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58Lab
时事、世事、事实,台湾最聪明的女人陈文茜,用视频与文字,问遍世界、质疑真相。 此为陈文茜大陆唯一授权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媒哥媒体招聘  ·  上海电影博物馆招聘! ·  2 天前  
东七门  ·  《喜人奇妙夜》,今日开播!!!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158Lab

重蹈「巫毒经济学」的覆辙,只会后患无穷

158Lab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1-10 06:23

正文


文茜观点

当特朗普一连串的政策发布了之后,有两位非常著名的、专属于民主党阵营的经济学教授表示了强烈的批判。

 

第一个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很不客气地提到:「现在股市里的繁荣现象可以说是一种巫术。」

 

另一位是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他在接受访问的时候表示:「现在特朗普所带来的美国繁荣经济,其实只是一个很短暂的现象,将来肯定会出现问题。」 



美国三大股市在连续长假后,仍然维持 2016 年大选结束以来的凌厉涨势,展现充沛动能。

 

距离共和党总统当选人特朗普就职只剩下两个星期,股市热络似乎提早反映了投资人对新政府实施经济财政振兴方案的乐观期待。



  美国股市近期涨势汹涌,但这也只是暂时的


众所周知,特朗普的经济政策绝大部分出自于他的精神导师——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经济学教授彼得·纳瓦罗之手。纳瓦罗在 2016 年中出了一篇令学界咋舌的报告,他将 80 年代「里根经济学」奉为圭臬,强调对失灵的美国经济系统施展猛药。

 

「里根经济学」被许多人讥讽为「巫毒经济学」,原因在于这位前共和党总统主张透过扩张赤字来预支国家经济的做法,犹如透过吸食毒品来维生。而最早喊出「巫毒经济学」这个名词的是他的党内初选对手乔治·布什(老布什)

 

「巫毒经济学」是前总统乔治·布什在 1980 年党内初选时对另一位候选人罗纳德·里根的经济政见的批评,但后来里根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这让他十分尴尬,老布什现在否认自己曾说过这句话,不过纪录可证明,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更有趣的是,造化弄人之下,老布什后来成了里根的副总统,硬生生服下了自己口中所谓的毒药,几乎摧毁了整个中产阶级,后患无穷,也让共和党丢了政权。

但是美国保守的经济学家们,并不看好特朗普推出的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政策。



  罗纳德·里根的「巫毒经济学」相当于一枚毒药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历史证明这套理论从未成功,更何况以美国目前的财政根本没有削减开支的空间,特朗普一会儿要扩大支出,一会儿又嚷着要减赤,在经济学家看来,若能成功,也未免过于神奇。


 

努里埃尔·鲁比尼

纽约大学经济系教授

 

特朗普的政策有矛盾之处:一方面,特朗普是由白领阶级和蓝领阶级送入白宫的;但另一方面,他却又支持里根的传统下渗供给面经济学理论(trickle-downsupply side economics),他大幅削减富人税、所得税和企业税,并且实施不利劳工阶级的法令。他的大部分财经主张从贸易、移民到下渗经济学理论都有不少相互抵触之处。

 

美国白人社群和蓝领阶级出于对经济困境的不满,将票投给特朗普,但是特朗普在低收入阶层最需要的收入合理分配机制的改革问题上,却始终没有任何主张。


不少经济学家们认为,扩大公共支出和增加基础建设的措施还会让美联储脚步错乱,加快利率正常化的脚步,这对广大中西部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美国优先的封建政策将为日后经济和军事灾难铺路。

 



劳伦斯·萨默斯

美国前财政部部长,第 27 任哈佛大学校长

 

特朗普上任可能会是过去七十多年来,美国在意识形态以及实质性政策方面所出现的最大的一次政策转变,考虑到美国在全球所扮演的中心角色,这种转变必然会带来巨大的不稳定,但市场还未认识到这一点。

 

另外,学者彼此意见不同并不奇怪,但对于仇中、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而且还即将出任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的纳瓦罗,我十分不以为然。纳瓦罗发表的报告内容不只「巫毒经济学」,就连他们所依据的逻辑及论点从任何负责任的主流经济思维来看,都不是创意之举。

 

科技更新速度太快才是导致全球制造业工作数量持续减少的真正原因。特朗普打算通过降低企业税,鼓励跨国企业将海外的工作机会和获利移回国内,以增加聘雇和投资,这个主张根本不切实际。

 



Lan Bremmer

欧亚集团总裁

 

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创造历史,这真是拜特朗普狂发推特之赐。但特朗普到目前为止,什么都没有做。


特朗普将于 1 月 20 日开始在全球的舞台上创造历史,直到 2017 年过完为止,而这将会是点燃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来源。

 



全球股市在美股带动下开年全面上扬,一片荣景,也许学者、专家总是比市场来得悲观,但是对任何风险保持警觉绝非坏事。



- END -

封面图片丨Pixabay

文|文茜的世界周报


- 商务联系 -

寿小姐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