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龚瑶 重医附一院妇科
来源 |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外科护理学指出:术前备皮,也就是去除手术部位的毛发,是术前准备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并要求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包括切口周围至少15cm的范围。任何人不拍脑袋也可以想到,毛发里藏污纳垢,尤其在暗无天日的私密部位,隐藏着无数的细菌。去除毛发,消灭病原体的藏身之地,有助于减少术后切口部位的感染。
第5版《外科护理学》要求的备皮范围
于是,“备皮”成了术前医嘱里的必备项。手术前一天,刮掉下腹部和外阴的毛发是妇产科护士必须完成的任务。患者也觉得理所当然,虽然她们要经历毛发再生带来的种种不适。医生们对此更是严格要求,发现下腹部有毛发残留,马上拍照发给护士长,“这个皮是谁备的,对工作太不负责了!”(这样的状,我也告过)呵呵,备皮完全可以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
“这个皮是谁备的,对工作太不负责了!”
但是,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手术前刮干净了就真的可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吗?
是真是假,看看临床研究怎么说。
每次查阅类似的文章,我都会有一些新奇的发现。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临床琐事,却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涉足它的方方面面。比如备皮这个不起眼的操作,就有研究比较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工具备皮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不同的备皮工具:剃刀VS剪刀VS脱毛剂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比较使用脱毛剂脱毛和剃刀刮毛在术后感染方面的差别[1]。结果显示,使用脱毛剂或者术前不备皮切口部位感染率为0.6%,使用剃刀刮毛感染率为5.6%,差不多是不备皮的10倍!另一项大型的研究纳入了18 090例患者,发现剃刀剃毛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最高,为2.3%,剪毛和不备皮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1.7%和 0.9%。也就是说,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备皮,都比不备皮发生切口部位感染的几率高。在三种备皮方式中,剪刀剪毛和使用脱毛剂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较低,但脱毛剂存在过敏问题,所以用剪刀剪毛是最优的选择[2,3]。
手术前晚备皮VS手术当天备皮
研究发现,采用剃刀刮毛的方式,如果在手术开始前进行,切口感染率为3.1%;在术前24小时内刮毛,感染率为7.1%;超过24小时,感染率可高达20% [4]。同样,采取剪毛的方式,手术开始前剪毛比术前晚剪毛发生切口部位感染的几率低。
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影响临床指南。
1999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对备皮相关的感染进行了详细阐述。在2011年的版本中,该指南指出,毛发进入手术切口似乎会增加手术部位的感染,但这只是人们的想当然而已。几乎所有的研究数据都表明,不备皮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最低。如果手术医生希望手术前备皮,也千万不要使用剃刀,而是使用剪刀剪毛。指南同时建议备皮最好在手术开始前进行。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明确指出,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同样,该指南强调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
2014年中华医学会发布《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建议酌情备皮,手术前日先剃去腹部汗毛及阴部阴毛,同时要避免损伤皮肤。
2016年10月,美国外科医师协会(ACS)联合外科感染学会(SIS)共同更新发布了《手术部位感染指南》,指出备皮并非术前必须,只有在毛发影响手术操作的部位的时候才需要备皮。除非是对头皮或者阴囊部会进行备皮,否则不使用剃刀。
2016年11月,WHO发布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全球指南》强调接受任何外科手术的患者不应去除毛发,如果有绝对必要,应该只使用剪刀去除毛发,任何时候都不能使用剃刀剃毛。
2016年WHO《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全球指南》
为什么剃刀剃毛会增加手术切口的感染风险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剃刀会造成一些细微的皮肤损伤,成为病原体定植的温床。术前皮肤消毒难以完全清除这些病菌,它们进入手术切口,引发术后的感染。备皮越早进行,留给病菌繁殖的时间越久;繁殖的病菌越多,发生感染的几率越高。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术前1天备皮比手术开始前备皮感染的发生率更高。剪刀剪毛不与皮肤接触,不会产生微小的皮损,不给病菌繁殖的机会,因此与不备皮的感染率不相上下。
对于脑外科开颅手术或者会阴部手术,不备皮似乎可行性不高,但最好避免使用剃刀;如果是胸腔镜或腹腔镜手术,毛发对手术操作影响不大,术前备皮可谓多此一举;在开腹手术中,如果采用刮毛的方式备皮,很可能损伤皮肤,增加术后皮肤感染,那就画蛇添足反成错了。
不过,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指南,都没有强行禁止备皮。看来指南还是比较尊重手术医师的选择。对有洁癖的医生来说,在有毛发的皮肤或者头皮上进行手术,那一定是一种折磨。
事实已在眼前,手术前你还刮毛吗?
2016年WHO关于备皮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