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粥左罗的好奇心
文章不多,每一篇都值得你看。欢迎进来坐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粥左罗的好奇心

疫情灾难下的呼吁2:请别再传播谣言,仅腾讯就辟谣超100条

粥左罗的好奇心  · 公众号  ·  · 2020-02-01 14:36

正文

018


作者 l 粥左罗

来源 l 粥左罗的好奇心(ID:fangdushe007)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 ID: shoujirym8754



疫情之下,谣言有无数篇10W+,

相比之下,辟谣的总是少人问津。
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
谣言,一种通过中间人所犯下的罪行。
一种完美的罪行,
因为它没有任何痕迹,
不用任何武器,
时,谣言确实能杀人。
谣言是一封匿名信,
人皆可写而不必受到任何惩罚。

疫情之下,粥左罗带你看看 《谣言: 世界最古老的传媒》


01 谣言就像所有的新鲜产品一样,必须立即消费,否则的话,产品就不那么值得消费,迅速传播谣言,就是要保持谣言的“价值”。


1月31日晚上10多,我发表了文章《 疫情灾难下: 请保持理性,不要再加入乌合之众的狂欢 》,万万没想到,一个小时后,迎来了更大的狂欢,简直太魔幻了。

整个2月1日的凌晨,全网都在讨论双黄连。

惊慌失措的大众连夜抢空了网上所有的库存。

这还不够,不少人直接戴上口罩出门,彻夜排队抢双黄连。


微博热搜从凌晨的 #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到半天过去后的 #请勿抢购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

自己辟谣说,目前只是初步发现,对病人如何有效还要做大量的实验,而且抑制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按世界卫生组织,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可惜已经晚了,双黄连被抢购一空。


甚至双黄莲蓉月饼都被抢了!



为什么这么快?

1963年11月22日12时30分,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城遇刺。1点钟时,他不治身亡。在这个时刻,68%的美国人已经得到了这一消息,到下午2点钟时,获悉这一消息的美国人已经达到92%。

也就是说,在两个小时都不到的时间内,几乎整个国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重要信息必须立即消费,
否则你就落伍了。
如此灾难下,
某药可抑制病毒就是最重要的信息。
它会瞬间传遍全国,
深入到每一个村庄。
可惜,这只是未经证实的信息。


02 谣言是集体的作品,由每个人的参与而成,所有参与者又划分为不同角色,大家各司其职。

谣言传播中的角色分配:
——“挑唆者”发出谣言;
——“代言人”紧接着给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舆论引导者”做出判断然后打开群体传播的大门;
——“普及者”跟谣言合二为一四处宣传谣言;
——“推进者”并不一定相信谣言但传播谣言对其有利;
——“调情者”不相信谣言但津津有味的玩赏谣言;
......

1月28日,有一条谣言是:北京超市、菜市场要关门一周。


28日当天以及前面几天,不少居民涌入超市抢购生鲜果蔬、米面粮油、方便面和消毒液等生活用品,部分超市货架被抢空。


31日,我戴着口罩去小区附近的超市买菜,有个人说他家已经囤积了两个月的吃的,不过他是信了另一条谣言: 过几天返京高峰,大家会来超市疯抢,到时候肯定啥也没了。


可悲的是,我说的这个人正是超市卖菜的员工。记住这一点,后面有用。


信息流传是因为它有“价值”,因为它一言千金。在小区生活中,很多谣言都是从流传的机密以及多多少少是 “故意泄漏的秘密” 中诞生的。


一个大妈知道后,必然要先当成秘密,因为大家都知道就不好了,她可能首先告诉她的同一个家庭的亲人,然后告诉自己相处得好的邻居,类似于悄悄话那种,谣言特别擅长在私房话中传播,这样更显真实。


可以说,某一部分大妈成了 挑唆者 。他们会去超市打探,结果呢,超市卖菜的员工因为每天卖出大量的菜,每天看着大家抢,因为会给出大概“确实不容乐观”的解释,这就是 代言人


一旦有人反复购买大量的东西往家里屯,就被超市的其他人和小区的其他人看到,于是大家都成了 舆论引导者 普及者


而做超市生意的、各种卖货的,就会变成 推进者 ,他们未必相信,但谣言对他们有利。


谣言的传播模型,

太完美了,

它全部符合人性,

它是集体的作品,

每个人参与者都是最好的演员。



03 许多谣言之所以甚嚣尘上,并不是因为传播者对谣言坚信不疑,而是由于谣言内容很有趣,是令人好奇和惊讶的事情,传播它的人确信,在他向朋友圈子宣布这个新闻时,能制造很好的效果。

很多谣言的传播也是一种社交行为,大家觉得喜闻乐见。


呼吁大家:

千万不要因为一个谣言喜闻乐见就传播它,尤其在明知它很有可能是谣言的情况下,因为传着传着,谣言就变成真的了,你是传着玩,但明辨能力差的普通大众会真的相信。

否则为什么连月饼都去抢了?

因此,呼吁越是知识文化水平高的人,越应该注意这一点,这时候要承担起你的责任,而不是因为好玩就转发。


04 谣言一定是一个我们愿意相信的信息。假如一个信息不能满足我们任何一个欲望,不能解答我们潜在担忧,不能为任何心里冲突提供一种发泄方法,那么不管我们怎样竭尽全力去传播,也不管这个信息的来源具有多么大的魅力,谣言也无法存在。

我们渴望什么,谣言制造者就会生产什么谣言。


数亿惊慌失措的人都在渴望出现“神药”,尤其是大家都能轻易买到的“神药”,于是这样的谣言辟谣都快辟不过来了:





05 大众传播媒介与谣言。大众传播媒介尽管没有制造谣言,但有时成为谣言强有力的中转站。

工具都有两面性。

社交媒体解放了每个人表达的权利,
但很多人没有承担好表达的责任。

于是新浪微博,朋友圈,微信群,抖音,今日头条,成了谣言强有力的中转站,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放大谣言的传播。


谣言在流传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具有说服力,开始传播谣言时,可能只是出于好玩,可是后来就越传越真了。

每个谣言都有它自己的市场。

每个谣言都有它自己所涉及的群体, 谣言之存在,首先是因为它涉及一条新闻,这条新闻关系到一个群体:其结果并非局限于某个人,而是整个圈子里的人共享。


06 谣言总是被认为是从他人那儿得来的,是“有人说”,从而消除了人们的犯罪感。谣言是一封匿名信,人皆可写而不必受到任何惩罚。

公众自发地重复着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送着那些被冠以新闻的信息, 无恶意的发表未经证实的信息。

上面我们罗列了那么多谣言,参与传播者有多少? 有多少受到了惩罚?

大家无非是把自己也当成受害者而已,因为他有上线,他是从别人那里复制来的,所以最多删掉朋友圈删掉微博,并没有任何反思。


07 谣言之后的情形很少有人感兴趣,雨过天晴,一切都被遗忘,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于是谣言永远会卷土重来。

你有没有发现,上面有一条谣言,生命里特别顽强,总是能卷土重来。

它就是:大蒜。

姜完全败给它。

注意看时间,一直辟谣一直重生:




谣言的力量之一是它的不断重复, 说法不断变化,添油加醋,去粗取精,越传越像回事。

辟谣要想有效果, 也得翻来覆去地说。遗憾的是,辟谣内容不受欢迎,没有人愿意反复说。于是谣言总会卷土重来。


08 专家是谣言的一个古老的来源,他们以行家自居,自认掌握着破译一般凡夫俗子难以辨认的符号钥匙。专家善于做出判断并掌握征兆,传播预言,并拥有一间回音室:即那些信奉其为专家的人和以报道其言论为己任的媒体。

谣言不全来自民间,不全靠私房话以秘密的形式传播,它还经常从专家那里来,通过专家传播。

而这是更大力量的传播。

此时,某些专家在谣言传播的分工中可谓身兼多职,它们甚至可能同时扮演挑唆者、代言人、舆论引导者和普及者。

当然更可怕的是某些专家成为推进者,

即谣言传播对其有利。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