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改革开放寄予厚望,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我国对外开放从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起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渐从沿海延伸至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区域开放布局不断优化。湖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在我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中地位重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责任重大,必须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加速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要以建设三个丝绸之路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湖北是全国唯一同时布局航空专业货运枢纽、长江航运枢纽、国际铁路货运枢纽的省份,是陆海空三大“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具备打造开放枢纽的良好条件。要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湖北”,高标准高效率推进沿江高铁湖北段建设,全面提升中欧班列(武汉)集结中心枢纽功能,加快构建12个方向“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络。要加快建设“水运上的湖北”,切实增强加快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推动项目实施,全面构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的集疏运体系。要加快建设“航线上的湖北”,推动天河机场、花湖国际机场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加速腾飞,构建“借港出海”和“经鄂入境”新格局。
要以离岸在岸一体化推动新时代“九州通商”。
离岸在岸一体化的关键,是通过政策协调、市场机制或业务整合,充分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市场规模和流动性。要大力开拓离岸业务,重点抓好海外仓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强出海服务的系统化供给,大力开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要全力做大在岸业务,重点抓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不断激发外贸主体活力,提升外贸运行效率,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产业数字化和贸易数字化融合。
要以高标准制度型开放推进新时代“九州通融”。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必须倒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现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制度型开放是以规制、规则、标准等开放为主的开放,具有全面、系统、稳定的特征,是更高水平的开放,也是更深层次的改革。我们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推动湖北自贸区提质增效,发挥好国家级开放区领头羊作用,推动各级各类高新区、经开区提能进位。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突出抓好标志性改革,最大限度降低交易成本,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开放的中国是世界各国的机遇,开放的湖北是创业创富的沃土。开放辐射力不断扩大的湖北,必是活力持续升腾的湖北,必是支点功能持续提升的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