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黑白呸
说一场人间百态,呸出个黑白分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绝对现场  ·  名医到院区 | ... ·  14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昨天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昨天  
闽南日报  ·  延时门诊!漳州市医院最新通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黑白呸

老生常谈冒充公检法,为何还是有人被骗

黑白呸  · 公众号  ·  · 2019-10-18 11:59

正文

经常有人谈到:冒充公检法?这种套路都几十年了,骗子手法又不高明,这都能被骗?不知道对面是骗子啊?

嗯,还真不知道。

而且人数挺多。

就在国庆前几天,有一位年轻女性小圆被“冒充公检法”诈骗30多万。甚至仅有2万是个人存款,其余都是来自各种途径的网络贷款。

本文将结合她的故事,揭露冒充公检法骗局的“包装”。

再老套的骗局,只要能骗到人,就值得我们重视、警惕。



01

骗局需要“包装”


先做一道题:


三甲医院的专家诊断出小明得了重病,如果你是小明,此时的第一反应是?

A:我得病了?天啊好吓人……只要能治好,给钱,给我医!

B.先思考半天:我为什么得病啊?不应该啊?我不可能生病啊!肯定是假的专家,难道要骗我医药费?



如果选B的话,emm……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呢……



冒充公检法诈骗,为何要“冒充”一个身份?


因为骗子需要 “包装”、“再包装”。


努力把这种标准的 “人祸” ,包装成一种像疾病一样的 “天灾” ,并且用力砸在被骗者面前。


让被骗的人不去怀疑,而是努力想“解决办法”,诈骗就基本成功了。


02

骗局如何“包装”


一场人为的骗局,怎样“包装”地合乎情理,让人不去怀疑呢?


冒充公检法诈骗使用的是: 公信力。


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


政府部门就具有这种力量,尤其是其中涉及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的公安局、检察院、法院。


所以骗局总是尽可能地“完美”模拟公检法的身份,甚至可以同时出动多个部门来强化“公信力”。


小圆遇到的也是如此:


9月24号上午10点多,有个人自称是 河南通信管理局 的人员,说我名下还有个手机号涉及洗黑钱。让我报警 立案 ,并把立案的文件发给他们,否则要 冻结 我身份证下所有手机号。然后转接到自称北京延庆 公安局 的人那里。自称叫陈风,然后边问我基本信息边给我讲 法律知识 ,还加了我QQ好友,说方便传资料。问了将近一个小时……

小圆口 述自身经历

又是通信管理局,又是公安局,如果还不够公信力,后面还能再出现几个“局”。


中途切换到QQ语音了,然后转到第二个自称姓高的人手里继续聊。不让我挂,还让我 保密 ,找僻静无人的地方。 语气一个比一个强硬。


第二个人以警察问询的方式又持续了一个小时。问我家住哪里,公司大概是什么,什么学历之类的。还问我洗黑钱是什么之类的。给我普法,几个人问的基本一样,翻来覆去的问。 特别烦,想赶紧结束这场问询。

小圆口 述自身经历

官方没有“保密行动”,这么说是为了不让被骗人向正规部门核实、求助。


从而进入:“信任权威,怕被冤枉,自证清白”这种思维。


一旦陷入“我要自救,我要证明自己是清白的”这个思维,就很难从中脱离出来了。


……终于到说快结束了,又冒出来一个科长严莉。然后说要把名下的卡都冻结,或者冻结有存款的那张,其余先不冻结,可以先帮我保护起来。我同意了,过几分钟就说已经冻结好了,让我去查我最常用的那张是否冻结成功。我去了最近的银行, 试了下确实取不出来钱,也就信了 。想着一般人也没这能力。

小圆口 述自身经历

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连续输错5次密码试试。



我的小招充当了小白鼠,付出了太多


03

“包装”的背后是“专业”


为了完成这场“包装”,背后有特别多的准备和努力。


首先是信息。


这些所谓的“管理局”人员、“公检法”人员,他们都掌握了大量的私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及存款信息、近期机票购买信息等等。


这种信息购买于各种渠道,早有媒体报道:



然后利用已经到手的信息,通过一线+二线(甚至更多线)的方式,轮番上阵,反复洗脑。


重复强调:因为信息泄露的原因,受害人资料被用于犯罪,如果不证明“清白”就会面临“严重”的后果。


目的就是让受害者的相信,并且进入一种:“希望‘自证清白’,但是这个过程好烦,想快点解脱,我也不想真的被检察院法院什么的通缉,其实还是有点害怕的,他们说什么都答应吧”这种心情。


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仅在内容、语气、节奏上有专门的剧本,连背景声音这种细节也精巧设计过:银行的取号、喊号声,警察局的出警声、警车声等等。业内也称“做杀声”。


一连串的操作,像极了群众心中 “公检法”的模样。


04

最终指向:钱


诈骗最终目的是钱。


传统电信诈骗的结局是ATM汇款、柜台汇款,还可能被银行工作人员拦截,困难重重。


现在智能手机功能多样化,不仅方便了普通人,也方便了骗子。


然后就让我下了个他们的软件。是给我的一个链接,让我点开下载的。说是他们用来监测手机的软件,让我配合他们办案,否则会把我所有卡冻结。里面能输入很多个人信息,银行卡号,手机号,安全码之类的。貌似还可以 拦截短信 到对方那里。一装上那个软件我就收发不了短信,手机验证码都去对方那了。


后面就让我各种贷款,说配合办案,案子结了之后会全部恢复原样,不会有任何贷款记录,我居然信了。

小圆口 述自身经历

这个所谓的“配合办案的软件”实际上是一款木马,可以拦截、转移手机信息和电话。一旦安装成功,各种关于资产安全的短信验证码都会进入对方的手机。


紧接着信用卡套现、正规平台网贷、各种app网贷……


看似只需要验证个人信息,实际上钱已经全部进入骗子账户。


至此,骗局落下帷幕。


后续骗子仍可能继续联系,可能是为了拖延转移资金的时间,也可能想看看还能不能继续行骗。


但出去的钱,就是出去了。


贷款还是得还。


05

预防

都说诈骗套路千千万,不能相信是关键。


预防就是:从一开始就不信。


冒充公检法这一类,最好的方式是 官方查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