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8年北卡罗莱纳州惠特内尔棉纺厂的一名童工。当时工厂中还有很多像她这样年纪的童工。
本周,
【世界说】
联合
【后浪出版公司】
,为过去一周的留言被选为“优秀评论”的读者送出
《棉花帝国》
。
棉花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往往难以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但棉花产业的历史实际上是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关联在一起,理解棉花产业发展史是理解资本主义和当代世界的关键。本书作者斯文·贝克特通过叙述棉花产业发展的历史,解释了欧洲国家和资本家如何在短时间内重塑了这个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产业,并进而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的。
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史,内容涉及五大洲,将非洲的贩奴贸易和红海贸易联系在了一起,将美国南北战争和印度棉花种植联系在了一起。在贝克特波澜壮阔的巨著中,商人、商业资本家、经纪人、代理人、国家官僚、工业资本家、佃农、自耕农、奴隶都有自己的角色,贝克特清楚地表明,这些人的命运是如何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又是如何塑造我们现在这个存在着巨大不平等的世界的。本书告诉我们,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全球化”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
作者:斯文·贝克特(Sven Beckert)
斯文·贝克特(Sven Beckert)在哈佛大学教授现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美国资本主义历史、镀金时代美国史、劳工历史、全球资本主义等课程。贝克特还是哈佛大学资本主义研究项目的联合主席,也是韦瑟黑德全球史计划的联合主席。贝克特写作范围广泛,涉及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历史。他是美国学术协会理事会会员,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的研究员。
译者:徐轶杰
历史学博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历史专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员;就职于当代中国研究所,主要从事当代中国环境史研究。
译者:杨燕
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近现代中国教材研究。
非常出色……《棉花帝国》经过深入研究,可读性强,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无情扩张提供了新的见解。贝克特的文字优美,论点清晰而引人注目,不仅描绘了棉花资本主义的扩张……还写到了农田中的奴役劳工和工厂中受薪工人的状况。一项惊人的成就。
——托马斯·本德尔,《纽约时报》
非常重要……这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在对棉花这一商品的研究中,在短期之内无人超越。正如贝克特所说,棉花产业是工业革命的“发射平台”。
——亚当·霍克希尔德,《纽约时报书评》
有说服力……太棒了……贝克特的详细叙述没有遗漏一点棉花行业的丰富多彩的性质,同时还描述了棉花业对许多不同社会的影响。
——温迪·史密斯,《波士顿环球报》
《棉花帝国》证明斯文·贝克特是真正的全球历史学家中的新精英之一。今天的学术史很少是为公众写的。《棉花帝国》超越了这一障碍,不仅可以被学者和学生阅读,也适合普通知识阶层读者阅读。这本书在主题处理上丰富多彩。这本书结构非常优雅,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使用令人印象深刻,内容多样。对国际趋势的概述与令人难忘的事件交替出现……贝克特的书让我希望有一部续作。
——丹尼尔·沃克·豪,《华盛顿邮报》
悠然闲适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向来以贫富差距小人类幸福指数极高著称,瑞典更是以社会自由主义倾向闻名,却在疫情来袭需要巨大的社会动员力及资源调度力时显得捉襟见肘。可见集权主义与自由主义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优与劣,在针对具体事务时应采取与之相对应的适当做法。
——心平气和
把疫情爆发初始与现在民众的态度进行对比,可见韩国防疫工作是卓有成效的。韩国虽没有完全照抄中国的“作业”,但隔离、检测、区分轻重症的思路是相通的。这为世界范围内抗击疫情又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成熟的做法。同时,借鉴韩国的经验做法,也可以对我国的防疫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升级、改进。现在,中韩都只是取得了对疫情的控制,但言胜利还为时尚早,希望能进行更深入地合作,以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展开防疫工作。
——好梦难圆太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