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秦
这是一个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著名演员去世!武汉人的回忆…… ·  7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首违警告2025年还适用吗?武汉交管部门回应 ·  21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直播微视评:白马已逝,正气长存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老秦

有点纠结,想跳槽了。

老秦  · 公众号  ·  · 2020-10-13 16:12

正文


再复杂的问题,也不过ABCD。
这里是秦老湿的实用主义专栏 ——《ABCD》。

还不了解什么是ABCD? 请戳 《秦老湿的学习秘籍》


找工作有「金三银四,金九银十」的说法。


现在正值10月,很多人会陷入纠结:

要不要跳槽?


今天就聊聊跳槽这个话题。



有些情况,离职跳槽不用纠结。比如:
  • 不按时发工资,越拖越久

  • 工资水平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其它行业平均水平

  • ……


如果是类似这样的情况,可以毫不犹豫考虑跳槽。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我努力做好事情,但老板也得给我合理的报酬,让我能安心做事。


还有些情况,也会让人起跳槽的念头,比如:
  • 领导脾气不好

  • 感觉工作安排不合理,任务压力过大

  • 同事各种奇葩

  • ……


这些事情遇到了当然也会觉得郁闷,但是如果待遇还可以,不一定要辞职跳槽。


毕竟一个基本逻辑是待遇好的岗位吸引人才来工作的概率高于普通工作岗位,如果你拿着高薪对诸多不满,也有可能是能力和情商不适应工作,而不是工作要来适应你。不然也会发现,出门向右人才市场逛一逛,大把薪水普通还不愉快的工作等着你。


所以在「跳」与「不跳」的条件比较均衡的时候, 从哪几个角度系统化判断要不要跳槽?




针对纠结跳槽的这个问题,本文的边界是:
  • 你目前有一份正式的工作

  • 这份工作任职已满一年以上

  • 目前这份工作的待遇情况属行业正常水平

  • 有一些因素(正向&负向)让自己有换一份工作的想法




有个在高速收费站做收费员的学员,这个工作还是走了关系进去的。

但感觉未来高速收费站趋势是无人值守,很担心,所以想跳槽,但目前工作的待遇也不算很差,又很纠结。

于是他请教秋叶老师。

秋叶老师回复说,要系统化思考这个问题,可以从5个角度出发去做判断。


价值判断

跳槽前第一件事,做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也就是问自己:

我所在的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看好,还是不看好?

又或者我所做的工作岗位,职业发展的前景是看好还是不看好?

如果会搜索信息的话,其实不难,或者可以向专业资深人士请教。

比如这个收费员工作,是要考虑长远一点。

因为收费员从职业发展角度来说:

  • 可替代性强,很多人都能做,甚至未来人工智能大概率就可以做

  • 扩展性很弱,在这个岗位很难学到能扩展去做其它的工作的硬技能


因为技能要求低,所以其实岗位工资也不高,主要就是图一个单位稳定,但万一单位要搞无人收费模式,一旦被下岗,想找个新单位做,原来的时间积累下来的东西会比较有限。


通道判断

跳槽前第二件事,做通道判断。

很多时候,或许是你工作不如意,不代表你工作单位不好,也不代表 你的单位里面就没有好岗位。

比如说如果你认为银行做柜员不怎么好,但是银行高级客户经理那是很能干,收入也不低的。

所以你在跳槽前,不妨问问自己:

目前所在的单位,好好发展,有没有换岗或者晋升的空间?

不要一下子就把原来的工作彻底否定了,这是很好的内部通道。


偏好判断

如果觉得还是需要向外发展,那么跳槽前第三件事,做偏好判断。

偏好的意思是你是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喜欢做有钱赚的事情。

两者能兼得当然好,不过现实中大多无法兼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往往不一定有钱赚,比如搞艺术的,大都很费钱。

坦率讲,普通人大部分情况下,其实无所谓一下能决定做什么事情,往往是做某种事情发现自己做的比别人好,而且能赚到更多钱,有了成就感,慢慢就变成了喜欢这件事。

但是,如果一直做一件事没有持续的回报,大部分普通人往往坚持不下去。

有机会去尝试不同的事情,不同的行业,只有先经历才能发现热爱。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天赋领域,就先去把一个不讨厌的领域做到精通。有一碗安稳的饭吃,这也不坏。

毕竟大部分人,其实并不需要靠适合自己的能力吃饭,而是先需要有能帮自己吃饭的能力。


能力判断

如果是想赚钱,那么就得认真做跳槽前第四个判断:能力判断。

比如,是否具备心仪行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或者,是否具备向往的岗位所需的软技能?

没有能力去跳槽是赌博,就是找人帮忙推荐合适的单位,别人也会嫌弃你能力而不推荐的。

不要问自己往哪里跳好,直接去各大招聘网站看好工作的招聘要求底线是什么,你具备哪些能力,哪些还有距离,哪些能力可以通过快速学习弥补,那就赶紧弥补,哪些能力需要实践积累,那就得赶紧积累。

别的不说,对于大部分人,首先要解决职场通用能力的修炼。比如办公技能、写作、阅读、沟通、时间管理、理财、项目管理、商业礼仪等等。你要相信,把这些能力练好了,去哪里都不吃亏。

别急,欲速则不达。

到处都缺人,但缺的是具备工作能力的人。请花一点时间投资自身的能力,会远远超过盲目花费时间投简历的效果。

一般来说, 专业能力需要一个人坐得住,内向一点性格更好;很多软能力偏社交,需要一个人愿意链接,外向性格更好。

如果你决心走专业路线,其实就是要花时间花钱去学习专业能力。

如果你决心走社交模式,核心要训练链接能力、推销能力,能自然流畅地推销自己,推销公司,推销产品,推销服务……

所以,每隔3年,要反思一下自己,你和3年前的自己相比,你有什么能力是3年前的你想拥有,又不可得的。


如果回顾3年前你依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你提不出什么能力,是3年前的你想拥有又不可得的,你就是在虚度时光,你在为你过去的每一次选择买单,而不应该四处问该不该跳槽。


如果你没有成长,没有真正能力的积累,没有独挡一面解决问题的能力,跳槽又能帮到你什么?


别总感觉有什么资本寒冬、行业寒冬,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本事,去哪里都是寒冬天。


成本判断

这些都想清楚了,得做跳槽前最后一个判断:成本判断。

普通人做一个方向选择的成本,无非主要受3大变量约束。

第一是经济成本。

比如要跳槽,需要培养岗位需要的能力,如果是选自学,需要你有充足的时间。

但如果你想加速,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付费学习,请高手指点,但这需要你有钱。

第二是时间成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