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的
亲子派,
关注后每天阅读
亲子刊物
!
一家四口食物中毒,其中三人还在抢救,14岁男孩身亡!
今年7月15日,张家口路市桥西区的李富强(化名)带着14周岁的儿子彤彤(化名)回老家怀安县办身份证,顺便到村里探望爷爷奶奶。
晚上7点,
父子二人在村口小卖部买了真空包装的鹌鹑蛋、火腿肠、凤爪、小鱼,然后回彤彤的爷爷奶奶家吃晚饭,席间同时吃了奶奶准备的速冻水饺。
第二天一早,彤彤开始出现不适,恶心、呕吐,并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
家人随即将彤彤送往当地卫生院,卫生院见到孩子情况后,因医疗条件有限,没有能力予以治疗,将孩子即刻转院。
16日中午12点,家属将彤彤转至怀安县医院,医院诊断是急性胃肠炎,给予输液治疗。
然而,到17日早晨7点左右,彤彤病情突然恶化,医生尽全力抢救了一小时左右,还是未能挽回彤彤生命!
随后,两位老人和李富强也开始出现头晕、呕吐的现象,又被转院至以中毒救治知名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就诊。
转院过程中,两位老人头晕、恶心、腹胀不适症状加重。
三人到达医院时,爷爷李田永(化名)几乎呼吸停止,意识模糊,医院马上给予了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治疗,随后三人被送往重症监护室,目前病情趋于稳定。
彤彤一家四口的悲惨遭遇令人揪心不已,
但零食中毒事件并不是个例!
2013年3月21日中午,在安徽上学的17岁学生小袁觉得食欲差,便和室友从学校的小卖部里买了几袋名叫“泡泡鱼”的小吃。
小袁寝室6个人,其中5个都吃了“泡泡鱼”,其中小袁吃的最多,不仅吃了两三袋“泡泡鱼”,还吃了两个果冻。
当天下午,吃了“泡泡鱼”的人都感觉身体不舒服,肚子火辣辣的疼。
第二天上午,因为身体不适,小袁托室友替他向学校请假。
由于不放心,上午10点左右,室友回寝室看看小袁的情况,结果发现小袁躺在床上,已经昏迷,身体和脸上还起了许多红疹,十分吓人!
小袁的室友赶紧告诉了老师,学校驱车将小袁送到市三院急救。
小袁被送到医院时,最高体温39.9℃,全身瘀斑并出现血点,意识不清,呼吸困难,血压检测不出,多器官功能衰竭。
医院尽全力抢救但仍无力回天,小袁于23日晚9点20分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超市、小商铺、路边摊等零食售卖场所遍地开花,这也导致了大人小孩都爱吃小零食,但零食吃多了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零食的主要成份是淀粉,味精和香精,其中营养成份根本不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各类“精”多是化工合成的工业产品,除了能增加食欲之外,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增加人体负担。
零食中的色素和防腐剂多数是化工合成的,它们的副作用会慢慢的侵害人的身体,使人产生慢性中毒。
零食多用塑料包装,虽然塑料本身无毒,但在生产、印刷和包装的过程中会渗入重金属,重金属沉积在大脑中会严重影响人的智力发育。
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零食中的菌落指数(每计量单位细菌总数)严重超标,因此危害很大。不益于人体的细菌进入太多,则会引起比如腹泻、中毒等情况。
部分零食是油炸或者高盐类食品,这类食品含有大量能量,而且零食中含有添加剂,添加剂对人体机能有损害,因此会造成身体恶性发胖。
奶类中含有的钙质是人体钙的最好来源,热量低且含钙高,可使皮肤柔软滋润,并且可以强壮筋骨。
牛奶、酸奶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大量优质蛋白质,可促进健康发育和构成机体组织。
酸奶不但营养丰富,还易于消化吸收,尤其适合乳糖不耐受者。
葡萄制成葡萄干不需添加其他配料,固营养素被较好地保存了下来。
葡萄干含有铁、钙、镁、磷等多种矿物质和A、E、B等多种维生素,且不含胆固醇,有益气补血之效,常吃还可以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含量。
富含蛋白质、铁、锌等人体最需要的营养素,而且非常充足,有很好的饱腹感。
不过肉干也是一种高热食物,大量食用肉干和吃肉没什么区别,尤其是那种味道鲜美、质感较软、多汁的肉干,其脂肪含量更高,所以要控制好量。
事务繁多且易感大脑疲劳的人可以多吃些壳类坚果,如开心果、花生、核桃、杏仁、葵花子、榛子、松子、瓜子等。
各种坚果都富含亚油酸、亚麻酸等有益健康的必需脂肪酸,能阻止脑血管病变、保证血液流量,帮助你保持大脑的健康和兴奋状态。
希望家长在照顾孩子时能够打起十二分精神,要做孩子的守护神,保护孩子不受任何事物的侵害。
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者:茵茵妈
妈
,知音妈妈原创作者。来源:知音妈妈(zymm158),关注孩子、情感的妈妈都在这里,欢迎 关注知音妈妈。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识别下方二维码加派妈微信,拉您进妈妈社群一起交流育儿经验哦!
都看到这里了,不如来点个“
在
看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