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互联网大会上,张朝阳、丁磊、马化腾都在“反思”,年轻记者问周鸿祎:“这是为什么呀?”
老周说:“中年危机吧!我一直在反思,你不觉得吗?他们才开始反思。”
周鸿祎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大佬里最敢把自己真正焦虑的、做错的、迷茫的事情时常拿出来讲的了:3721的失败、360路由器停产、360手机没找到卖点,甚至坦言自己不知道该怎么管理几千人的公司。
从2010年开始老周就在不同的场合与形式中,去公开讲自己对失败、困惑、焦虑的复盘和反思。
2010年:3721的失败
3721网诞生于1998年,它让用户无需记忆复杂的域名,直接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中文名字,就能直达企业网站或者找到企业、产品信息——当时百度也推出了类似服务,双方竞争激烈,于是周鸿祎在3721中加入模块专门用来删除百度客户端,同时该模块无法被删除。
周鸿祎被扣上了“流氓软件之父”的帽子,3721后被雅虎收购并在2009年正式停止运行。
2010年11月的一个凌晨老周撰写了《不得不说的话》,文中他开始反思3721的失败:
“3721,曾经开创了很多的创新,包括地址栏搜索、插件推广、代理渠道。本来是一个创新的产品,是方便中国人上网的产品,为什么会失败?这是我这五年来一直在思考的。
3721失败,是我忽视了用户的感受,不尊重用户的利益,眼里只有竞争对手。最终,3721赢得了战斗,但却输掉了战争。换句话说,不是竞争对手打败了我,是用户打败了我。”
在周鸿祎的那段人生低谷中,一睁眼就是媒体是铺天盖地的骂声,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星期后决定亲自关上这个“潘多拉的盒子”——做360安全卫士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洗刷“流氓软件之父”的罪名。
老周总结:“一个公司对用户不作恶,是成功的基础。”
2011年:3Q大战
3Q大战持续了几年,最轰轰烈烈的时候是腾讯的“一个艰难的决定”:如果用户电脑安装了360便无法运行QQ。
周鸿祎对“3Q大战”事件本身上一直理直气壮,多次批判马化腾。这件事之后马化腾做反思的结果是“开放”,在这届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还就此特别感谢了360和周鸿祎,要不是这场大战,腾讯的开放生态可能还要再晚几年。
周鸿祎当时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最大的反思也是开放。”
当年5月31日,360举办“互联网开放大会”,对外宣布了“360°开放计划”,对外强化公司商业模式进一步向“平台运营商”转移。
2013年:再次反思3721被卖掉
老周在某个创业营中担任导师,在一次对创业者的演讲中,老周主要强调了在商业经验上,创业者有个“老师傅”带的重要性。这其中他再次提到卖掉3721时的决策错误。
“本来我(3721)做的很好,并不逊色于百度,但是后来我犯了好几个重要的错误,以至于丢掉了这个市场的机会。这个损失,今天有人可能都说,那绝对是一个几十亿、上百亿美金的教训。我想这个倒不是心疼,我更多的复盘,是想如何避免这个错误。
当时做的最重要的错误的决策,就是特崇拜国外的公司,觉得可以借助国外公司的资源、资金、技术,就急急忙忙的把公司给卖了,卖的过程中丧失了很多控制权和主导权,很多不平等的条款,自己也没有意识。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现在能坐时光机,我能回去,我一定要给当年的周鸿祎找这样一个师傅——稍微有点经验、看得高一点、能看到中国互联网的大势,(如果)我有这样的经验,可能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后来老周自己自己做天使投资后,会很很愿意跟被投公司沟通:“我做客户端过亏,我知道怎么样以用户利益为重,我也知道说如何做市场推广,这样公司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2014年: 面对巨头,我们要追求“极致”
这一年初周鸿祎闭关三个月。之后与媒体分享了自己的“闭关”思考心得:
“我的结论就是我们要把安全这件事,做得更深、更透,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们擅长的安全做到极致。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不仅要解决消费者的安全问题,还要解决企业的安全问题。
我们不追逐最热门的东西,因为中国互联网从来不缺热点,每年都有在风头浪尖上的弄潮儿。比如前一段时间,互联网金融喧嚣了一阵子,大家都在卖基金。但我们没有跟进,因为我觉得那个无非是利用流量挣点钱,但是能给360的核心竞争力带来什么好处吗?我没看到。”
老周说,别把360和巨头们放在一起了,我们不是巨头:“360要把安全问题真正解决好,要克制住很多诱惑,很多热闹的事不要跟着插一杠子,不要做到四处出击,那样什么都收获不到。”
2015 年:360十岁
新年伊始就流传出一篇周鸿祎的口述文章。
2015年,也是360创立的第十年,老周开始反思自己在管理上的困惑、产品失误和做硬件的决心。
“我意识到公司到了这个规模,很多让我焦虑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我过去其实不太琢磨人性,自己情商也不高。过去,我相信乔布斯的说法,A级人才是不怕挑战的,你甚至可以不用考虑对方的自尊心。但是今天,现实告诉我,很多人你骂他骂得狠只会把他给骂蔫了。还有的人你挑战太厉害了,他就恨上你了。真的!
我不解人为什么没有想象的那么单纯。过去我对事考虑得多,对人性考虑得非常少,所以我是用对自己的方式对待人们。我对自己很苛刻,也有很多挑战,我并不害怕承认我的错误。但很多人不是这样的,他们也不能接受这样的态度。
团队的规模让这件事情变得更加难以解决,60人的时候我可以要求大家趋同,但6000人的时候,由于大家的想法很多,我也不能把大家都赶走。”
未来要变成行业的第一产品经理?还是要改变自己?老周自己也没有答案。
是做“强势型”——领导很能干,什么事都有主意,底下人只要照办就行?
还是做“无为而治型”——领导越弱,底下人就成长得越好。
老周说你别笑,我不知道怎么做更好。
2013年6月360与合作伙伴联手研发路由器,据媒体记录当时的路由器是一个鹅蛋型,打开后可有一根天线。
“当初我们曾考虑做智能路由器是否需要天线,一般人看到路由器都说信号要强,天线要多。我的思维是,路由器要内置天线,效果比外置天线好很多。我们的产品经理认为,360路由器没有天线,外形更圆润和漂亮。
我则像小白用户一样思考,认为不带天线意味着这个路由器就是一个残废。其还曾专门到中关村电子市场了解。最终在我的强烈要求下,360路由器补装一根天线,内部还振振有辞说一根天线就够。”
这款路由器 后来很快停产,宣布失败。
老周说以后再也不能做这么傻的产品了,220元成本卖99元,用户并感知不到也不买单:
“这次失败经历给我很大教训,使我意识到用户体验最终真谛:你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认为你是什么。”
随着京东、小米等新锐公司的快速崛起与后来居上,周鸿祎深刻意识到360在移动端的安全地盘还面临着手机厂商的威胁。所以他寄希望借助这两年累积的资金,对硬件进行更深入布局,而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360可对整个硬件链条有更深的把控能力。
从2014年年底到2015年初,360有了一些频繁动作,继结盟酷派杀回智能手机、跨界联手光线传媒后,今日又重新杀回智能路由器领域,再度联手老牌路由器生产商磊科,推360安全路由P1。
*之后的360安全路由器P1乖乖的做了两根电线。
“我们此番涉足智能路由器的决心很大,投资2亿元人民币与磊科成立新的合资公司,由我亲自出任新合资公司董事长,磊科高级副总裁卢东任CEO。”
老周对第一款路由器失败的另一个反思就是:当初做硬件不够专注,只是想顺手“捞一捞”。
当然,360涉足智能手机领域的决心也不亚于智能路由器市场。
“半个月前,我们向酷派投资4亿美元现金成立合资公司,持有合资公司45%股权,同样由我出任合资公司董事长。这也是360自2012年做特供手机、2013年做智能路由器失败后,再一次回战硬件江湖。
总之,这一次我们做智能手机、做路由器与此前方法迥异,卷土重来的决心更大,投入的资金更多,项目参与度更深,我们希望能一雪前耻。”
用他自己的话说:“像我这么倔强的人,总归会回来的,呵呵。”
2016年6月:对360手机的定位不清晰
老周说做手机就能在奇酷科技成立八个月后发布新手机。从2015年8月到2016年4月,360便发布了F\N\Q三个系列的手机。除了被调侃“安卓小苹果”外并没有给消费者留下什么特别印象。
2016年6月360手机定位“安全·无畏”。
“360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其实有点太着急了,同时做了几个价位的手机。乐视一开始也遇到了和360一样的问题,也是第一版就发了三款不同价位的手机。后面我们反思,这个阶段进入,其实更需要单点突破,而不是各个价位上都有,如果不能取得突破的话,发布再多价位的手机也收拾没有意义的。
着急之外,不得不承认360手机在定位上是有迷失的。很多人都问我一个问题,就是360手机,到底想做什么?
过去我们的确陷入同质化竞争。360手机希望塑造好奇心,想打造黑科技,也想打造手机的颜值,也希望在拍照上来实现对苹果的逆袭。我自己一度变成过自拍狂人,现在又是直播狂人。过去一年没有直播的时候,我到哪里都跟人自拍,拍了无数的人,不管人家愿不愿意。
但是这样的话,其实我们让消费者变得迷惑了。消费者说你一会说照相,一会说150度曲线,一会说这个,一会儿说那个。到底360品牌差异点在哪里?到底360手机跟小米、魅族等有什么不一样?”
想了一年,做过无数的交流和访谈后,老周给终于明确:我们要做安全无畏的手机,重新定义安全。
2016年11月:硬件免费不可取
在这一届互联网大会上,老周开始反思硬件免费、追求极端性价比的弊端。曾经他也做过220元成本只卖99元的路由器。
“原来大家想拼命走量,为了走量每一台手机不惜亏好几百元,就会逼着厂商去压榨上游,压榨元器件供应商和生产商搞得大家利润都很薄。这是不健康的,如果大家都这么做,都是羊毛出在猪身上,最后你自己不但拿不到一个合理的收入,你让你的上下游也很难做。
OPPO、vivo的模式就很好,可以和渠道一起赚钱。硬件的市场有他独特的商业规律,它不能走APP的思路。”
因此,周鸿祎表示360不会走追求性价比的道路,而是要追求差异化和体现创新。
从做产品设计到处理竞争关系,从做定位到公司战略走向,从面对巨头竞争到公司出售与否的商业思考,老周把自己所经历的血泪教训、犯过的蠢都讲出来,或许希冀于让更多创业者、企业家少走弯路,多一些启发。尽管,在公司管理上他可能还需要一个“老师傅”帮助。
互联网变化很快,短短六年里老周的观点也会有前后不一的,但是岁月一直没从老周身上夺走的,大概就是他这股耿直boy的劲儿吧。
虽然我并不创业,但我也学到了一点:给自己设置一些时间或事件节点,要多停下来复盘、总结或者反思。嗯,比茫然的瞎跑更重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