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天,杨振宁、姚期智放弃美国国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消息引发舆论热议。面对网友“回国养老”的质疑,杨振宁表示“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姚期智则说,“能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国人,我觉得万分的欣慰与骄傲!”
其实,除了已负盛名的杨振宁和姚期智等科学泰斗之外,近年来还有很多年轻的海外留学人才选择回国奋斗。在杨、姚二位院士“回归”背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归潮正澎湃而至。
自晚清派出第一个留学生以来,为了实现现代化的强国梦想,源源不断的中国留学生被公派到各个先进国家学习。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费、自费留学人数加速增长。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更是掀起了留学热潮,成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第一大国际生源国。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到2011年底,我国留学出国人员总数达224.5万人。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自拍。 新华社记者 王雷 摄
正所谓“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出国之后,再回国曾一直是少数人的选择。“原来,每送出7人留学,大约只能迎回一人。”2000年,中国有38989人出国留学,这一年回国的留学生只有9121人。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引才策略、政策保障等力度的不断增大以及中国经济的腾飞,作为人口流失大国的中国逐渐实现“逆袭”,引来一波又一波海归潮。
回溯历史,第一波留学回国潮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海外中国留学生只有5600多人,但有2000多人先后返回中国,如钱三强、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吴文俊等,极大地推动了新中国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邓稼先
第二波回国潮,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主要成员是新中国派往苏联和东欧的留学人员。由于属公派,18000多名留学生基本都学成回国,他们中产生了多名党和国家领导人、20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100多名人民军队高级将领。
2002年,中国被世界贸易组织接纳的次年,出国与归国人数之比达到本世纪以来最高的6.94∶1。2008年、2009年,受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影响,留学人员回国数量大增,年增长率连续两年超过50%。此后,出国与归国人数之比差距不断缩小。
近年我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出国人数比重逐年提升
少数人的选择成了多数,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显示,到2015年年底,已完成学业的中国留学生中,选择回国的占79.87%。中国迎来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归潮,甚至将出现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
业内人士认为,海归的大规模跨国流动和加速回归,除了情感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政策和机遇兼备。近年来中国的引才策略、政策保障、就业机会、资金支持等力度的不断增大,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此时归来,已是大势所趋。
2008年,中组部牵头实施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千人计划”。统计显示,自2008年国家“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引才项目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超过4万名,引进教授层次人才数量是1978年至2008年引进总量的20余倍。
来源:四川省千人计划
2009年,作为第二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任晓兵毅然决定从日本回国,参与创建了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带领一批青年科研人员矢志创新,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在是在中国做科研最好的时代。中国有更大的舞台,能提供更多的机遇和上升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大施拳脚,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任晓兵说。
在中央政策的带动下,为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服务,多地政府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各具特色的引才项目或计划,如北京的“海聚工程”、江苏的“双创计划”、湖南的“百人计划”和“313计划”、广东的“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引进计划”等。新引才渠道与机制不断涌现,为更多海外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创建“绿色通道”。
“中国需要海归,海归更需要中国。”沿着中国走向强盛的历史走廊,透过新世纪以来的最大“海归”潮,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球的标杆引领效应。
“现在不同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令世人瞩目,科技创新的氛围也十分浓厚。”潘鹏凯2003年赴美国麻省理工攻读硕士和博士,后来回国创业,他说,“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留学的机会让我获取新知,回国创业的机遇让我的潜能得以释放。我有十多个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在计划回国,他们最担心的是怕回来晚了。”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国外市场和经济环境趋于完善、饱和,各领域的机会很多,海归回国创业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80后海归左菲如是说。
在北京市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创业孵化平台、创业服务机构,并在华盛顿、硅谷、伦敦和东京等地设有海外联络处,搭建了覆盖全球的海外人才网络,中关村已经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创业的“梦之村”。
赵海平是脸书(Facebook)的第一位华人工程师,2015年3月回到中国。“国内互联网的规模是超出我想象的,”他说,“你没法想到,中国的盘子可以做得这么大!”
蚂蚁金服首席数据科学家漆远,回国前是普渡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他曾说过一句在互联网海归圈中广为流传的话:回国是为了想成就自己人生的新高度,这样的可能性,已经不是在硅谷,不是在华尔街,不是在伦敦金融中心,而是在中国的杭州。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在今天数十年数以百万计的海外留学人员中,从来不缺乏寻梦祖国的热情。
“中国在全速发展,国内的同龄人脚踏实地地推动着她的前进;我不想只做一个大洋彼岸的旁观者。”50岁的生物学家施一公在自己的博客里说。清华大学向他发出邀请时,他只考虑了一天。后来他解释,回国前,“内心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东西,总是怅然若失。我缺什么?缺少的是对祖国的回报,缺少对自己求学时期信念的坚持,缺少让我振奋的直接帮助同胞的成就感!”
“70后”刘立恺,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浙江健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言谈中同样透着浓浓乡情。“身在海外,我为祖国的发展自豪。世界很大,我想去看一看;但世界再大,我的根依旧在中国,”他感慨,“从小在国内的人文环境中长大,尽管美国的生活平稳安逸,但还是留恋吃油条、喝豆浆的生活气息。只有回到祖国,才能真正找到归属感。”
经过多年的海外历练,留学人员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网络,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商业模式,富于创新精神、充满创业热情,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在中国社会发展、推动创新创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联合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已经就业的海归人才最主要的去向是大学和科研机构,约占三分之一;此外在其他服务业、新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制造业、新能源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行业比较集中,另有6.2%在政府和公共事业部门工作。
在创业方面,海归创业集中于专业技术拓展和互联网两大领域。海归创办和管理的许多企业如百度、新浪、搜狐、亚信、中星微电子、当当、携程、尚德等成为中国新经济和高科技的主流。目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中,80%是留学人员企业,总市值300多亿美元。
同时,面对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很多海归坦言回国也要克服“逆文化冲击”及现实困境。由于对国内人才市场了解的匮乏,使不少“海归”错失良机,遭遇求职尴尬。怀着满腔报国理想的海归精英们纷纷表示,回国后,不仅深感生活条件、工作节奏与国外有较大差异,在办事程序、沟通渠道与人际关系方面也存在很大不同,需要一个重新认知与适应的过程。
但不可否认的是,海归群体将作为中国多个领域进行更深层次变革的作用剂,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编辑:付慧敏
资料来源:新华社、国际在线、新闻晨报、光明日报、瞭望新闻周刊、中青在线、人民智库、中国国际教育网