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0投行
30投行唯一指定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专家访谈汇总:《哪吒2》衍生品收入将超100亿 ·  昨天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生活不易,转移家庭风险后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  4 天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价格涨幅超黄金,很多人都在买!网友:要入手吗? ·  3 天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价格涨幅超黄金,很多人都在买!网友:要入手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0投行

减持新规扩大适用范围,私募股权基金受到波及

30投行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5-28 22:18

正文

来源:Learn基金丨邹菁律师(lvshijijinquan)

作者:邹菁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

一、减持新规适用范围扩大到特定股东


减持新规扩大了适用范围,在规范大股东(即控股股东或持股5%以上股东)和董监高的减持行为的基础上,将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不到5%的特定股东行为纳入监管。因此,投资于拟上市企业的PE基金以及投资于上市公司的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定增基金,不管其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是大于5%还是少于5%,都将会受到限制。大部分私募股权基金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在5%以下,因此本次减持新规影响面将非常之大。


二、减持新规大为延长特定股东的减持周期


本次减持新增规定具体内容包括:


1.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在任意连续90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2.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在任意连续90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且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


3. 减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其持股量的50%;


4. 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单个受让方不得低于5%,导致丧失大股东身份的,出让方、受让方应当在6个月内继续遵守减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


5. 董监高辞职的,仍须按原定任期遵守股份转让的限制性规定;等等。


本次新规剑指大宗交易。大宗交易的确是目前大股东过桥减持的常用方式,但也是PE基金以及定增基金在资本市场减持的常规路径之一。减持新规对大宗交易的限制在限制大股东减持的同时,将大为延长PE基金以及定增基金在资本市场退出的时间。特别是对于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超过5%以上的PE基金,退出周期将大为延长。


同时,对于定增基金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50%的减持限制,将使得一年期的询价发行的定增产品延长至少为2年,三年期锁价发行的定增产品将延长至少为4年期。对于基金的期限延长对于资金的流入将产生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以大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质押作为担保的金融产品因为解禁期延长,可以预见的可能结果是上市公司股票的质押比例将大为降低,这类金融产品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三、减持信息披露对大股东以及董监高提高要求


减持新规要求大股东、董监高应当通过向交易所报告并公告的方式,事前披露减持计划,事中披露减持进展,事后披露减持完成情况。 因此,持股5%以上的PE基金或定增基金,同样适用于此项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对于信息披露的内控管理要求进一步提升。


四、创业投资基金的减持将专门制度安排


根据证监会发言人的公开信息,证监会将在修改完善减持制度时,对创业投资基金的退出问题作出专门的制度安排,会进一步研究创业投资基金所投资企业上市解禁期与上市前投资期限长短反向挂钩机制,对专注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创业投资基金在市场化退出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对此,PE基金中的创业投资类基金可以继续等待新的规定出台,而PRE-IPO基金以及定增类基金则不在此范围。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

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下列减持行为:


(一)大股东减持,即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以下统称大股东),减持所持有的股份,但其减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取得的股份除外;


(二)特定股东减持,即大股东以外的股东,减持所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以下统称特定股份);


(三)董监高减持所持有的股份。


因司法强制执行、执行股权质押协议、赠与、可交换公司债券换股、股票收益互换等方式取得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特定股份在解除限售前发生非交易过户,受让方后续对该部分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细则以及本所其他业务规则;对持股比例、持股期限、减持方式、减持价格等作出承诺的,应当严格履行所做出的承诺。


第四条 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 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该部分股份的,除遵守前款规定外,自 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


第五条 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大宗交易的出让方与受让方,应当明确其所买卖股份的数量、性质、种类、价格,并遵守本细则的相关规定。


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第六条  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转让价格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本所业务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大股东减持采取协议转让方式, 减持后不再具有大股东身份的,出让方、受让方在6个月内应当遵守本细则第四条第一款减持比例的规定 ,并应当依照本细则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分别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特定股份后,受让方在6个月内减持所受让股份的,出让方、受让方应当遵守本细则第四条第一款减持比例的规定。


第七条  股东开立多个证券账户的,对各证券账户的持股合并计算;股东开立客户信用证券账户的,对客户信用证券账户与普通证券账户的持股合并计算。


股东开立多个证券账户、客户信用证券账户的,各账户可减持数量按各账户内有关股份数量的比例分配确定。


第八条  计算本细则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的减持比例时,大股东与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合并计算。


一致行动人的认定适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九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


(一)上市公司或者大股东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期间,以及在行政处罚决定、刑事判决作出之后未满6个月的;


(二)大股东因违反本所业务规则,被本所公开谴责未满3个月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本所业务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董监高不得减持股份:


(一)董监高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期间,以及在行政处罚决定、刑事判决作出之后未满6个月的;


(二)董监高因违反本所业务规则,被本所公开谴责未满3个月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本所业务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  上市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标准的,自相关决定作出之日起至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或者恢复上市前,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及其一致行动人不得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一)上市公司因欺诈发行或者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二)上市公司因涉嫌欺诈发行罪或者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三)其他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上市公司披露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其第一大股东及第一大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应当遵守前款规定。


第十二条  董监高在任期届满前离职的,应当在其就任时确定的任期内和任期届满后6个月内,遵守下列限制性规定:


(一)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


(二)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本公司股份;


(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本所业务规则对董监高股份转让的其他规定。


第十三条  大股东、 董监高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应当在首次卖出股份的15个交易日前向本所报告备案减持计划,并予以公告。


前款规定的减持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拟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减持时间区间、方式、价格区间、减持原因等信息,且每次披露的减持时间区间不得超过6个月。


第十四条  在减持时间区间内,大股东、董监高在减持数量过半或减持时间过半时,应当披露减持进展情况。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达到公司股份总数1%的,还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2个交易日内就该事项作出公告。


在减持时间区间内,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转或筹划并购重组等重大事项的,大股东、董监高应当立即披露减持进展情况,并说明本次减持与前述重大事项是否有关。


第十五条  大股东、董监高通过本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应当在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毕或者披露的减持时间区间届满后的2个交易日内公告具体减持情况。


第十六条 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被质押的,该股东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2日内通知上市公司,并按本所有关股东股份质押事项的披露要求予以公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