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尚未开幕,滨滨和妮妮两大吉祥物已经成为冰城热门特产之一。
还有3天,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即将正式开幕。
2025年虽然是传统意义上体育“小年”,但哈尔滨亚冬会依然吸引了不少人的聚焦和关注。超过50万人在微信直播间围观了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的门票已基本售罄,冰球等项目还有少量余票。
这仅仅是这场冰雪盛宴的冰山一角。哈尔滨亚冬会的真正价值,藏在更多细节中:游客数量与相关收入将随之增加;赞助企业数量达到了40家,远超2017年札幌亚冬会18家的赞助商规模;特许商品提前大半年铺满全城,热门景点随处可见……
这场赛事,正在成为资本布局冰雪经济的“超级杠杆”。从地方政府到本土企业,从冰雪装备制造商到文旅地产商,一场围绕“白色经济”的商业大战已然拉开帷幕。
这是哈尔滨继1996年举办首届亚冬会后第二次承办亚冬会,也是亚冬会继2007年在长春举办后第三次在中国城市举办。
与夏季项目不同,只有有限数量的城市可以举办大型冬季运动赛事,因此确定主办城市一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以滑雪为例,全球的滑雪大跳台数量不少,但只有一些可以作为世界级赛事所使用的跳台设施。
1986年日本札幌举办了首届亚冬会,原本4年后的第二届亚冬会将在印度举办,但是由于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困难,在1989年的时候印度宣布放弃举办资格,这样一来,日本札幌不得不临危受命,连续第二次获得了亚冬会的举办权。
第三届亚冬会原定由朝鲜三池渊承办,但朝鲜方面在1992年8月以环境保护为由放弃了主办权,赛事举办地再度被开了天窗。最终在1992年底,中国哈尔滨和韩国江原道向亚奥理事会提出了申办请求。
在那个经济并不算发达的年代,承办亚冬会成了冰城的一件大事,在种种挑战下,第三届亚冬会成功举办,不仅厚植了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土壤,更让北国冰城的冰雪运动水平迎来了全新起航的契机。申雪/赵宏博、大杨扬等一大批中国优秀的冰雪运动员开始崭露头角,而他们也成了日后为中国冰雪军团在世界大赛上争金夺银的主力军。
而这次亚冬会再次落地冰城,再次点燃了这里的冰雪热情。哈尔滨整个城市都被亚冬会元素装饰起来,从冰城人流量最大的商业街中央大道,到太阳岛风景区,再到松花江畔,亚冬会吉祥物“妮妮”和“滨滨”的身影无处不在。
尽管亚冬会的影响力要弱于奥运会,但其商业价值仍旧比较可观,为赛事主办方带来的收入也不可小觑。具体来看有5个方面:
1、门票收入:官网售票信息显示,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的门票已基本售罄,票价在200元-800元之间,冰球等项目还有少量余票,票价在200-500元之间。此外一些户外项目越野滑雪、空中技巧等免费送票,只需在官网进行预约即可。
2、赞助收入:赞助商规模方面,哈尔滨已经超越上届亚冬会。
2017年札幌亚冬会共有18家赞助商,其中包括金牌合作伙伴2家、官方合作伙伴2家、官方赞助商14家。
2017年札幌亚冬会赞助商18家
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的官方赞助企业则有40家,多家企业曾支持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
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赞助商
官方合作伙伴(8):中国东方航空、361°、中国联通、BORNAN、中国飞鹤、吉利、哈尔滨银行&中国银行
官方赞助商(5):安恒信息、中国平安、三特北派、中国石油、哈尔滨交通集团
官方独家供应商(2):哈创投集团、冀栅
官方非独家供应商(15):裕昌食品、秋林里道斯、周氏水产、哈药集团、大成哈尔滨律所、健安喜、葵花药业、联想、中国飞龙通航、红博商业、和粮农业、茅台葡萄酒、哈尔滨啤酒、中国航信、老村长酒文化馆
区域供应商(10):天顺源、黑大酸菜、派特森英语、北三峡食品、黑龙江邮政、融惠微利、冰雪欢腾体育、三叶家具、大庄园集团、五常市大米协会
3、经济带动效应
根据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估算,上一届的2017年札幌亚冬会的观众、媒体、志愿者等来访者合计约10万人,预计为北海道带来的经济连锁效应为117亿日元(约5.73亿元人民币),其中“赛会运营+来访者交通、餐饮、住宿等”产生的直接经济效应为71亿日元,受赛事影响产生的间接一次效应为26亿日元,由于间接一次效应带来的收入增加,进而引发的消费支出增加的间接二次效应20亿日元。
而哈尔滨本身也是冬季旅游热门城市,据文化和旅游部称,2023—24年冬季,哈尔滨接待游客超过8700万人次,同比增长 300%,总收入达1248亿元人民币。预计这两个数字在2月7日至14日举办亚冬会期间都会有所增加。
4、赛事特许经营
2024年国庆期间,笔者曾在哈尔滨进行旅游,对哈尔滨的赛事特许经营的授权力度感到惊讶。
往年特许经营集中于专门的特许经营商门店,且时间短促。而2025年亚冬会的特许经营则更加广泛,不仅限于专门门店,还拓展到了本地特产店等。
在2024年4月,当亚冬会倒计时300天时,吉祥物“滨滨”和“妮妮”已悄然占据热门景点的货架,在俄罗斯商品、红肠店、马迭尔冰棍等本地特产店里,游客都能看到这些特许商品。
此外,这些特许商品种类丰富、制作精良,热门景点随处可见的滨滨和妮妮造型,让游客提前感受到亚冬会的气息。超长售卖期、广泛的零售点等,或将让这届亚冬会的特许经营成为一个新营销案例。
5.转播收入
转播收入一直是大赛的主要收入之一。在国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中国内地及澳门地区拥有哈尔滨亚冬会独家全媒体权利及独家分许可权利。
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次商业与经济的双重机遇。从门票收入到赞助收入,从赛事特许经营到转播权收益,亚冬会为哈尔滨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与经济潜力。同时,哈尔滨拥有冰雪产业相关企业641家,初步形成了冰雪场地装备和道路清雪设备两大装备生产体系。这场赛事的成功举办也将有力推动中国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冰雪产业的升级。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冰雪盛宴,见证哈尔滨在冰雪运动领域的再次腾飞,也期待亚冬会为亚洲乃至全球冰雪运动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