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发力,用“新”保护。近年来,随着对病理机制更深入的理解,卒中领域不断探索更优的治疗策略,其中积极的脑细胞保护疗法已经成为改善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策略。12月22日,由中国卒中学会主办的第十期卒中新语学术论坛在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多位神经科学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卒中领域研究热点、前沿进展、最新科学声明等进行深入探讨。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饶子和院士,中国卒中学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脑出血)或因血管阻塞(脑梗)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继而使患者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的一类疾病。
脑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主要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10-30%,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则更为常见,占所有脑血管病的70-90%,其主要病理生理过程是脑组织因缺血而发生坏死。
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核心在于保护和恢复缺血半暗带,即通过再灌注治疗来尽早恢复血流,以避免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果缺血半暗带不能及时得到血流恢复,脑细胞保护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再灌注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近年来,脑细胞保护治疗与再灌注治疗的联合应用成为新的趋势。这种综合治疗策略旨在通过保护脑细胞,为再灌注治疗提供支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随着再灌注治疗技术的进步,脑细胞保护治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新时代背景下,对脑细胞保护药物的科学评价变得尤为关键。尽管全球有超过1000种针对不同靶点的脑细胞保护药物进入临床研究,但大多数单一靶点的脑细胞保护剂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在临床转化上却鲜有成效。美国卒中治疗学术产业圆桌会议(STAIR)因此提出了多靶点保护的新理念,强调同时针对二到三个靶点进行脑细胞保护的重要性。
2024年12月,由先声药业与宁丹新药合作研发的卒中创新药先必新®舌下片(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独特的舌下新剂型设计,使药物能在与唾液接触后迅速崩解,通过舌下静脉丛吸收进入血液和脑内发挥疗效。相比其他口服药物,舌下片不受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等疾病因素影响,用药便捷,起效迅速,吸收充分,有利于提高卒中患者全病程治疗依从性和便捷性。
据了解,依达拉奉右莰醇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多靶点脑细胞保护剂,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显示出的疗效和安全性,打破了既往脑细胞保护药物在临床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壁垒。而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有望弥补脑卒中发病后第一时间给药和院外给药领域的空白,增加卒中患者从院内到院外全病程治疗的可及性,有效提升卒中后功能改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 王拥军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认为,近年来我国在这类药物的研发上取得的进展,正是对“多靶点共同保护脑细胞”这一理念的实践验证,同时也是医工协同创新的典型案例。
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困难。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全球卒中研究学会制定了临床前研究的实验设计和数据报道的相关准则与指南。
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的III期临床试验,基于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设计(NCT04950920,TASTE-SL研究),该试验研究结果已于2024年2月19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JAMA NEUROLOGY)发表。为临床脑细胞保护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依据,为脑卒中救治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力的保障。
南京医科大学 朱东亚教授
“依达拉奉右莰醇由南京医科大学牵头,联合医学科学院北京药物所和先声药物研究院,进行了多中心临床前研究,符合国际临床前研究的标准,实现临床转化。”
南京医科大学朱东亚教授介绍,活性小分子右莰醇具有抑制兴奋性毒性、减轻炎症等作用,与依达拉奉组合能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是目前成功临床转化得多靶点药物,具有注射液和舌下片不同剂型,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作为多靶点联合治疗的先锋,不仅在当前缺血性卒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未来脑脑细胞保护剂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多靶点药物联合治疗和联合血管内治疗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是目前优化脑细胞保护剂使用的方向。相信在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脑细胞保护剂取得临床转化的成功,为缺血性卒中治疗带来希望。
卒中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有患者达1242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幸存者中,约75%留下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功能障碍,还有40%患者重度残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樊东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强调,脑细胞保护治疗越早越好,急性期患者处于院内、院外,治疗场景多样化决定治疗药物需要多样化。其中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一般为2周,需要多靶点、足疗程的脑细胞保护策略。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以独特的舌下含服剂型,更加便捷的给药方式,满足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治疗依从性,与注射剂形成合力优化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管理。
过去一年,卒中领域在全球范围取得了显著进展和突破,从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各个环节都涌现出众多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为了加强神经疾病和恶性肿瘤领域的药物研发,推动原创药物的研发和技术创新。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安定教授
在本次论坛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教授对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神经科学领域开放课题进行了回顾。
徐安定教授分享到,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神经疾病和恶性肿瘤,以研发原创药物为主要目标,旨在攻克新药靶点的确证和先导物发现中存在的技术难点,打造该领域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实验室,成为国家生物医药战略科技力量。实验室开放课题包括一般项目、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五大类,2024年在神经科学领域获批课题共56项。不仅展示了实验室在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体现了其在推动脑卒中药物研发方面的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董强教授
在此基础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对实验室2025年神经科学领域开放课题发布进行了补充。董强教授介绍道,2025年神经科学领域开放课题方向与重点和2024年相似,但在此基础上将会持续优化,并聚焦重点项目支持。此外,从2025年开始,计划未来3年每年投放项目支持资金1000万元。2025年的项目申报将在第二季度开始。邀请国内外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共同为推进神经疾病的精准诊疗和创新药物研究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卒中治疗领域,中国的研究力量正在通过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紧密结合,显著推进科学进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领导力。在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引领下,脑卒中药物研发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强调。实验室通过开放课题的形式,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思维和研究成果的平台,而且也为卒中治疗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缺血性卒中脑细胞保护科学声明》进一步展示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进展,缩小了基础向临床转化的鸿沟,彰显了中国力量领跑国际前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刘丽萍教授
最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刘丽萍教授对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缺血性卒中脑细胞保护科学声明》进行了详细解读。刘丽萍教授介绍道,科学声明推荐将脑细胞保护作为更加全面、综合的概念以及整体的治疗策略,代替传统的“脑细胞保护”一词;提出脑细胞保护除关注经典靶点之外,还应加强对潜在新靶点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研究;呼吁开展更多从单靶点到多靶点联合保护的深入研究,以及开展针对中医药的系列高质量临床研究;呼吁参照美国卒中临床前评估网路(SPAN)理论和设计开展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前研究,以提高转化效率;呼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多靶点脑细胞保护药物临床研究,并积极开展非药物类脑细胞保护研究、药物叠加非药物的综合脑细胞保护研究,以及多时相的联合脑细胞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