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热播一年多的《中国诗词大会》唤起广大观众“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诗词之美让人心动。在当下新诗热再次兴起之时,江苏新诗的魅力何在?发展路径如何?……24日,扬子晚报、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主办,太仓市文联承办的江苏新诗发展研讨会暨《2016江苏新诗年选》首发式在太仓举办。
1907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当年被称为“新诗元年”。今年恰逢中国新诗百年的重要时机,为纪念这一文学盛事,扬子晚报和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编撰出版了《2016江苏新诗年选》,共收录390位诗人的精心之作。
江苏是文化大省,也是诗歌大省。诗歌作者遍布全省大江南北,其中不少优秀诗人在全国影响巨大。2016年5月10日,扬子晚报推出了关注新诗的平台——《诗风》周刊。作为中国日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扬子晚报以此介入中国诗坛,倾力推动和引导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
记者翻看装帧高端典雅的新书,作为江苏第一本新诗年选,该年选集中江苏的诗歌元素,刊登对象包括在江苏的江苏籍诗人;在江苏长期居住的外地诗人;在外省的江苏籍诗人。
尤其令人感到自豪和欣慰的是,中共江苏省委原副书记、省文联名誉主席、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顾浩从去年夏天就一直关注、肯定和鼓励该书籍的出版,编撰过程中,顾浩还为该书精心创作了《赋诗偶感》(5首),以诗说诗,用自己创作诗歌时“搜肠刮肚难为词”、“诗稿几易心难安”的经历,告诉诗歌作者们,诗要用情,诗要精雕,写出好诗要诵典。《赋诗偶感》刊于年选之首,为年选增色许多。
年选分为银潮、百家、新星、群英四个板块,呈现出江苏老中青三代诗人的创作面貌,个别作者还是少年。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12岁。最终入选的诗歌作品,能代表江苏2016年新诗的整体水平。令人欣喜的是,在诗歌作者中,还有学生和老师、父母和子女。
在首发式现场,嘉宾们向太仓市图书馆、健雄学院、太仓高级中学的代表赠送了新书。丁铁峰是健雄学院的青年老师,他也是获赠新书的代表之一。他翻看崭新书籍后,用感谢、感恩、传承三个词表达内心感受。他回到学校后,将把书籍给学生们传阅。让学生们能过得“耳畔有风、身边有朋友、心头有梦、人生有诗意”。
当天晚上,一台《2016江苏新诗年选》入选诗歌朗诵会在太仓健雄学院举行,带给大家美的享受。
来源|扬子晚报记者 薄云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