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家人上吐下泻,警惕诺如病毒”,频频登上热搜。很多人都被这种突如其来的,剧烈呕吐和腹泻折磨得苦不堪言。
此前广东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2月12日至18日,深圳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风险等级由低调整为
“中”
,深圳疾控提醒: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和养老院等集体单位,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其传播和扩散。
前天,“上海疾控”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预防提醒:
三月仍处于诺如病毒高发末期,现阶段它依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近日,广东,一男子称妻子上完公厕感染了诺如病毒。由于女厕排队,
上了一个没有冲干净的坑位,没有戴口罩在里面呆了几分钟,出来后没一小时开始呕吐,上吐下泻,而同行的自己也几小时后开始发烧。
医生表示,一般情况下,公共卫生间便池里水主要可能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链球菌、诺如病毒等,这些肠道致病菌主要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如果你的手接触了这些致病菌,又不注意手卫生直接吃东西,有可能造成粪口传播。
没有特效药,酒精对它无效
预防诺如病毒这些点要做到
昨天,上海“华山感染”官微发文介绍,
诺如病毒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
,仅靠支持治疗,但它却能轻易让一个学校、一个公司、甚至一艘游轮的人群集体中招,
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
,诺如病毒被称为“已知传染性最强的病毒之一”、“最难防控的病毒之一”,堪称病毒界的“魔童”。
诺如病毒的传播能力之强足以和麻疹、水痘等空气传播的病毒相媲美。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感染大批人群,尤其是在学校、医院、游轮、餐厅等密闭环境下。
只要10~100个病毒颗粒就足以让人感染,而流感病毒通常需要数千个病毒颗粒才能致病。
患者粪便中每克病毒量可达10¹²个病毒颗粒,相当于1克污染物可感染上亿人。
接触传播
:门把手、电梯按钮、手机屏幕、桌面等都有可能带病毒,手接触后再摸口鼻,就会感染。
气溶胶传播:
患者呕吐时,病毒会形成微小气溶胶飘散在空气中,被周围人吸入就可能感染。
厕所冲水时形成气溶胶,如果马桶盖没有盖上,病毒可能在空气中传播,并落到其他物体表面。
诺如病毒耐酸,不容易杀灭,
酒精(75%乙醇)对它无效!
只有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或高温(≥85°C)才能灭活它。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
诺如病毒具有全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剂量低(低至18个病毒颗粒即可引起感染)、感染后潜伏期短(通常24—48小时)、排毒时间长(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外环境抵抗力强(可在0—60℃温度范围内存活)、免疫保护时间短(感染后免疫保护持续6—24个月,同一个体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毒株的诺如病毒)等特点。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或其中之一,一定不要盲目服药,要遵照医嘱立即就医:
-
-
-
腹泻次数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粪便稀水样,无脓血样便。
-
诺如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多为轻症,
一般1至3天即可自愈。
患者可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严重时需就医。
-
轻度脱水时,可饮用不含咖啡因和酒精的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
-
另外,此病目前没有特异的抗病毒药物,
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根据《学校等重点场所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消毒技术指南》,学校等重点场所发现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后,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
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完全覆盖,消毒至作用时间后,小心清除干净;
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完全覆盖,作用30分钟以上,小心清除干净;
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患者尽量使用专用厕所或者专用便器;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
应先清除污染物再消毒
;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或其他高水平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
收拾被污染的衣物、被褥等织物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先将污染物消毒处理并移除后,
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
;也可用
流通蒸汽消毒或煮沸消毒30分钟
。若不能即时消毒,应放置在密封袋内,并尽快处理。
餐(饮)具和食品加工工具清除食物残渣后,
煮沸消毒30分钟
,也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皮肤被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用
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
;黏膜应使用
0.1%碘伏冲洗消毒
。
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正确洗手,
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处理食物要彻底洗干净,食物必须
熟透后再食用
,不饮用生水。
-
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
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
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
戴手套和口罩
,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
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
加强消毒
,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感染者
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尽量隔离
,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来源:潮新闻·钱江晚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国家应急广播、国家疾控局、洪观新闻、上海疾控、华山感染、浙江疾控等
在安徽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每篇文章下面点大拇指
“赞”
和
“分享”
(本轮参与文章为2025年1月21日至2月20日期间推送的文章 转发点赞越多中奖率越高 本轮送出六部最新款华为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