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儿子在寒假狂玩游戏,我真的是太…… ·  14 小时前  
科学家庭育儿  ·  69.9元/2件!儿童卫衣、卫裤,纯棉亲肤好 ... ·  15 小时前  
科学家庭育儿  ·  99%的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真的不是因为笨,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观点 | 东北经济不好,改革不深入,央企难辞其咎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8-01-09 17:38

正文

近年东北三省的GDP增速在全国各省中垫底,引发全国关注。而近期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事件和“雪乡宰客”的新闻又将“东北振新”再次推向高点。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必须研究问题。 所以,东北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内容来源:侠客岛(ID:xiake_island)

作者:张国宝  曾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等职

本文为2017年9月张国宝在“2017东北科技金融与产业振兴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01

整  体


近年东北三省的GDP增速在全国各省中垫底,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东北三省的干部群众当然更加焦虑。因为我曾经担任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所以我对东北的经济状况也就更加关心和着急。


从统计数据看, 2003年至2012年 ,是东北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2003年东北三省GDP总计12722亿元,到2012年达到50477亿元,是振兴初期的3.97倍, 年均增长率12.5%。尤其是在2006年至2008年期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达到高点。 吉林省连续两年保持16%以上的高增长,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辽宁居第八位。


在这一段时期, 东北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四大板块中的比重保持在一个重要位置,个别年份东北经济的增速曾一度位于四大板块之首


东北经济 下行拐点始于2011年(12.6%) ,当年增速比上年的2010年(13.7%)下降了1.1%,2012年又比2011年下降2.4%,到2015年辽吉黑三省分别降为3.20% ,6.5%和5.7%。 最为困难的是2016年,经济增长分别为-2% ,6.29%和6.17%。辽宁负增长,吉、黑两省增速分别居全国第25位和29位。 所以外界出现了东北经济断崖式下滑的呼声,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东北经济到底怎么了?


02

风  俗


人们很容易指出的原因是:

东北改革不够深入;

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

人的观念,官本位意识较强;

有了事不是去找市场,而是去找政府;

凡事都需托人情;

营商环境差;

外向型经济不发达;

投资不出山海关等。


这些问题确实存在。


记得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初期,中组部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办联合在哈尔滨召开过一次厅局长以上干部会,宣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我在会上讲到, 振兴东北要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从移风易俗开始 ,能不能今天中午吃饭不要转桌子敬酒?结果中饭开始,大家都很不自在,一个女同志首先打破僵局,说我是女的可以例外,给张主任敬杯酒,结果一会儿会场大乱,又开始了转桌子敬酒,可见移风易俗之难。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国的地区差异很大,自然禀赋不同,人们的行为、作风也受此影响很大 。电视里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在东北插队,后来留在东北工作的当年上海知青,回上海探望母亲。母亲很高兴叫姐姐去菜市买些好菜,给姐姐100元钱,姐姐买菜回来,给母亲一笔一笔算账,最后是106.50元,母亲又拿出6.50元给了姐姐。这位弟弟常年在东北,已经东北化了,见此十分不满,觉得太小气了,但是在上海可能属正常。


外国人吃饭AA制,东北人吃饭抢着付钱,结果老板只好随便抓一个付钱,还是个没带钱的。东北人豪爽,讲义气,地大物博,不在意这三瓜两枣的。这点交朋友不错,但用在经商上就不够精明了。这样的例子很多,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以上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来改变。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问题在2004年至2012年也是存在的,为什么那时的经济增速会比现在高?


03

结  构


就事论事讲, 东北经济增速出现下滑还是东北经济结构的特点造成的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和自然禀赋, 东北经济结构中,重化工业比重大 。在第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八年中,国内外经济大环境正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装备需求量大,这对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东北经济结构是利好。


例如第一重机厂那段时间,钢铁设备、核电设备订单充裕,如鱼得水。大庆油田也是一样,那时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一百多美元,大庆日子好过,对黑龙江税收贡献也大。东北的钢铁厂、煤矿也是同理。


但是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滑,从过去的9%~10%下降到6%~7%,东北的重化工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 ,而经济结构的转换又非一朝一夕之功。


陆昊省长曾介绍过一组数据: 2016年与2012年相比,黑龙江的能源产值减少了1587亿元,原因和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大庆原油产量减少有关。 原油价格从每桶一百多美元下降到每桶四十多美元,腰斩了一半多。大庆油田一年产值2800多亿元,打个喷嚏对黑龙江的经济总量、税收影响就很大。


煤炭价格下跌得厉害,电力市场疲软,在黑龙江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能源板块高速下滑,既便其他产业的产值增加了2000多亿元,也就刚刚能弥补能源下滑的部分,经济增速当然就没有了。


农业对黑龙江经济也举足轻重。水稻产量520亿斤,对全国粮食安全贡献巨大, 但是如果水稻价格一斤差一元钱,影响就是520亿元 。我刚去过佳木斯,听富锦县象屿金谷农业综合企业讲,一斤水稻价格下降了五分钱,那就是26亿元。


受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核电发展明显减速,承担核电设备制造的一重、哈电,原来是优势,现在成了受影响最大的企业之一了。


2010年从保护东北黑土地生态环境出发,我们制定了大小兴安岭停止砍伐,经济转型的决定,木头财政没了,靠吃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仅伊春一市,财政收入降到14亿元,而财政支出要127亿元。对全国、对东北、对黑龙江全局,长远看,战略上是好事,但对于经济增速肯定是个负面数据。


这些因素的叠加会对黑龙江经济增速产生重大影响。别的地方影响有没有?也有,但对黑龙江经济结构而言,影响更大。伊春的经济转型,大庆的经济转型, 黑龙江乃至东北的经济转型,要给东北,给黑龙江一个时间,多帮助他们转型。只说些批评的话,丧气讽刺的话,甚至是风凉话,只会自丧志气,也不完全符合实际。我历来不主张以GDP增速排座次、论英雄


04

优  势


但是这样我们就能说东北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没有贡献了吗?显然不能。


中国国土辽阔,各地区经济结构、经济基础、自然禀赋不同,如果都以GDP增速排座次,互相攀比,那主体功能区的思路就难以贯彻。 以对外开放程度而言,广东毗鄰港澳,上海面向太平洋,连结长江经济带,东北毗邻北朝鲜,但东北的对外开放就一定要和东南沿海相比吗?我看没有可比性。东北更多承担着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


所以,对东北GDP增速下滑,也要做主客观的实事求是分析,不要丧失信心。 我看黑龙江对国家的贡献其实很大,一、二、三产业结构也有比其他省市优越的地方。


例如黑龙江第一产业占比高达17.5%,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大省之一。但农产品价格不高,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路过富锦县参观了一个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公司,公司仓储了422万吨粮食,主要是大米、玉米,号称可供全国13亿人口吃10天。像这样的粮食公司黑龙江还有七、八个,这就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


伊春停止伐木了,经济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有蓝天白云,有有机食物了。 这种幸福指数不能和GDP增速画等号,但其意义却绝不应小视。 习近平主席视察伊春时说,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资源和生产力。讲得太好了!很多沿海地方在改革开放后发展速度很快,但发展投入了太多的土地、人口、环境等生产要素,其实并不科学。


过去江浙是鱼米之乡,粮食自给有余,现在粮食早已不能自给了,要吃东北的大米、猪肉,他们的经济增速的确让人羡慕,但黑龙江的大江、大森林、大粮仓和蓝天白云更值得羡慕。我们的经济发展不一定要仿效他们的模式,也许过若干年后,他们会更羡慕我们。


国人现在为中国有航母、导弹驱逐舰很感自豪, 但是航母和导弹驱逐舰的心脏正是我们黑龙江企业生产的。核电、直升飞机领域,黑龙江企业也具优势。 由于军工产品的价格政策是保本微利,否则军费就要增加,这部分的GDP和同值的鞋子、袜子的GDP是绝对不能对等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