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雨素》,最初看到转发,“这是啥”一闪念,滑屏而过;
又有人转,点进去看到开头——“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尽管很多人为它触动,却让我担心遇到一碗冗长而浓烈的鸡汤,便放弃了;
直到今天上午,同事说:“这个刷屏了。”我才发现,转发这篇文章的人,似乎比转发航母下水新闻的人还多。而且,评论文章早已伴生而来——
《范雨素写得很一般,只是城里人太缺农家乐》、《范雨素要吃口饭》……这派作者一边略带尖刻地批评范雨素的写作;一边疾呼真正应该关心的是范雨素笔下的种种不公。
在我看来,这样的评论文章、尤其标题,算得上林语堂所说的“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但仍引来不少转发,转发一种“你们别只看热闹,更应关注不公”的态度。
态度绝对正确,心中却有疑问——范雨素的写法不新鲜、她的经历其实也不新鲜,文章为什么红了呢?
看到有人总结出这样两条理由:
1、居然很不错的文笔;
2、用猎奇感贩卖情怀,卖得恰到好处。
第一个理由冷酷却精当,“居然”两个字,指向一种很无情的同情心:这样的人也可以写作?
就像范雨素接受采访、谈及同样出身农村的诗人余秀华时所说:“那些媒体关注的点是残疾、情色,然后才是她的才华。”
范雨素的手稿。图自《我是范雨素》
至于第二个理由,真的有猎奇感吗?
范雨素的经历并不魔幻,远不如一年前那篇《残酷底层物语》爆款文章中提到的“快手”App呈现出的乡村世界;笔者问了不少农村朋友,“这算什么”“她遇到的情况算好的了”也是最主流的答案。
2015年4月在北京皮村工人小组上课,老师张慧瑜让农民工学员朗诵各自的作品,范雨素在朗诵中。图自《我是范雨素》
范雨素说,原本只想写她的母亲,是编辑建议她加入自己的故事。
感谢编辑。正是范雨素育儿嫂的身份,既下探了遥远的“底层”——农民工子女入学难、拆迁引发的争斗;又上探了隐秘的“上层”——“如夫人”(小老婆)的生活、同桌不同食的不公;其中种种,隐现出人们担忧的阶层固化信号……
这些都没有超越常人的见识,只是“居然”在范雨素“不错的文笔”之下,如此集中的得到了印证和呈现。人们无法对这笔社交货币视而不见,争相阅读它并以它为朋友圈和午间食堂的谈资。
但谈资背后,究竟有什么价值?
文学和新闻,是任何时代的两大坐标。
《我是范雨素》远不足以树立文学坐标。我对她充满敬意,并感动于她文末呈现出的阳光和温暖;但我对第一时间找到她的出版社心存怀疑,她可以写出一本好书吗?
但站在新闻的角度,《我是范雨素》带来的刷屏足以立下坐标。身处一个变化如此剧烈的时代,这样一篇写法和经历都不新鲜的文章为何竟显得如此稀缺?
呼唤、并与更多的写作者共勉
扎根生活,记录并讲述真实的中国
作者:庄胜春
来源:微信公众号“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