,但未改变肿瘤复发风险
[5]
。在确定目标 TSH 时,应综合考虑年龄、绝经状态、已知的房颤、高血压、糖尿病、既往骨折、骨质减少或骨质疏松症
[5]
。根据 ATA 指南确定的 DTC 复发风险以及患者 TSH 抑制治疗的不良反应风险共同确定 TSH 抑制治疗的程度(表 4)。
我国专家
[6]
提出的 TSH 抑制治疗副反应风险分层如下:
符合下述
所有情况
:
-
中青年;
-
无症状者;
-
无心血管疾病;
-
无心律失常;
-
无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的症状或体征;
-
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
无合并疾病;
-
绝经前妇女;
-
骨密度正常;
-
无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符合下述
任一情况
:
-
中年;
-
高血压;
-
有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的症状或体征;
-
吸烟;
-
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糖尿病;
-
围绝经期妇女;
-
骨量减少;
-
存在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