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音乐厂牌NCPA Classics新作
《第七期·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终评音乐会》
正式发行!
该唱片收录2024年1月6日第七期
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
的收官音乐会实况录音。本场音乐会由
吴怀世
执棒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携手四位青年器乐演奏家高白、毕友恒、李仓枭、祝云琦,上演了五位青年作曲家
文子洋、
李萌能、
刘豫徽、
李霓霞、
周嘉颖
风格各异的获奖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国家大剧院自2011年起创办了
“青年作曲家计划”
,面向全球青年华人作曲家征集和遴选管弦乐作品,为入围展演作品组织演出。第七期国家大剧院青作计划与以往不同,首次将征集作品范围调整为中国弓弦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奏曲,对青年作曲家提出更高要求。本张专辑中,在青年演奏家的生动演绎下,进入终评的五首作品用中国传统器乐与现代技法,一同展现中国音乐元素的魅力。
文子洋
创作的
《恸歌》
有感于自春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悲音为美、悲音为乐”的艺术创作审美倾向,强调了二胡音乐中的悲情气韵。
“23 岁的作曲新星文子洋堪称国内外大奖的收割机”——《音乐周报》
文子洋,1998 年生于成都,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享誉世界的维也纳环球出版社签约作曲家。先后师从黄虎威、陈泳钢、贾国平教授,现师从于秦文琛教授。2016 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21 年以第一名成绩免试推送至研究生深造。此外,还师从李秀美教授学习钢琴12 年。自 14 岁起出版著作2部,发表作品14首。曾在国内外的40 项音乐比赛、征集中获选,包括:国家艺术基金、文旅部“时代交响”作品展评、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苏州金鸡湖作曲比赛一等奖、德国魏玛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
ConTempo
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等,屡次成为最年轻的获选者。此外还有乐评、文章在《人民音乐》等刊物发表。与超过 20 支职业乐团进行过成功的世界首演合作,各类作品上演于美、俄、德、奥、日等十五个国家和国内的数十个城市。
李萌能
创作的
灵感来源于海子长诗《太阳》,他在创作上试图通过各种技术或手法连接听众,传递纯粹的诗意声音。
2012 年以金奖毕业于巴黎师范音乐学院,获高级作曲家文凭,法国版权组织奖。2014 年被授予法国布朗热基金会奖金。2015 年获得里昂第二大学音乐学文凭。2016 年获得巴黎圣克里斯托弗青年作曲家奖;同年,室内乐作品《旅程》代表韩法建交周年纪念于韩国首尔首演。2017 年以金奖毕业于里昂高等国立音乐学院;同年,其电子作品入选国际计算机音乐大会暨国际电子音乐节,于上海音乐学院展演。2018 年获法国萨拉贝尔作曲奖,作品于次年在巴黎高等国立音乐学院展演。
自 2012 年至 2022 年,5次入选中国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展演及终评,其管弦乐队作品如《刑天》
《彼岸花》
《太阳》系列等,由中国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多个乐团在各地演绎。
刘豫徽
所作
《思南·黄梅随想》
提炼与外延了黄梅戏中的念白与唱腔元素,诠释黄梅戏唱腔“柔而不腻、秀而不纤”的艺术本色。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先后师从张帅教授、李滨扬教授和郭文景教授,2019 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保送研究生。荣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高校优秀毕业生以及中央音乐学院的优秀学生干部等,任第 38 届学生会副主席。
作品被选为第二届北京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青年组指定作品并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入选第六期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荣获新加坡国际华乐室内乐作曲比赛“作弹会2021”一等奖,获首届“福田杯”国际手风琴作曲比赛自由低音作品组第一名,“万叶杯”中国钢琴新作品征集与评选一等奖,第十二届“炎黄杯”作曲比赛一等奖,第 37 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竹笛艺术节最佳作品奖,首届杭州现代音乐节“艺创奖”国际管弦乐作曲比赛二等奖,林耀基中国风格独奏小提琴国际作曲比赛二等奖,第七届“中国室内乐歌剧创作推动计划”创作奖等。作品曾上演于纽约、巴黎、米兰与国内多个城市,并与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
李霓霞
所作
《瑰梦》
以戏曲艺术为本,用胡琴强烈的音色质感展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美。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博士,作曲演奏双硕士,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作曲),中国音乐金钟奖组合金奖获得者(演奏),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师承作曲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王建民教授。
曾在二十余项国际国内作曲大赛和器乐演奏比赛中获奖。在作曲领域,入选 2024、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和小型剧目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22—2023 年度文旅部“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第八届民族管弦乐“仪式音乐”新作品征集展演;第十一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乐作品第一名;首届和第二届“敦煌奖”民族室内乐、琵琶新作品金奖;第十七届“塞尔维亚邓恩”国际作曲比赛民族室内乐作品第一名;中国音乐家协会“百年回响·中华逐梦”民族室内乐作品国际征集第二名;第三届新加坡“作弹会”国际华乐室内乐作曲大赛第二名等奖项。在演奏领域,荣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室内乐组合金奖等奖项。曾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以作曲和独奏的身份合作于国内外多个乐团。
周嘉颖
从“冰玉堂”这一特有建筑获取灵感,她的作品
《冰玉堂——在历史的暗明中穿梭》
选取四个关于岭南人文民俗的标题,连续性地诗意阐述冰玉堂的风霜。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博士,师从博士生导师王建民教授。专业成绩优异,曾获人民奖学金、傅成贤奖学金。
她的作品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MISA国际音乐节、杭州现代音乐节、中国东盟音乐周、第三届中国民族音乐节、2022 北京·中国弓弦艺术节等活动上演。个人乐季入选 2023 上海交响乐团“青鸟计划”系列音乐会。乐谱通过德国朔特出版社、奥地利环球音乐出版社、卢森堡Axent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等出版。同时,其论文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音乐周”学术高峰论坛、TCO台北市立国乐团“2023 国乐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平台获奖与发表。
《恸歌》
Lament(二胡与乐队)
作曲:文子洋 二胡:高白
《太阳·敦煌》
Sun - Dunhuang(胡琴与乐队)
作曲:李萌能 二胡、中胡:毕友恒
《思南·黄梅随想》
Si Nan - The Capriccio of the Huang Mei Opera
(二胡与乐队)
作曲:刘豫徽 二胡:李仓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