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宣传和推广珊瑚实验小学的亲亲教育理念,加强和促进大家对亲亲教育的认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青年报  ·  刚刚,孙颖莎夺冠!曾在半决赛决胜局12:10险胜 ·  2 天前  
河北青年报  ·  刚刚,孙颖莎夺冠!曾在半决赛决胜局12:10险胜 ·  2 天前  
鸡西新闻网  ·  李方慧,中国队首金! ·  3 天前  
北京日报  ·  中国篮协:沉痛哀悼! ·  4 天前  
北京日报  ·  中国篮协:沉痛哀悼!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专家引领,开拓国际视野,助力教师成长——珊瑚实验小学芬兰基础教育境内培训系列活动七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 公众号  ·  · 2018-04-20 20:57

正文


点击"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关注我们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给他最好的人生。

——芬兰前总理阿赫



芬兰,这个迷人的国度,生活着内敛而又热情的民族。时尚的首都,缤纷创意的海岸小镇,还有难忘的自然探索。如果说炫美的芬兰极光是自然界的一抹传奇,那么充满无限魅力的芬兰教育,则更是教育界的一股清泉。“全球教育落差最小”“没有差生”“无差别的义务教育”“优质的师资队伍”的特色, “世界最佳教育体系”“芬兰教育全球第一”,教育俨然已成为芬兰的一张国际“名片”,吸引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众多国家前去观摩和取经。

春,润泽万物,

吐露着无尽的芬芳

桃红柳绿春意浓,

群芳吐蕊齐竞秀。

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

芬兰的教育专家们

再次来到珊瑚实验小学,

助力珊瑚实验小学

“亲亲课堂”的研究。

智慧的分享,

思维的碰撞,

“亲亲教育”以发现的眼光,

欣赏的态度,

汲取着国际教育的

先进思想和智慧,

激发孩子的梦想与创造,

点燃教师的理想与激情。




专家介绍



李栋

❖ 芬中教育协会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

❖ 课程设计与教育质量评估专家


Minna L ö ytty-Rissanen

❖ 芬兰著名家政专家以及家政课教材作者

❖ 芬中教育协会“课程研发及校长教师培训核心专家组”成员


Matti Rossi

❖ 芬兰著名课程设计开发专家

❖ 芬中教育协会“课程研发及校长教师培训核心专家组”成员


Paula Alasuvanto

❖ 芬兰知名英语教学专家

❖ 芬中教育协会“校⻓教师培训核⼼专家组”成员



Päivi Wheeler

❖ 芬兰知名小学教师

❖ 芬中教育协会“校⻓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




专家深入课堂


数学课堂

黄晶执教《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黄晶老师在执教三年级《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课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和儿童的年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创设真实可操作的问题情境,把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新知环节,黄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通过体育学科的跳远比赛,得到真实的数据,再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跳远比赛测试、操作学具、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质疑求真,并联系新旧知识,结合以前学过的整数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学会算法。整节课的设计,学生充分体验感受、自主探究,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专家点评:芬兰专家高度赞赏了黄晶老师的这节课,专家们认为这节课教学设计巧妙,既有实际操作,又有抽象感悟,问题设置环环相扣,教学内容层层递进、高效扎实,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高。芬兰专家还指出,黄晶老师个人教学素养很强、教学方式多样,将体育与生物学知识融入数学学科教学,很好地体现了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

英语课堂

郭丽执教《Where did you go?》

郭丽老师执教的《Where did you go?》一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精准到位,层层递进。她首先以学生感兴趣的暑假旅行为本课的话题切入点,出示了一段自己的暑假旅游视频,在引入环节就迅速将学生的眼球吸引。然后,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以传递玩偶的方式,在组内依次介绍暑假的旅行情况,并将组内成员的信息搜集在一起。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单词卡片,找到另一位同学手中的动词原形或动词过去式,并与新的小伙伴一起互换假期的旅行信息。最后,学生通过制作英语绘本的形式,展示自己制作的绘本,并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精彩暑假。整节课构思新颖,设计巧妙,注重学生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视频导入、多次分组讨论、活动推进、精准指导、适度延伸等环节的设置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把枯燥的单词句型读和写转化到极富情趣的活动情景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专家点评:郭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老师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的氛围轻松而愉快,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不断交流,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科学+综合课堂

姜畅、吴凤君执教《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姜畅、吴凤君老师把科学课与综合课整合,跨学科指导孩子们学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姜畅老师首先带领学生阅读说明书,用阅读的方法教孩子使用弹簧测力计,旨在培养学生科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通过试错让孩子明白学习一个陌生工具的使用,说明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课堂上,学生们相互观察,相互学习,相互指导,通过阅读说明书的方式学习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接着,吴凤君老师打破了常规的上课模式,将平板电脑搬进课堂中,让学生挑战更难的任务:制作一个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视频,让学生用科学语言去巩固前面所学习的知识。通过扫二维码进入问卷星的方式对小组合作拍摄的作品进行循环评价,让课堂评价更全面和高效。最后让学生查看自己的评价结果并反思,在反思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专家点评: 课后,芬兰专家对两节课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科学测量、有效评估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芬中教育协会秘书长李栋指出,科学教育要从科学视角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玩中学”中去获得体验与感受。他还强调课程设计要理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材等之间的关系,立足本学科,抓住教学核心去设计课程,并自然地融通其他学科。



专家示范引领


英语+综合课堂

Paula Alasuvanto、Minna Löytty-Rissanen 执教《Feelings and Cakes》

18日下午,英语学科专家Paula Alasuvanto和家政学科专家Minna L ö ytty-Rissanen为大家呈现了一节主题为《Feelings and cakes》的英语与家政融合课。首先,两位专家以co-teaching的形式,巧妙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朗读、理解、记忆和操练与家务及制作蛋糕有关的词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制作蛋糕所需的核心词汇。然后,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和了解做蛋糕的程序。再次,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一起榨汁、雕刻水果,再用奶油和水果装饰蛋糕。最后,孩子们邀请老师一起分享蛋糕,同时学习餐桌礼仪和用餐之后的垃圾分类。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孩子们在学习制作蛋糕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和阅读英文说明书的技巧,而且掌握了一项有用的生活技能。

数学课堂

Päivi Wheeler执教《无设备编程》

创想无极限!19号上午,Päivi Wheeler专家就巧用七巧板执教了一节没有电脑的编程课。大部分人常识中的编程课依旧是一门传统的计算机技术课程,学生要通过编程课程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技巧和常用算法,建立起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最终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来控制计算机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但对走在教育改革和创新前沿的芬兰来说,编程课程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远不止这些。在课堂上,Päivi专家引导孩子练习识读图片,并将其转化成简单操作性指令,自我分析以及小组共同分析结果是否成功。在教学如何进行编程时? Päivi专家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通过小组探讨、生生沟通、师生对话、全班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验证,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编程知识。一个个精心设计的与学习目标相关的任务,除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体会到编程背后的本质思想之外,还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脑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课的最后,Päivi专家还强调如果将编程学习仅当做一门技术来学习,那学生最终获得的就将是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但如果将编程学习看做是计算机编程思想的学习,那学生所获得的就将是计算机编程的本质原理和可迁移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也将能够被用来开展更多的研究和解决生活中更为复杂的问题。


科学课堂

Matti Rossi执教《运动中的力》

19日上午,芬中著名课程设计开发专家,芬兰教育协会“课程研发及校长教师培训核心专家组”成员Matti Rossi专家在珊瑚实验小学科技馆执教《运动和力》。他首先通过演示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力”的概念:力的单位、拉力、接触力、非接触力、重力,带领孩子们感受经典的重力测试,接着,滚动球活动、制作一个重力测试视频、推盒子实验、简单滑轮机械实验,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Matti专家让孩子们去感受各种运动与力。创意的课程设计、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带给大家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Matti专家强调教师应积极进行资源的开发和课程的整合,珊瑚实验小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科技馆、创客空间、图书馆、篮球馆、后山......这些资源都有待被挖掘、整合、开发,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做筛选,通过各种活动融入到日常课程中,“以孩子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孩子们在“做中学,玩中学”,体验真实生活,感受学习的快乐,逐渐培养孩子们应对未来生活的各种能力,提升孩子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幸福感。


专家讲座


Paula Alasuvanto:《跨学科学习—— “挑战和机遇”》

17日上午,来自芬兰的英语教育专家Paula Alasuvanto为老师们做了题为《跨学科学习——“挑战和机遇”》的讲座。她主要从学科整合所涉及的课程设置、面临的挑战和需求、学生需具备的技能等方面介绍了芬兰小学的学科整合。同时,Paula还向老师们介绍了跨学科教学的有效模式——跨学科项目学习。由于儿童的社交情感技能必须通过教授技能来促进,而跨学科项目学习以主题的形式展开,且具有系统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因此跨学科项目学习是培养孩子社交情感技能的有效途径。在实施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跨学科团队的形式共同合作,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开展促进合作的、以小组为中心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并对学生个体发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恰当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以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参与度,进而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和决策能力。最后,Paula还跟老师们分享了她所参与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案例《Finland 100 Years and the Future》,通过让孩子们听讲座、跨年级交流、深度讨论、给未来的自己写信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参与项目学习的同时,收获了专业知识与学习方法,提升了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